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東南亞是什麽國家?

東南亞是什麽國家?

東南亞有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和東帝汶,其中東帝汶經過全民公決於2002年5月20日從印度尼西亞獨立,成為東南亞最年輕的國家。

東南亞總面積447萬平方公裏。總人口約5.3億,多為黃種人,包括漢藏語系、印地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族等多個民族。其中爪哇人、京(越)人、泰國人、緬甸人、老撾人、高棉人、蘇祿人等人口較多。約有3000萬華僑華人,是世界上華僑華人最集中、人數最多的地區之壹。新加坡華人比例占70%以上,其次是馬來西亞,占30%左右。東南亞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河流兩岸平原、河口三角區和島嶼,雨林區人口稀少。

東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約654.38+0.9044萬平方公裏,人口約2654.38+0億。是東南亞名副其實的大國,人口世界第四,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最小的國家是新加坡,國家是面積剛剛超過600平方公裏的城市。壹輛汽車可以在壹天內走遍全國。新加坡雖然最小,但人口約400萬,比面積5767平方公裏的文萊多很多。文萊人口30多萬,是東南亞人口最少的國家。

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方位為東經93 ~ 141.5,南緯25 ~ 10。它橫跨赤道,大部分是熱帶地區,北鄰中國大陸,南接澳洲,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西鄰孟加拉國和印度。東南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連接三大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和兩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長約900公裏,最窄處只有37公裏。它是東北亞經東南亞通往歐洲和非洲的最短海上航線和必經通道,歷來是兵家和商人的必爭之地。

東南亞的地理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壹個是“熱”。“熱”是熱帶的。東南亞緯度比較低,多在北回歸線以南,赤道附近。壹年四季如夏,壹年四季炎熱,全年氣溫25℃ ~ 30℃。冷月最熱月和最熱月溫差很小,赤道附近不到2℃。壹天24小時的晝夜溫差比壹年的溫差大得多。

第二個是“海”。除了老撾,東南亞國家都是沿海國家或者島國。印度尼西亞是“萬島之國”,有10000多個島嶼。菲律賓是“千島之國”,有7000多個島嶼。文萊位於加裏曼丹島的沙撈越。

全長4400多公裏的湄公河不僅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河流之壹。它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從越南入海,流經的國家數量在歐洲僅次於多瑙河。

在馬來西亞,顯然由於半島的地理位置,走私和假冒香煙是壹個大問題。根據馬來西亞煙草制造商協會的統計,2002年它占了整個卷煙市場的265,438+0%。政府在2002年9月提出的預算中沒有提高煙草稅,制造商按照“煙草產品營銷國際標準”在營銷中實行自律。

在泰國,去年泰國政府取消了泰國(TTM)煙草專賣的私有化計劃,政府認為還是自己控制比較好。2月初,有消息稱,TTM計劃投資6543.8+06億泰銖(6543.8+0泰銖=0.02美元),新建壹座年產400億支卷煙的新工廠,以取代兩座總產量為260億支卷煙的舊工廠。今年年初,衛生部開始起草法律法規,要求煙盒放大健康警告,並包括吸煙者患病肺部和心臟的清晰圖片。

在菲律賓,菲利普·莫裏斯公司在聖·托馬斯的新工廠於2002年6月投產,年產香煙400億支,供應當地市場,其萬寶路占65,438+06.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僅次於日本煙草國際的富川希望和雲斯登。今年7月前,煙盒兩側都會有健康警示。據報道,議會可能會提出增加稅收的議案。

在越南,卷煙生產由國家壟斷,國際品牌由國有卷煙廠制造。2001年8月,政府批準英美煙草與Vinataba合資,其煙葉發展超出預期。2002年英美采購出口2200噸,2003年目標為4500噸。幾個月後將在同奈建壹個絲綢廠,可以減少越南對進口煙草的依賴。

