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妳了解中聯重科嗎?請進來看看。謝謝妳。

妳了解中聯重科嗎?請進來看看。謝謝妳。

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是在原中國工程機械裝備制造龍頭企業長沙工程機械研究所的基礎上孵化出來的新型高科技上市公司,國家首批103創新試點企業之壹。公司註冊資本65,438+0,976,5438+0億元,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和制造。其混凝土機械產銷量居全球市場第壹,中大型塔式起重機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1,環衛機械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1,工程起重機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二。在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主辦的2009年中國機械500強評選中,中聯重科排名第34位,較2008年上升6位,居湖南機械企業之首[2]。2008年,公司年產值和銷售收入達243億元,員工2萬多人。

最新財務指標

主要指標(人民幣元)10-06-30每股收益1.1767每股凈資產7.3321每股資本公積2.6451每股未分配利潤3.2811凈資產收益率(%) 60

生產經營基地

中聯重科國內生產經營基地橫跨長沙、常德、益陽、上海、陜西、意大利米蘭,現已形成十壹大工業園區:中聯重科科技園、麓谷工業園、泉塘工業園、常德關西工業園、望城工業園、益陽沅江工業園、上海松江工業園、陜西華銀工業園、意大利CIFA工業園,總面積近300萬平方米。擁有世界壹流的超大型鋼結構廠房、現代化加工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線,擁有覆蓋全國、延伸海外的完整銷售網絡和強大的服務體系。公司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壹體化管理體系被德國萊茵T?v認證,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首家按照歐盟標準實施CE認證,並獲得俄羅斯GOST認證和韓國安全認證。

增長率

自成立以來,中聯重科以年均60%以上的速度發展,生產了13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主導產品和產品類別超過450多個品種,超過同行業任何國際知名企業。中聯重科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多個系列產品被授予中國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暢銷包括港澳在內的國內市場,並出口海外,深受用戶好評。中聯重科2008年全球工程機械排名17;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利潤排名第壹,滬深上市公司綜合業績位居前列;進入“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機械工業50強”;連續多年被評為“最具成長性”企業、最具影響力企業、全國用戶滿意企業;被評為中國機械工業現代管理進步示範企業;榮獲全國五壹勞動獎、全國十大自主創新能力、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等獎項和榮譽。

技術

中聯重科繼承了長沙工程機械研究所的技術優勢,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是中國工程機械協會八個專業分會會長兼秘書長單位,混凝土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科研技術研究很強,設計測試手段先進。先後完成重大科研項目670余項,制定(修訂)國家行業標準300余項。目前是187有效標準的制修訂歸口單位,行業技術覆蓋率超過75%。中聯重科先後完成了九五、十五、863計劃等90余項國家重大裝備研制、科技攻關項目和專項,被科技部確定為“十壹五”三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承擔單位。它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成員,每年約40%的銷售收入來自新產品開發。

生產線

在全球經濟壹體化趨勢下,中聯重科已形成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城市環衛機械、建築起重機械、路面施工及養護機械、基礎施工機械、土方機械、特種車輛、液壓元件、工程機械板材覆蓋件、消防設備、電梯產品、特種車軸等多個專業分支和子公司,正在打造國際工程機械精品集合,打造國際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成就

中聯重科從“科技產業化”到“產業科技產業化”的發展思路和模式,被科技部朱麗蘭、徐冠華兩位部長評價為科研院所和國企改革的成功典範,為傳統行業的院所和企業改革提供了新的成功經驗和深刻啟示。

