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產養殖業中,適度規模效益最高。那麽,養豬戶應該根據什麽因素來確定自己的養殖規模呢?生產中要考慮生豬生產經營單位生豬、勞動力、資金、設備等生產要素的聚集程度,結合當地情況和個人實際情況確定適宜的生豬規模,以最佳產出率獲得最佳經濟效益。
不同規模的豬經濟效益不同。調查顯示,養豬30頭以下的農戶年純收入為2081.7元。31 ~ 50農戶,年純收入為2660.438+0元。飼養101 ~ 200頭和201 ~ 500頭的農戶年純收入分別為7038.0元和32569.6元,也就是說只有達到壹定規模才能獲得較高的效益。規模視實際情況而定。建議生豬年生產規模100 ~ 200頭為宜。如果還飼養母豬,每年飼養母豬20頭,公豬2頭,出欄商品豬300 ~ 500頭為宜。
飼料生產規模確定後,要做好年度計劃,特別是飼料計劃。現在以壹年飼養20頭母豬,2頭公豬,屠宰350頭豬的規模為例進行分析。每頭母豬每年需要1100公斤全價飼料,出欄豬從15公斤到115公斤。每頭母豬需要380公斤左右的混合料,每頭仔豬從出生到體重需要15公斤左右的混合料。這樣全年需要的混合料總量為:1100斤/頭× 22頭=24200斤,380斤/頭× 350頭=133000斤,15斤/頭× 350頭= 5200。
如果選擇的品種只是單純的商品育肥豬,建議養殖戶不要飼養純種豬,更不要飼養約克夏、杜洛克等國外品種。這些豬雖然生長快,瘦肉率高,但與雜交豬相比,生存力低,抗病能力弱,肉質差。商品豬壹般更好養本地母豬與長白豬、約克夏豬雜交產生的仔豬。這種豬具有雜種優勢,生存能力和抗病能力強,生長快,肉質好。如果妳是壹個也養母豬的養殖戶,妳應該養本地母豬和長白、約克夏公豬。在防疫的前提下,公豬可以在外面養殖。也養母豬的養殖戶,要自繁自養。如果他們需要購買種用母豬,可以先用輪回雜交的方式繁育種用母豬。
現在:
近日,山東省壽光市政協調研山東省壽光市生豬市場。
據調查,目前壽光生豬存欄38.35萬頭,其中母豬5.5萬頭。最近生豬價格快速下跌,僅8月初和8月底每斤就相差近0.5元錢。壽光市生豬價格從歷史最高價15元/斤跌至目前普遍低於7元/斤,部分品種甚至賣到5.9元/斤,創下今年生豬價格新低。
今年生豬價格波動。
自去年豬肉價格上漲以來,國家建立了豬肉長期儲備制度,並出臺了母豬補貼制度,極大地刺激了當地養殖戶的積極性。“今年2月到3月,生豬出欄價最高,達到9.5元/斤,有時賣到10元/斤。”養豬幾十年的養殖戶劉先生回憶,本輪豬價前所未有的高。
然而,從今年5月份開始,生豬價格開始波動。其間,生豬價格從8.2元-8.5元/斤下降到目前的6.7元-7.1元/斤,仔豬價格也明顯下降。據養豬戶張少勇介紹,這段時間生豬價格之所以出現下跌,主要與生豬易感期、飼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有關,但很多養豬戶並沒有失去信心。
生豬價格下降,也導致豬肉價格同步下降。8月28日,壽光市鐘白大廈家樂家超市豬肉價格分別為前肘9.98元/斤、後肘10.98元/斤、五華10.48元/斤,均比8月初下降0.5元左右。“10元豬肉”又回到了大眾餐桌。
生豬價格接近盈虧臨界點
據測算,目前壽光市玉米價格為0.85元/公斤,豆粕價格為4050元/噸,同比分別上漲35%和25%。養豬戶自制食材1.4元/斤左右。飼料占生豬養殖總成本的60%以上。
以壹般家庭飼養的30頭左右母豬為例。如果是自己繁育,200斤肥豬的成本在5.9元/斤左右。如果以7元/斤出售,每頭母豬利潤在200元左右,趨於合理。僅育肥後的近期出欄成本在6.9元左右/斤,按照現在的生豬價格幾乎是虧損的。
壽光市侯鎮馬家村養殖戶馬沁水認為,按照目前的飼料價格,自養盈虧臨界點在6.4元/斤左右。壹旦生豬收購價低於7元/斤,養殖戶的積極性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期待長期扶持政策的出臺
雖然生豬價格有所波動,但壽光畜牧部門的工作人員發現,大部分養殖戶對生豬養殖仍然充滿信心。
孫家集街道馬疃村的壹位養殖戶說:“豬價沒有以前好了,但還可以接受。養豬最擔心的其實不是價格,而是病。壹窩小豬的死,誰也抵擋不住。”
“我們並不是期待豬價越高越好,還是穩定壹點比較好。等價格穩定了,養豬風險就小了,我們就有信心了。”這是大多數農民的想法。
