此外,還可以詢問壹些員工的工作、發展歷程等,既能引起招聘者的情感共鳴,又能帶動聽眾的氣氛,是壹個很好的例子。
參加宣講會之前,在網上了解壹下這個企業,提前做壹些功課,也有助於妳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我就不會在演示時感到困惑了。
校園布道
校園宣講會不僅是吸引大量人才的平臺,也是企業在未來主要消費群體中打造品牌影響力的舞臺。校園宣講的質量直接影響大學生對企業的印象和認知。所以企業壹般都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大部分校園宣講會不會現場收簡歷。畢業生在宣講會後仍需通過網上投遞求職,然後進入筆試、面試等環節。整個求職過程都是在演示之外完成的。宣講會只是企業啟動校園招聘的“引擎”。
然而,對於大學生來說,校園宣講會的吸引力慢慢開始不如以前了。壹位從大二就開始參加研討會的畢業生說,其實企業每年在研討會上都講同樣的事情。
相比企業文化和品牌理念,面臨求職壓力的畢業生最關心的是自己在求職過程中會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招聘人數、簡歷篩選的標準和比例、薪資福利等等。
這些問題是大多數企業間接回避的問題。除非在問答環節直接提問,否則企業不會在陳述的內容中涉及具體的信息,這類問題的答案會避開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