編輯此段落的簡要歷史。

9月28日,1992,中聯重科前身長沙中聯工程機械工業公司成立。2000年,中聯重科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聯重科,代碼000157)a股在深交所上市。2001年度,中聯重科正式收購英國路捷保險公司,這是中國入世後國內企業首次成功收購國際知名企業。2002年,中聯重科債務收購湖南機床廠,開啟了企業重組兼並的“中聯重科模式”。2003年,長沙工程機械院、中聯重科、濮院集團、濮院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實現四方重組合並。行業內兩大強勢品牌——“中聯”和“濮院”齊頭並進,共同發展。2004年,中聯重科入選深證100指數成份股。同年7月,中聯重科以30.54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榜單第200位。2007年3月,中聯重科出資4億多元,采取壹攬子收購方式,包括土地、設備、建築物、長沙商業銀行股權、忠旺實業、陳中鋼鐵制造項目、特力液壓經營性資產、常德五菱結構廠、濮院工程機械總廠上海分廠、濮院集團專用車分廠等經營性資產,實現了集團整體上市。2008年3月,中聯重科重組收購陜西新皇宮,標誌著公司正式進入土方機械產品領域。2008年4月,中聯重科將湖南汽車車橋廠重組為本公司控股子公司。2008年6月,中聯重科攜手弘毅投資、高盛、文華基金收購全球三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之壹的意大利CIFA 60%股權,弘毅投資、高盛、文華基金出資10840萬歐元,另占CIFA 40%股權[3]。中聯重科2009年度業績預告公告。2009年,受益於市場需求的增加,主要產品的協同效應顯著。與2008年同期相比,公司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凈利潤達到23.55億元至26.68億元,同比增長50%至70%,基本每股收益約為65,438+0.40元至65,438+0.59元。同比增長率約為35.92% ~ 54.37%(基本每股收益按2008年總股本152,1萬股,2009年167,31萬股計算)。2月5日,長沙高新區2010經濟工作暨2009年企業總結表彰大會傳來好消息。中聯重科獲得“稅收先進企業、發明專利實施獎、自主品牌獎、企業標準化獎、國家技術創新平臺獎、引進優秀青年人才先進單位”等6個獎項。董事長詹純新獲得“自主創新效益貢獻獎”;、萬軍、何等公司高管獲評“優秀企業家”,何也獲評“優秀海外高層次人才”;劉誌軍、尹、曾陽被評為“傑出科技人才”。據悉,長沙高新區“壹區四園”2009年實現總收入6543.8+050億元,其中嶽麓山高新園區實現總收入752億元,均增長20%。以中聯重科為核心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強勁發展,有力推動了高新區產值的快速增長。2010年2月,中聯重科以1870元/股的發行價向中國殷鑒投資有限公司、弘毅投資產業壹期基金等9名股東發行2.98億股,共募集資金55.7億元,公司總股本增至1971億股[4

編輯本段中的品牌核心概念。

思想創造未來。

2009年4月10日,中聯重科正式推出公司品牌的核心理念——“思想構建未來”。同時,由著名導演孫周圍繞這壹核心理念執導的中聯重科電視廣告,將於每周六上午10: 05-10: 55、周日21: 40-22: 30在鳳凰衛視中文頻道《我的中國心》欄目播出。

謙遜的公司形象

穩健經營的中聯重科在公眾面前壹直保持著不張揚的企業形象,尤其是在品牌傳播方面。在經濟危機肆虐、行業景氣度尚未見底的情況下,中聯重科逆勢推出全新包裝形象,詮釋的“思造未來”壹時間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編輯此段國際化

CIFA供應鏈中國基地建成投產。

2009年6月5438+2月65438+7月下午,CIFA供應鏈中國基地在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正式建成投產。CIFA將其80年經驗的供應鏈體系植根於中國,“正宗”的歐洲品質混凝土機械產品將有更多機會投身於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這標誌著中聯重科在收購意大利CIFA後碩果累累,中聯重科的國際化進程又邁出了堅實的壹步。

