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銀行的互聯網金融子公司很少。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在監管政策進壹步明確後,未來會有更多銀行以P2P和股權眾籌公司的形式出現。傳統金融機構突破混亂的互聯網金融行業,會對部分平臺產生沖擊,可能會重塑行業秩序。
將監管態度由謹慎轉為積極。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網金融研究組組長姚玉棟近日表示,監管是壹個漸進的過程,適度監管也是動態的、開放的。現在是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傳統金融行業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他表示,應該按照雙向準入的原則,允許銀行通過子公司或者其他投資方式進行突破。可以考慮允許銀行設立或參股互聯網金融子公司,從事P2P、第三方支付、眾籌甚至電子商務業務。
這壹表態也引發了市場的強烈反響。雖然目前看起來允許銀行設立或參股互聯網金融子公司只是壹個監管建議,但也透露出監管層對傳統金融機構參與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互聯網金融剛興起的時候,出於對風險的考慮,監管層的態度相對謹慎。但目前看來,互聯網金融是大勢所趨,銀行應該主動或被動參與,監管態度會變得更加積極。”高頓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傅立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國內多家銀行壹直在積極布局互聯網金融業務。今年3月,工行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品牌“e-ICBC”及壹批主要產品。近期,工行還成立了互聯網金融營銷中心,統籌全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營銷推廣和運營管理。這是國內商業銀行成立的第壹家互聯網金融營銷機構。
從布局的方式來看,大部分銀行選擇在銀行內部設立互聯網金融平臺。典型的例子就是招商銀行2013推出的面向中小企業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E家。目前平臺加載了包括P2P理財、貨幣基金在內的不同產品。此外,包商銀行還於2014推出了互聯網金融綜合理財平臺馬驍銀行。
目前國內最符合姚宇東銀行互聯網金融子公司模式的代表無疑是辛凱貸。辛凱貸款公司由國家開發銀行全資子公司——郭凱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郭凱財務”)和江蘇省大型國有企業共同組建。
姚宇東表示,互聯網子公司依托母公司,但相對獨立於母公司,業務和主題分開服務,在技術和系統上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可以考慮在互聯網子公司引入混合所有制,實行管理層適當持股,以符合互聯網公司的激勵特點。
他還表示,傳統銀行以融資形式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有利於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和傳統金融服務升級。同時,未來應該允許傳統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在市場上收購子公司,比如P2P或者相關公司。
重塑銀行湧入或改變行業格局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傳統金融機構涉足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政策逐步放松,未來將會有更多銀行以P2P、股權眾籌公司的形式出現。與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平臺相比,傳統金融機構具有更強的金融屬性,在專業性和風控能力方面將極具競爭力。而且銀行的信用等級肯定高於市面上大多數草根互聯網金融平臺。因此,如果商業銀行大規模設立互聯網金融子公司,可能會對目前的市場格局產生沖擊。
貸副總經理周認為,陸金所、辛凱貸等市場份額較大的P2P公司,都是傳統金融機構下的獨立機構。因此,銀行成立互聯網金融子公司將進壹步擴大這壹群體,成為行業中堅力量。“對於市場規模較大但金融背景不足的企業,可能會造成壹些沖擊,也會促使其進壹步思考金融與互聯網的關系,加大規範管理的力度;對於市場規模較小的P2P公司來說,可能影響更大。”周對說道。
積木盒子首席風險官謝群表示,在資金端,銀行子公司會吸收壹部分追求高收益率但不願意或不敢直接投資P2P的客戶,也會分流壹部分安全但收益率低、期限長的平臺客戶,但對大部分平臺影響不大。但在資產端,這些子公司平臺會充分利用銀行的借款客戶資源,把銀行傳統上做不到的客戶放到子公司,這對現有的其他P2P平臺會構成很大的挑戰。
在改變目前競爭格局的同時,金融銀行行長唐認為,銀行成立互聯網金融子公司,說明傳統銀行已經意識到金融與互聯網的結合是大勢所趨,這將有助於推動行業的規範化,讓真正能夠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的企業得以生存。
廣e貸CEO宋芳表示,首先,從信用的角度來說,P2P行業目前最缺的就是信用,如果銀行這樣的大機構進入,會給整個行業壹個很好的推動,有助於建立這個行業的信用和信心;對於銀行來說,這也是應對市場利率的重要措施之壹。
謝群認為,如果銀行設立P2P子公司,那麽這些子公司會把投資者對收益率的預期拉回到合理的區間;此外,銀行嚴格的風險控制無疑會傳導到子公司,給P2P市場帶來良好的示範作用。
眾籌網CEO孫宏生認為,從目前的監管體系和分業經營的理念來看,銀行設立互聯網金融子公司對股權眾籌行業的影響主要是起到客戶介紹和投資者教育的積極作用。銀行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優勢在於傳統金融模式下積累的信貸資源,包括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和大量的存款理財用戶。在理性選擇的情況下,銀行進軍互聯網金融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傳統業務互聯網化。從長遠來看,如果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在資金投入上可以允許投資股權業務,那麽眾籌平臺在資金來源上就增加了壹個很大的客戶群。
防範風險隔離是最重要的。
對於銀行設立互聯網金融子公司的定位,謝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看來,銀行平臺在整體P2P市場上是介於銀行和“高息”平臺之間的壹個頻譜段,但其占比和增速相對有限。可以預期的是,如果銀行成立互聯網金融子公司做網貸,壹方面與現有的市場化平臺有較大的競爭,但另壹方面子公司在人事和管理上會受到銀行的影響,子公司要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並不容易。
壹位商業銀行人士坦言,傳統金融機構的品牌可以吸引網貸,但在提供優質資產方面,傳統金融機構非常矛盾。“市場還會質疑銀行取出的資產質量。畢竟如果是真正的優質貸款,銀行還會願意拿出來嗎?”該人士表示。拍拍貸CEO張軍也認為,銀行在小貸的服務、互聯網思維、成本控制等方面也有劣勢。特別是對於沒有征信的小微用戶的風險控制,需要利用互聯網上的非傳統數據來做征信。在這方面,銀行並不具備優勢。
此外,銀行還可能面臨P2P銀行托管項目日益增多的沖突。謝群告訴記者,如果銀行成立自己的P2P平臺,為其他P2P平臺做資金托管,無疑會讓合作資金托管的P2P平臺有些緊張。“這是正常的反應,需要銀行從制度建立到執行監控給予其他P2P平臺信任。在資金托管服務質量相近的前提下,P2P平臺也會在不同的銀行之間做出自我保護的選擇。”謝群說。事實上,壹些P2P公司在選擇銀行作為其資金托管人時,已經傾向於選擇沒有互聯網金融子公司的銀行合作。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系子公司未來需要解決的第壹個問題是如何建立自己更強的互聯網思維,第二個問題是如何保持更好的獨立性。“這是由其身份決定的。銀行既然開展這種業務,身份就不是獨立的。所以銀行壹定要做好圍墻措施,這樣更好。”方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