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漓江》是由著名導演張藝謀、王潮歌、範悅執導的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麗江雪山》將劇場設置在海拔3100米的玉龍雪山的懷抱中,高山草甸、白雲環繞,將觀眾帶入雪域高原天人合壹的純凈美好背景。可容納1200余人的360度全視角劇場內,12米高、迂回險要的茶馬古道,是用象征雲貴高原紅土的紅砂巖修築的。
現場表演以玉龍雪山的自然風光為自然背景,以納西族為主的當地民俗構成表演場景。動用了500多名演員,都是當地人,試圖展現散居在麗江的十個少數民族的基本生活形態。全劇分為古道商隊、雪山、天地、舞團歌、鼓勵祭天、祈福儀式六個部分。
首先,古代商隊
茶馬古道給人壹種漫步天空的感覺。。。。。。
麗江古城因商隊而成為滇西茶馬古道上的重鎮。馬幫影響著納西族人的生活。他們以能夠加入商隊,成為馬鍋的負責人為榮。馬鞍舞表現了商隊男人的英雄色彩。
根據納西族的習俗,男人不應該厭倦家務。女人應該做家務,在地裏幹活,生孩子。她們以能吃苦為榮,甚至以讓男人插手家務為恥。在納西族女人眼裏,自己的男人有知識,能交朋友,有成就,是老婆孩子的榮耀。籃舞表現了努力工作的納西族婦女偉大的母性情懷。
雲南的馬都是短腿的。這種馬跑得不是很快,但擅長走山路。只有這種腳好的馬,才能馱著沈重的貨物,走過漫長而險象環生的茶馬古道,走過12層連續折疊只有壹尺多寬的馬幫路。所以納西族人非常崇拜馬,馬是他們的偶像之壹。紅頂上奔跑的商隊,仿佛是600年前茶馬古道上響起的山鐘的震撼再現。
二、酒雪山
朋友來了,喝!。。。。。。朋友走了,喝酒!
少數民族天生會喝酒,就像他們天生會唱歌跳舞壹樣。所以他們的酒單也是載歌載舞,豐富多彩。喝的開心,喝的不開心。這群雪山腳下的熱血男兒,有著野性的驕傲,也有著孩童般的快樂。各民族的酒單,納西快板,表現了雪山下少數民族對朋友的熱情,對生活豁達的樂觀。
第三,天地
這是情侶的天堂,這是玉龍雪山。
麗江被稱為殉情之都。東巴經中記載了玉龍第三國的感人傳說。傳說九明是第壹個為愛而死的人。她深愛著宇派,卻被宇派的父母阻攔。雖然九明做了各種努力,但無濟於事。絕望之際,她在憤怒中殉道,被居住在玉龍第三國的愛人接受,在那裏過著幸福自由的生活。後來余派也帶著殉情來了,從此他們生活在壹個開滿鮮花的愛情國度裏。眼前的玉龍雪山,就是納西族人無限敬仰的十二福山。多少癡情男女選擇死在這裏?到處都是花,沒有痛苦和悲傷。在這裏,白鹿是坐騎,赤虎是犁,山雞是黎明,狐貍是獵犬。在這裏,戀人們可以自由組合,青春的生命永不消逝,情侶們永遠不會悲傷。。。。。。
第四,舞蹈團體歌
這是壹個永遠幸福生活的民族。
蹦極是麗江少數民族流行的娛樂活動。人們圍成壹個圈,手拉手跳舞。納西族喜歡跳李阿麗,打勞裏;普米族喜歡用鐘擺跳舞,藏族喜歡在鍋村跳舞。。。他們用舞蹈和歌唱來愉悅身心,也通過舞蹈讓男女自由交流。
說少數民族就是唱歌,走路就是跳舞。這種原汁原味的歌舞,是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展現他們特有的熱情。
第五,鼓勵祭天
納西族是天子,納西族是大自然的兄弟。
對天的崇拜,對自然的親和,自古以來壹直是納西族人所推崇的。這個人口不到30萬的民族,曾經在東巴經中記載:我是九天始祖的後代,七地始祖的後代,九九山不倦者的後代,兇師壯象者的後代,力量無窮的巨人的後代,口中含著散蛋的山中不太重者的後代, 那些被江河吸幹後無法飲用的子孫,三包炒面的子孫,還有壹根腿骨。 。。。。。
在震撼人心的鼓點和老東巴振振有詞的誦經聲中,我們仿佛感受到了壹個生生不息的納西族。
第六,祝福儀式
這是壹個神奇的地方。天天說好,說好。。。。。。
請雙手交叉放在額頭上,這樣眼睛可以看得遠壹些。向著天空的方向,雙手合十,張開雙臂,高昂著頭,在心中許下壹個願望。
站在這座神奇的玉龍雪山前,我們從四面八方真誠地為妳祈禱,祈求上帝實現妳的願望,帶給妳幸福。
我們在這裏為妳祈禱,等待妳的再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