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編制財務報表時所采用的會計原則、方法和規定,涵蓋資產的計量等。會計政策通常需要遵循會計準則,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對未來經濟事項所作出的判斷和預測。
由於未來事項的不確定性,會計估計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企業需要在附註中披露重要會計政策和估計的變更及原因及其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以幫助報表使用者了解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及其對財務報表數據的影響。
2.資產、負債和權益明細
資產、負債和權益是企業財務報表的三個基本要素。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負債是企業因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已經承擔並預期履行的經濟義務。所有者權益是企業資產減去負債後的凈值,反映企業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所占的份額。
應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披露資產、負債和權益的明細情況,包括各種資產和負債的具體明細、金額及其變動情況,以幫助財務報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的構成和變動情況。
3.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
營業收入是企業在正常經營活動中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其他與核心業務相關的收入。營業成本是企業在取得營業收入過程中發生的直接和間接費用,包括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費用。
企業應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披露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的詳細構成,包括各種產品或業務的收入和成本的金額和比例。同時,有必要說明收入確認的基礎和方法以及作業成本會計的政策。這有助於報表使用者了解企業的收入來源、盈利能力和成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