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以來,醫藥股跌了不少。
從去年8月開始,醫藥股開始整體回調,總水平約為15%。壹些問題股跌幅更大,比如亞太制藥跌61%,第壹假股康美醫藥跌,科創板微芯生物跌55%。
即使是無敵龍頭股,如恒瑞醫藥、邁瑞醫療、長春高科、藥明康德、愛爾眼科、復星醫藥等,也有不少回調。比如長春高科從最高的513跌至347元,復星醫藥甚至從79元跌至45元。
疫苗板塊也整體暴跌。如誌飛生物從最高的193元降至114元;康泰生物也從最高的249元跌至最低的156元;沃森生物從95元跌到最低48元,不算悲劇!
醫藥股整體回調後還能買嗎?
先看估值。醫藥行業整體估值51倍PE。我的觀點是,作為壹個指數,565,438+0倍的PE是不正常的,個股565,438+0倍問題不大,因為有些股票處於高速增長中,PE高也無所謂,增長可以(消化),但作為壹個行業,是565,438+0倍。
我國藥品支出與醫保支出增速直接掛鉤。這壹增速在過去幾年有所回調。以前速度很快。以前行業增速是每年20%,現在降了很多。所以我個人認為a股醫藥相對貴壹些。所以醫藥股的機會還是在個股,不可能大概率出現普漲格局。
從中長期來看,醫藥股面臨哪些劣勢?
很明顯,還是集中采購。國內大部分a股藥企都是仿制藥企,受到集中采購的打擊,對整個行業都是利空。
比如壹個藥品,之前總規模可能是50億或者幾十億,收了50億可能就不到654.38+0億了,總規模大幅度下降,利潤率也大幅度下降,所以集中收藥對仿制藥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趨勢可能是不可逆的。
那麽,醫藥股的投資機會在哪裏?
首先要選擇壹些老牌的龍頭公司和壹些特色企業,因為壹些傳統企業在a股上市這麽久已經是龍頭公司了。最典型的絕對龍頭公司恒瑞醫藥,還包括壹些設備和CRO,都有很好的龍頭公司,但是估值偏高。即使貴,企業也很好,最壞的情況就是耽誤時間。妳的收益率很低,但壹般不會虧錢,只要妳耐心持有。但是買錯了就不好了,所以這個老式的水龍頭定性上沒有太大問題,都是好的。
其次可以關註特色企業,因為a股上市公司很多,醫藥行業特別細分。有些企業受集中采購的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長春高辛和片仔癀,賣的都是和集中采購無關的東西。如果這類企業估值便宜,其實可以考慮。
今年醫藥股的投資策略是耐心等待龍頭企業估值回歸合理水平。總的來說,我對龍頭企業的估值不太糾結,不需要暴跌,不可多得的投資價值,或者崩盤,估值極低,歷史低點。我覺得這個機會很難等。壹般來說,估值回到合理水平我會配置壹點。當然,如果大幅下跌我會加倉。
畢竟好的股票是可以以合理的價格賣出的。至於會不會砸金坑,那就看天意了。
望采納,如有疑問可關註我,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