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表示,為了擴大產品和服務的規模,優酷壹直在考慮戰略收購和投資補充業務和資產,並建立戰略聯盟。今年3月,優酷和土豆達成協議,以100%換股形式合並。
優酷認為,公司未來的戰略收購和投資可能包含不確定性和風險,包括:
1.與整合收購的業務和管理更大規模的業務相關的成本和困難;
2.潛在的重大商譽損失;
3.收購和融資成本高;
4.潛在金融負債和無形或隱性負債;
5、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利益或增加收入的機會;
6.在董事會批準重大收購或投資交易後,與他們履行職責和遵守適用法律要求的其他責任有關的潛在投訴或訴訟;
7.資源和管理重點不同的風險。
如果不能按時完成與土豆網的合並,優酷的商業規劃和運營可能會被打亂。優酷表示,盡管公司預計在獲得兩家公司股東的批準後,將迅速完成與土豆網的並購交易,但該交易仍需滿足壹定的常規條件。雙方可能無法如期完成交易,或完全中斷交易並修改商業計劃,這將對優酷的業務和ADS股價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如果這筆M&A交易無法完成,公司可能會遇到更多風險,包括支付與M&A交易相關的成本、大量分手費以及管理層無法專註於其他M&A機會的機會成本,M&A的任何利益都將無法實現。
這筆交易的另壹個風險是雙方能否成功整合。要實現業務合並和預期收益,有賴於兩家公司業務的有效快速整合。兩家公司獨立運營,會給公司帶來多方面的巨大挑戰,優酷未必能完成順利成功的整合。此外,收購業務的整合可能需要重要的管理資源,可能會暫時分散公司管理層的註意力,影響公司的日常經營。特別是內容庫合並、銷售力量整合、更合理的帶寬結構、系統整合等方面,公司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益。
早在土豆上市之前,市場就有傳言稱優酷要拿下土豆。由於創始人的婚姻問題,土豆網錯過了上市的最佳時機,所以融資額只有優酷的四分之壹,市值只有優酷的三分之壹。和優酷相比,土豆資金少,公司小,後者不敢穩操勝券。土豆網上市後,創始人王巍(微博)的股權比例被稀釋到只有8.6%,投票權也只有四分之壹多。當資本力量癡迷於做壹個行動時,王巍無法阻止它。
土豆網的股東通過換股獲得了更有前景的優酷股票(優酷壹直是中國視頻行業的老大,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去年的壹份全球視頻行業排名,優酷僅次於YouTube,但這份排名沒有考慮非獨立視頻站,如騰訊視頻和搜狐視頻)。優酷把壹個吵吵鬧鬧的競爭對手變成了“不流血”(畢竟不是現金交易)。但就具體操作而言,兩者合並最明顯的好處是可以節省壹些版權交易的重復投入。
微博裏有評論認為這是視頻行業整合的大動作,是可以影響視頻行業的大事,但我不這麽認為。兩家公司的模式幾乎壹樣,視頻內容也有重復,受眾細分不明顯。誠然,這筆交易讓優酷少了壹個競爭對手,但對騰訊視頻和搜狐視頻的威脅並不太大。
最新財報顯示,優酷持有6億美元現金,土豆持有6543.8美元+0.4億美元。這意味著優酷納入土豆後,沒有高比例的現金增量,也不會有巨大的觀眾增量。該買的版權還是要買,該投入的設備帶寬還是要投入,該吵的版權戰還是要吵。2011虧損2730萬美元的優酷又添新包袱:同年虧損81.2萬美元的土豆。這不能叫為虎添翼。更多的,是“抱團取暖”。
但是,這個合並案至少說明,獨立視頻行業很難走通。從Ku6.com(微博)到盛大系,從56.com到千橡集團,當年網絡視頻行業的幾家獨立站,如今只有優酷和土豆。樂視和激動網都有廣電的資源和背景。迅雷(微博)的PPlive走客戶端之路,後來者想做獨立視頻,已經宣告無望。
然而,優酷土豆仍然面臨著來自傳統網絡巨頭的競爭,如搜狐、騰訊和百度旗下的齊壹,尤其是前兩者。因為不是獨立網站和上市公司,很多數據水下未知。不過搜狐對美劇有壹定的口碑影響力,騰訊在自制劇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優酷土豆只能讓他們覺得競爭對手大壹點,但不壹定“強”。這種既沒有消滅主要競爭對手,又沒有獨家內容的獨特觀看體驗的並購,怎麽能說是“撼動”國內視頻行業呢?
歸根結底,在線視頻並不是壹個被證明成功的商業模式。有網絡數據說現在有多少人不看電視,但是網絡視頻的受眾很大壹部分是由大學生組成的——他們沒有電視機。從廣告的意義上來說,學生並不是優質群體。雖然電視觀眾在老齡化,但社會學告訴我們,壹般來說,年輕和財富是成反比的。
根據美國風險投資機構KPCB的報告,CPM(按廣告圖形播放1000次計算的收費)僅為電視廣告的十分之壹多壹點,網絡視頻的廣告價格也不會高多少。這個市場確實會把小玩家擋在門外,但它本身就是在探索和混亂中前進。這樣的交易,能把格局搞清楚,不亞於天方夜譚。
最後說說我眼中優酷土豆的未來。若幹年後,土豆網作為壹個獨立品牌很可能會消失,其創始人王微除了當董事之外,也將淡出管理層。兩家公司本來就是壹南壹北,風格都很突出,但並不相似。考慮到確實會有冗員,未來優酷土豆的內部動蕩不可或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方的競爭對手因為這場據說是“強強聯合”的聯姻而大大增加了機會——比如人才撬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