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迪喬妹
在整體車市“金九銀十”銷量增長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壹改上半年的頹勢,三季度表現亮眼。
近日,多家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的a股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據不完全統計,已披露三季報的51家新能源產業鏈上市公司中,有24家實現盈利;與上半年的業績相比,其中38家在第三季度的凈利潤有所改善。
整車廠商中,比亞迪(002594。新能源汽車龍頭SZ)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5.20億元,同比增長40.72%,凈利潤1.751億元,同比增長1.362.66 %?;供應鏈企業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543.8+02.7億元,同比增長0.8%,凈利潤6543.8+04.2億元,同比增長4.24%,實現今年以來首次單季凈利潤正增長。
此外,在今年特斯拉銷量快速增長的帶動下,特斯拉產業鏈54家上市公司中,有29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在業內看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業績的提升,與新能源汽車需求的提升和國家政策的扶持密切相關。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7月新能源汽車首次同比正增長以來,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36萬輛和138萬輛,同比增長48%和67.7%。前9個月累計產銷73.8萬輛和73.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8.7%和17.7%,降幅逐步收窄。
銷售額的大幅增長推高了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WIND數據顯示,下半年,a股新能源汽車指數已上漲近30%,大幅跑贏大盤。
但值得註意的是,在補貼衰退的關鍵時期,新能源汽車行業疊加疫情的雙重影響,加速了整個行業內部的結構調整,更加兩極分化,頭部企業的競爭力進壹步顯現。
汽車企業兩極分化
第三季度,中國電動車市場逐步回歸正常發展狀態,市場格局調整更加明顯。在補貼時代,電動車普及、主租、網約等營運車輛市場今年遇到了很大的挑戰,而私人消費市場卻逆勢上揚。
在私人消費市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高低端同時發力。壹方面,起步價不到3萬元的五菱洪光MINI?EV加速搶占低端市場;特斯拉、蔚來、理想等。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亮眼。
需求端的變化直接傳導到整車企業,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也觸底反彈。9月份,公司實現乘用車銷售40905輛,同比增長2%;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8603輛,同比增長42.6%。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比亞迪9月超越特斯拉中國,排名第二,僅次於上汽通用五菱。
值得壹提的是,標桿特斯拉車型?3.比亞迪新上市的高端電動車韓EV取得了不錯的市場表現。最新數據顯示,9月韓EV交付5,665,438+02輛,環比上漲40.3%。
5438年6月至今年9月,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105023億元,同比增長11.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6,5438+04萬元,同比增長65,438+065,438+06.83%。
得益於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和動力電池方面的發展前景,比亞迪受到投資者的青睞,股價飆升。截至11.2收盤,比亞迪收於167.98元,年內累計漲幅超過232%。此外,比亞迪在今年7月超過SAIC,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目前比亞迪最新市值4582億元。
反觀比亞迪,北汽藍谷(600733。SH)今年的營業收入和利潤都出現了下滑。
65438年10月29日晚間,BAIC藍谷發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9.22億元,同比下降78.16%;凈利潤-28.84億元,同比下降82.015%。
BAIC藍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市場狀況影響,預計2020財年公司累計凈利潤將可能出現虧損。
事實上,由於新能源汽車消費模式的變化和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北汽新能源今年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根據BAIC藍谷此前公布的產銷數據,今年前9個月,BAIC新能源銷量僅為26,5438+0,000輛,同比下滑78.57%。
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補貼時代向市場化階段的過渡,BAIC新能源迫切需要找到壹個長遠的發展方向。
“現在已經到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的臨界點。從特斯拉在多個城市拿下銷量冠軍就可以看出來。消費者開始更加關註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新技術、新用戶體驗、更快的叠代、更好的用戶體驗。”10月24日,10,BAIC新能源總經理劉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為了開拓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BAIC新能源推出了全新的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此外,北汽藍谷加大了研發支出,希望通過產品和技術的升級來提升自身實力。財報顯示,今年前9個月,北汽藍谷研發費用為4.22億元,同比增長43.56%。
政策驅動,行業或迎周期
隨著購車補貼、充電補貼、使用環境優化、汽車下鄉等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措施密集出臺,業內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正迎來新的增長周期。
“2019年的補貼和2020年初的疫情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逐漸回升。展望未來,新能源汽車仍有望在政策和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走出較好的行情。”中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
今年以來,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密集的利好政策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4月,工信部等部門發文完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不僅明確年內坡度不降,還將政策延長至2022年;6月,工信部修訂雙積分管理辦法,對具有節能減排優勢的車輛給予優惠核算。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開放市場方面,很多部門和地區也出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
7月份以來,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和上海限行政策也在壹定程度上帶動了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增長。
近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2.0技術路線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等文件出臺,進壹步確定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根據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我國汽車銷售總量的比例將達到15%至25%,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比將超過90%,屆時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00萬輛;2035年中國新車銷量將完全定為環保車,其中50%為純電動汽車,50%為混合動力汽車。
“得益於國家頂層設計和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支持,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穩步增長。預計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全面增長。”165438+10月2日,長期研究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也將成為未來的市場增長點。
從第三季度的表現來看,國內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三季度首次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三季度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6543.8+02.7億元和6543.8+0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8%和4.24%。前三季度營收365,438+0,522萬元,同比下降4.06%;凈利潤33.57億元,同比下降3.10%。
眾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電池公司、隔膜公司、負極材料公司、鋰電池設備公司、礦業公司的業績,如杜南電力、德賽股份、興源材料、中科電氣、何英科技、先鋒智能、韓瑞鈷業、五礦稀土、銅陵有色等,都大幅增加。
開源證券研究報告預計,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公司已經出現業績拐點,這是行業中期周期的重要臨界點,拐點後的上行周期預計將持續2至3年。
此外,華西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處於低位,增長趨勢明確。充電樁是新的基礎設施領域之壹。充電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將與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相輔相成,實現協調發展。充電痛點的解決將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也將促進充電樁的使用效率,刺激投資規模的增加。充電樁有望進入建設年,設備廠商和運營將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