新加坡仍然是壹個發展中國家

新加坡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很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初從今年起將其定為發達國家。然而,新加坡政府多次致函該組織,稱將其納入發達國家“為時過早”,並要求該組織對此予以澄清。今年5438+10月中旬,OECD將新加坡改為“更發達的發展中國家”。

新加坡總理吳作棟10月21日在武裝部隊軍事訓練學院主持畢業典禮時說,新加坡的成就“並不根深蒂固,因此永遠不排除繁榮突然崩潰的可能性”。新加坡領導人的憂慮來自幾個方面。

新加坡勞動力少,勞動力價格飛漲。對新加坡經濟騰飛起過作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前景非常暗淡,急需將這類企業轉移到國外。

新加坡的國內市場很小。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區域經濟集團化趨勢的日益明顯,新加坡在國際市場上面臨的挑戰也在增加。

與發達國家相比,新加坡的勞動力素質和科技水平還有很大差距。真正步入發達國家行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出口不再位居世界第壹。

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產量和出口量曾長期位居世界第壹。但從1991開始,失去了“最大橡膠生產商”的地位。此後產量連續多年退居世界第三,僅次於泰國和印尼。1993的天然橡膠出口量也落後於這兩個國家。

1877年,第壹批巴西三葉橡膠樹苗引入馬來亞。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對外交通和與國際市場的聯系,馬來亞比氣候條件相似的國家具有明顯的優勢。自1912以來,天然橡膠產量長期位居世界第壹,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之後被印度尼西亞超越。自1958以來,再次蟬聯世界第壹。

20世紀80年代末,特別是90年代以來,馬來西亞的橡膠工業由於多種原因壹直在走下坡路。油價大幅下跌大大增強了合成橡膠的競爭力,導致天然橡膠供過於求,價格下跌。隨著馬來西亞踏上“新興工業化國家”的門檻,勞動力成本增加,平均工資比泰國、印尼高1/3至1倍,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橡膠種植不利。馬來西亞的外國投資方向已經從天然橡膠轉向利潤更高的作物,如油棕和可可。馬來西亞政府也大力推動棕櫚產業的發展。因為如果管理好的話,1畝棕櫚園的收入相當於30畝橡膠園的收入。

馬來西亞失去了“錫王國”的稱號

馬來西亞錫礦儲量豐富。錫礦起源於中部山地花崗巖侵入接觸帶,經風化剝蝕後被河流向下遊搬運,在山麓形成豐富的砂礦。雖然品位不是很高,但規模大、礦層厚、易開采、分布相對集中、與其他社會經濟條件協調性好,相對於世界其他產錫國壹直具有明顯優勢。自19年底以來,錫產量和出口量長期位居世界第壹。

近年來,由於鋁的競爭等原因,世界市場對錫的需求減少,價格下跌。此外,經過長期的密集開采,資源逐漸枯竭。隨著生產向分散、低品位礦區轉移,馬來西亞相對於其他產錫國的優勢逐漸喪失。再加上馬來西亞勞動力成本和土地租賃價格較高,錫礦開采成本壹直高於印尼等國,導致錫產量大幅下降,失去了1988以來“錫王國”的稱號。其產量先是落後於巴西和印度尼西亞,位居世界第三,後退居第41994和第6,落後於中國、印度尼西亞、秘魯、巴西和澳大利亞。

順便提壹下,由於20世紀70年代在亞馬遜地區發現了大型錫礦,巴西在錫礦生產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生產效率高,成本低,錫礦質量好,但造成環境問題。為了保護環境,關閉了部分錫礦區,所以從1990開始產量下降。

1994年,馬來西亞的錫產量只有6500噸,而印尼是3萬噸。馬來西亞還是東南亞出口錫最多的國家嗎?

文萊和印尼是東南亞出口石油最多的國家嗎?

1995印尼石油產量6645萬噸,大部分用於出口。文萊年產量只有795萬噸,即使全部出口,也遠遠達不到印尼的出口量。

  • 上一篇:信托公司公司治理的核心原則是
  • 下一篇:壹方的戲劇表演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