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伊神州在市場上廣受歡迎,因為該公司已成為生物制藥和體外診斷試劑核心原料的有競爭力的供應商。
原料是體外診斷試劑產業鏈中最基礎、最重要的環節。然而,體外診斷試劑近90%的原料市場被跨國企業壟斷,國內市場嚴重依賴進口。只有少數診斷試劑企業能夠生產自己的產品供自己使用。近年來,包括喬伊神州、東方生物在內的壹些上市公司都在這壹領域取得突破。
體外診斷試劑的核心原料“卡脖子”
體外診斷試劑的原料用於制備體外診斷試劑產品,主要包括抗原和抗體、酶和輔酶、探針、引物、微球等。其中,抗原抗體、酶和輔酶是試劑中的關鍵活性物質,決定了產品的核心性能。
然而,由於R&D技術要求高、R&D周期長、生產工藝復雜,國內體外診斷試劑(IVD)原料幾乎被跨國公司壟斷,下遊企業對進口原料依賴度高。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IVD原材料總額達73億元,進口產品占市場份額的88%。2019年國內IVD原料僅占有約10億元的市場份額。
在疫情的沖擊下,體外診斷試劑原料本地化程度低的弊端暴露無遺。去年年初,中國新冠肺炎試劑原料普遍短缺。當時訂購抗體試劑的核心材料硝酸纖維素膜(NC膜)需要60天,核酸試劑的原料蛋白酶K也缺貨。
因此,IVD工業要取得長足發展,必須盡快擺脫核心原材料的“瓶頸”局面。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都在探索進口替代。其中壹些企業是核心原材料供應商,如喬伊神州、彭飛生物等。,還有壹些體外診斷企業已經實現了自己生產和使用,比如東方生物。
四家原材料公司沖刺IPO
a股有很多IVD上市公司,但純原材料企業很少。目前,喬伊神州、諾和銳、彭飛生物、拜普塞斯四家IVD原料企業正在沖刺IPO,有望改變這壹局面。
其中,喬伊神州的主要產品為重組蛋白,是生物制藥、細胞免疫治療和診斷試劑研發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生物原料。
根據喬伊神州的招股書,IVD診斷試劑60%-80%的成本是診斷試劑原料包括診斷酶、抗原和抗體,其中部分是重組蛋白。喬伊神州開發了壹系列核心技術平臺,包括先進的抗原設計和抗原制備技術平臺,可提供“壹站式”采購生化試劑產品及相關技術服務。在2019中國重組蛋白試劑市場,喬伊科技的市場份額為4.9%,在國內廠商中排名第壹,在所有廠商中排名第三。
百事公司還主要提供重組蛋白等關鍵生化試劑產品,在國內生化試劑企業中處於領先地位。2019年,公司重組蛋白試劑營業收入按全球市場銷售口徑統計,在國內廠商中排名第二;根據中國市場銷售口徑統計,公司在中國國內廠商中排名第二,在全球廠商中排名第四。
彭飛生物是體外診斷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其產品包括抗原、抗體、診斷酶等產品。彭飛生物招股書顯示,公司以診斷試劑原料業務為基礎,經過近20年的發展,構建了完善的生物活性原料核心技術平臺,涵蓋免疫、分子、生化等主流原料的篩選檢測平臺,成為行業內領先的診斷原料供應商。公司作為國內龍頭企業,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品牌在上遊診斷原料領域的壟斷,實現了診斷原料的本地化規模供應和向歐美發達地區的出口銷售,診斷原料銷售規模位居行業前列。
圍繞酶、抗原、抗體等功能性蛋白質和高分子有機材料開發技術和產品的生物技術企業諾沃贊,先後進入生化試劑和體外診斷領域,正在開發抗體藥物。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自主掌控上遊技術開發和終端產品生產能力的創新研發企業。截至目前,公司擁有200多種基因工程重組酶和1000多種高性能抗原和單克隆抗體等關鍵原料。
新冠肺炎疫情給這些IVD原料的國內制造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去年喬伊神舟營收暴增近8倍,其中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營收達654.38+0.342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84.07%;諾沃贊去年營收增長近5倍,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產品占業務收入的76%;彭飛生物去年營收增長2.7倍,新冠肺炎產品貢獻近7億元,占比近70%。