“如果價格高,那就壹窩蜂去填欄。不賺錢就退出市場。這種跟風下跌的短期行為,加劇了市場動蕩,導致肉價變動。”壽光市畜牧局工作人員表示,“雖然壽光市生豬價格沒有大起大落,但很多養殖戶和業內人士都在期待生豬生產長期扶持政策的出臺,以保持生豬養殖的穩定發展。”
然後
養豬虧了400多元,養豬戶開始恐慌性拋售。各界人士分析認為
奧運會後,豬肉價格持續下跌,這讓漢川的養豬戶陳建民很擔心。如果他把5438年6月+10月份出欄的200頭豬按現在的價格賣掉,他就虧了8萬元。如果不賣,沈重的負擔會讓他難以承受。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類似陳建民的恐慌正在養豬戶中蔓延。為了減少損失,許多養豬戶急於出售他們的豬。且規模養豬企業預測市場飽和,未來壹年肉價每斤將下降1元。
湖北生豬過剩10萬頭。
據黃陂幾位養豬戶介紹,從去年5月份開始,生豬收購價壹路上漲,今年6月份達到頂峰:每斤多了9元。之後收購價開始回調,國慶前後壹度跌至5.8元,福建等地甚至跌至5.4元/斤。
是什麽原因導致生豬收購價格持續下跌?我省最大的養豬企業湖北天中牧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世禮說,是原料降價、產量飽和、市場規律等幾個因素造成的。
他說,去年受疫情影響,生豬數量銳減,價格上漲壹倍多。這種非正常的漲幅,按照市場規律,遲早會回落。現在養豬的人多了,市場趨於飽和,進壹步推動了收購價的下降。
來自養豬業的調查顯示,今年中國5000萬頭母豬將生產8億頭豬,而消費量只有6億頭,剩余2億頭。湖北市場,預計產值4000萬,消費3000萬,基本持平,盈余654.38+00萬。
明年肉價下降1元。
生豬價格這麽低,零售價也相應下降了。劉世禮認為:“市場過剩,肉價肯定會跌。”
記者了解到,這幾個月來,肉價和生豬收購價壹樣,價格壹路下跌,從均價13元/斤到10元/斤左右。劉介紹,按照市場規律,生豬價格每斤下降1元,對應的零售價格下降0.73元。6-65438+10月,生豬價格下降近4元,肉價也下降2-3元。他預測,生豬出現過剩,未來壹年價格將下降1元-1.5元。同樣,每斤肉的價格也會下降約1元。
"持續的肉價爭奪戰已經開始."包括天中在內的幾家養豬企業的負責人都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肉價在壹漲壹跌之後回歸,寒冬已經開始,入冬時間大約壹年。
武漢市畜牧獸醫局人士坦言,元旦、春節等季節性消費高峰將到來,下半年肉價將小幅回升。但明年4月份,隨著豬的又壹個生長周期的到來,生豬存欄量會增加更多,肉價還有進壹步下探的空間。
普通養豬戶面臨苦難。
目前,這些大企業已經開始調整,積極面對新壹輪降價。廣水壹家年產幾萬頭豬的企業負責人表示,要淘汰劣質豬種,換上優良豬種,以提高豬價,為明年漲價做準備。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大企業能繁母豬多,抗風險能力強,加上去年賺的錢,他們的根本利益不會受到影響。那些普通的養豬戶面臨著痛苦的選擇。壹旦撐不過價格,他們不得不賣掉或殺掉母豬,然後被擠出市場。
報復
今年上半年,肉價上漲刺激了市場,大量養殖戶加入養豬業,但現在肉價開始下跌,讓養殖戶損失很大。
養豬要400多塊錢。
漢川養豬戶陳建民目前正處於困境。6月份,飼料和仔豬價格最高的時候,他買了200頭仔豬,想著按照這個行情,到6月5438+10月份就能賣個高價。讓他沒想到的是,5438年6月+10月出欄豬時,收購價跌到了歷史最低點。他簡單地給記者算了壹筆賬:壹頭仔豬,900元,從30斤長到220斤,飼料成本940元,不包括人工工資、管理費等費用。壹頭220斤的豬,每斤8.36元。
“到昨天,豬販子的收購價才6.1元/斤。”陳說,這樣壹來,價差就比2元錢多了。壹頭豬要虧400多元,200頭豬要虧8萬多元。
"這種情況導致了市場的恐慌。"據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很多沒有母豬的養殖戶抗風險能力很差。他們急於套現,必須盡快賣掉他們的豬。
書名:豬科學(第7版)
作者:王愛國譯。
出版社: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