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跌越買,資金流入港股ETF。
今年以來,港股總體呈下跌趨勢,恒生指數下跌29.11%,恒生科技指數下跌43.46%。多只跟蹤恒生指數、恒生科技股指數的ETF年內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也有所下降,但其基金份額保持上升,整體呈現“跌多買多”的趨勢。
具體來看,多只跟蹤恒生指數的ETF年內凈值下跌約20%,但基金整體份額持續增長。如華夏恒生ETF年內凈值跌幅超過20%,份額增加565438+7600萬份,份額變動率53.78%,年內凈流入近60億元。
也有很多跟蹤恒生科技股指數的ETF,其凈值在壹年內減少了約37%,而基金份額增加了兩倍多。如華夏恒生ETF年內凈值下跌37.92%,份額增加654.38+069.03億份,份額變動率205.79%,年內資金凈流入超過93億元;規模相對較小的博時恒生科技ETF和大成恒生科技ETF份額變動率分別為273.14%和246.04%,分別凈流入5.5億元和9.26億元。
尤其值得註意的是,今年以來港股醫藥板塊走勢低迷,但相關ETF份額卻有所上升。如博時恒生醫療ETF年內凈值下跌32.82%,份額增加93.02億份,份額變動率達739.53%,年內資金凈流入超過48億元。
港股等待催化劑
對於近期港股市場整體表現低迷,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市場與海外市場波動密切相關,未來需要關註相關催化劑事件。在目前的水平上,上漲的風險大於下跌的風險。
恒生前海港股通混合基金經理邢成表示,港股近期調整幅度較大,主要是加息的擔憂和海外市場表現的擾動。美國強勁的非農部門超出市場預期,增加了美聯儲再次大幅加息的概率。港股整體投資偏好有所收斂,避險情緒增強。在相關因素邊際改善之前,預計港股市場短期內可能處於持續盤整狀態。
他表示,下壹個重要的觀察點或未來加息後美聯儲的態度是否會轉向邊際,將影響第四季度海外資金的流向,進而影響香港市場的定價。
大成恒生科技ETF基金經理冉近日表示,自9月19以來,恒生科技指數持續維持下跌態勢,期間指數創下2020年以來新低。相應的,納斯達克指數和a股創業板指數也出現壹定程度的下跌。他認為,目前水平的上漲空間大於下跌風險,建議投資者關註潛在催化劑。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認為,由於烏克蘭局勢和美聯儲加息的影響,港股在第三季度普遍呈現下跌趨勢。目前估值處於歷史相對低位,市場頗具吸引力。展望第四季度,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國的通脹壓力將較上壹季度有所減弱。穩定國內增長的措施將逐步實施,預計房地產銷售將逐月增長。考慮到房地產行業下遊產業鏈長,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明顯;並且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消費會逐漸恢復正常;鑒於目前積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宏觀經濟有可能企穩回升。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認為,四季度公司業績有望環比改善,港股整體估值較低,金融、地產、汽車、互聯網、醫藥、地產後周期等板塊存在良好機會,港股機會大於風險。
海通證券策略團隊認為,港股見底需要等待a股和美股企穩。對於a股來說,國內經濟基本面是重點,房地產是重要因素之壹。隨著保交樓、穩增長政策的落實,有望催化a股市場再次開啟新壹輪上漲,從而對港股形成正向拉動作用。
不過,該團隊也指出,尚不清楚美股何時見底。NBER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在今年7月進入技術性衰退。根據歷史規律,美股在美國經濟衰退中後期觸底,因此預計美股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初觸底,這意味著美股仍可能對港股產生負面影響。由於美股很難見底,港股可能要等底部企穩,但考慮到港股已經處於底部區域,對港股沒有必要過度悲觀。
想實時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請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