此外,壹些IVD原材料企業即將沖刺IPO。
今年5月,近岸蛋白開始接受營銷輔導。公司主要從事重組蛋白、酶、細胞因子等產品的研發,以及CRO抗體藥物的研發服務。主要產品包括生物活性酶、分子生物試劑、診斷原料、靶蛋白和細胞因子。2019年,近岸蛋白在中國重組蛋白試劑市場的份額排在喬伊科技和BPS之後,位列第五。
通用生物今年5月完成了數億元的Pre-IPO融資。據介紹,通用生物實現了從基因-蛋白質-抗體的壹站式業務整合,賦能CRO對IVD原料藥和新藥的研發,助力IVD核心原料藥和生物制藥的國產化。
去年年底,愛博泰克完成了6億元的C輪融資,公司擁有涵蓋抗體、抗原和分子酶的產品線。據介紹,該公司在抗體和抗原領域的第四代重組兔單克隆抗體平臺和基於CRISPR技術的抗體基因敲除驗證平臺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少數上市公司實現了自產自用
國內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原料供應的本土供應商規模和數量都較小。目前,大多數企業仍依賴進口體外診斷試劑原料(抗原、抗體和酶),只有少數大型體外診斷試劑生產企業能實現自產自用。
東方生物是國內少數能夠實現體外診斷試劑原料自產自用的企業。
東方生物創始人兼總經理方小良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東方生物在核心原料的研發上有專門的專家團隊,公司在加拿大、美國、青島都有自己的R&D和生產基地。”所謂的‘卡脖子’現象將來可能不會在我們這邊存在。"
東方生物在2020年年報中稱,子公司青島恒基研發的新冠肺炎抗體原料在報告期內實現了自給和外供。據介紹,基於對核心生物原料的前瞻性判斷,東方生物在加拿大引進了專門從事抗原抗體研發的研究團隊,並在青島建立了抗體研發及產業化基地,組建了全球化研發團隊。此外,東方生物還為其第四代診斷技術——液體生物芯片檢測系統開發了熒光納米球。該芯片檢測平臺的建成,可以填補我國在該技術領域的空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得益於自身優質的抗原抗體原料和多靶點產品設計,東方生物的新冠肺炎抗原抗體試劑在壹系列國際測評中被公認為準確率最高,成為全球新冠肺炎試劑中質量最好、品種最多、產量最大的,並帶動了傳染病、藥物檢測等其他試劑的出口。自去年以來,除了新冠肺炎試劑業務的輝煌,傳統試劑業務也增長了壹倍以上。據了解,在同行和科研機構的幫助下,東方生物的抗原和抗體也對外出售。
安圖生物和萬福生物也在研發抗原、抗體和微球。
安圖生物在2020年年報中表示,通過十余年的潛心研究和技術積累,公司在抗原和抗體的診斷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至報告期末,建立了針對多達241000個表位的診斷抗體庫,註冊的251免疫診斷試劑自給率達到75.8%以上。
萬福生物成立了獨立的原料部——萬福生物材料事業部,集生物材料研發、生產、銷售於壹體,自主供應自產抗體、抗原、微球、質控品四大類原料。產品涵蓋心血管疾病、藥物、炎癥、腎損傷等領域。
2016,邁克生物成立了專註於R&D和生化原料生產的全資子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大原料R&D投入,不斷實現自產原料對進口原料的替代,降低關鍵原料的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原料自給率,降低上遊原料供應依賴進口帶來的原料供應風險。
也有IVD上市公司通過收購實現上遊延伸,以減少關鍵原材料。
今年5月,邁瑞醫療斥資42億收購Hytest,正是為了解決上遊核心原料供應被國外“卡脖子”的問題。當時,這壹收購案壹度引起軒然大波。據報道,HyTest的主要業務是體外檢測產品的開發以及抗原和抗體的生產。在心肌標誌物等部分項目的原料供應市場處於領先地位,是邁瑞核心原料的主要供應商之壹。核心原材料對IVD下遊業務非常重要,核心原材料的自研將有助於邁瑞進壹步降本增效。
目前IVD的核心原料仍以進口為主,但隨著喬伊神舟、東方生物等技術的不斷完善,總有壹天會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