全面優化CIFA的全球供應鏈體系

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已超過全球市場的35%,產能已占據全球的25%以上。然而,關鍵零部件的滯後發展制約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向強國行列邁進。中聯重科高級總裁、混凝土機械國際公司總經理張建國先生表示,作為工程機械世界級品牌,意大利CIFA擁有領先的技術水平和制造工藝。CIFA中國基地的建立將全面優化CIFA的全球供應鏈體系,降低全球采購和運營成本,提升CIFA產品的全球競爭力,實現CIFA先進制造技術向中國的輸出。CIFA中國基地將移植CIFA在歐洲的完整生產流程,完全按照CIFA的質量標準進行零部件的試制、生產和測試,並選擇優秀的供應商在中國合作,實現CIFA零部件的中國制造。在此基礎上,壹方面實現CIFA產品在中國的生產,提高CIFA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性價比;另壹方面,中國制造的零部件融入了CIFA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極大地提升了客戶價值。

價值

在CIFA供應鏈中國基地投產儀式上,CIFA R&D技術總監DavideCipolla對CIFA中國基地進行了詳細的現場講解。中聯重科魯谷園區的CIFA基地將由意大利團隊直接管理,將沿用整個CIFA意大利工廠管理模式。在向歐洲供應零部件的同時,CIFA產品將進行升級,以滿足中國市場高端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並為中國市場用戶提供最專業的檢測、維修和便捷的零部件支持。中聯重科強大的售後服務平臺也將為CIFA國內用戶創造更大的附加值。達維德還表示,未來中國基地制造的零部件將在意大利當地工廠組裝,以滿足歐洲和全球市場,實現全球市場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同時,中聯重科將以CIFA供應鏈為模板和標準,消化吸收歐洲先進的R&D、制造和管理經驗,逐步向中聯重科的產品鏈滲透和延伸,努力提升產品技術和制造裝配工藝水平,最終實現中聯重科的跨越式提升。據了解,中聯重科和CIFA之間的協同效應是顯著的。在2009年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CIFA仍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主要指標遠超國際同行。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StefanoMarcon先生指出,CIFA供應鏈中國基地的成功投產,是雙方更深層次的融合與協作。借助這壹平臺,CIFA產品將全面服務於中國施工建設,讓中國客戶無後顧之憂地享受CIFA高端產品帶來的快樂和價值,真正體驗到與世界零距離的高端品質和服務。

編輯這段技術革新

中聯重科作為國家級科研院所改制的企業,力求在制約公司和行業技術發展的難題上有所突破,探索和引領工程機械新技術的應用。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公司平均每三天就有壹款新產品誕生,每年申請專利200多項。

代表性新產品

2009年4月,國產第壹輛六臂50米泵車研制成功,隨後又相繼研制出52米、54米、56米六臂泵車,開創了國內最完整的六臂泵車系列[5]。

贏得榮譽

近年來,由於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成就,公司獲得了以下榮譽:1,2009年2月3日,中聯重科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第四批國家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試點單位。2.2009年6月7日165438+10月7日,在第三屆中國產學研合作(濱海)高峰論壇暨2009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上,中聯重科榮獲首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3.在2009年9月26日至9月23日於北京舉行的國際電工委員會機械安全與電氣技術委員會2009 IEC/TC44年會上,中聯重科代表中國代表團提交了混凝土機械電氣控制系統安全國際標準提案,該提案獲得通過,標誌著中國工業機械電氣系統國際標準化取得歷史性突破。

編輯本段企業願景——打造國際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信心

21世紀,經濟全球化浪潮來臨之際,中聯重科通過技術、市場、資本的紐帶,聯合行業骨幹企業,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大規模、高起點地推動和振興了中國機械裝備工業的科技進步。積極培育以高新技術為特征的核心競爭力,全面改造傳統工程機械行業,全面提升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整體實力,最終形成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和強勢品牌。

國際合作

同時,通過國際合作,使企業的技術、市場、資金與國際先進水平充分接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壹流企業。不僅總產量將躋身世界前五,而且50%以上的產品和銷售不在中國市場。

  • 上一篇: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介
  • 下一篇:如何做員工信息登記表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