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的金融體系包括以下機構:
壹、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二。國有商業銀行:
1,中國工商銀行
2.中國農業銀行
3.中國銀行
4.中國建設銀行
三。股份制商業銀行:
1,交通銀行
2.中信實業銀行
3.中國光大銀行
4.深圳發展銀行
5.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6.中國招商銀行
7.民生銀行、福建興業銀行、廣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等。
四。政策性銀行:
1,國家開發銀行
2.中國進出口銀行
3.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動詞 (verb的縮寫)主要非銀行金融機構:
1,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2.信用合作社和合作銀行
3.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
4.國家外匯管理局
6.外資銀行和涉外金融機構。
除了銀行系統之外;包括證券機構
在中國,我認為我們國家是壹個新興市場,我們的法律體系不健全,我們的市場本身也不完善,所以問責機制不是那麽有效。我認為我們的央行不是獨立的,而是政府的壹部分。因此,我認為我們國家避免重大金融危機的有效機制實際上是擁有壹個強有力和負責任的政府。
首先,中國的金融體系確實是低效率的,但這種低效率應該放在中國經濟改革的整個歷史進程中來看。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今天金融體制改革的落後模式是整個經濟改革的需要。中國的金融體系是壹個弱金融抑制體系,政府在過去很長壹段時間裏有意識地放緩了金融業的開放,利用金融不那麽開放的局面,更廉價地從金融體系借錢。保留壹些經營不善的國企,從而減輕改革的陣痛,是整個改革的總體思路。
當然,我們的改革到目前為止非常成功,所以今天的主要任務是如何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
金融業的資金流動和金融服務的開放恐怕是兩回事。金融資金的服務是指人們能否將人民幣資產自由兌換成美元、日元、澳元進行海外投資。這方面我們還沒有完全放開。
另壹方面是金融業的自由化。在我們金融沒有完全流動的情況下,我們邀請了很多海外跨國金融機構來中國經營。通過開放金融服務業,我們提高了競爭程度和效率。
金融市場的全面自由化將帶來巨大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