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華菱星馬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華神建材與吉利商用車集團正式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轉讓完成後,吉利商用車集團將持有公司15.24%的股權為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由馬鞍山市人民政府變更為李書福。公告顯示,本次交易標的股份轉讓價格最終確認為人民幣5.14元/股,轉讓總價為人民幣4.35億元。
事實上,今年4月29日,華菱星馬發布公告稱,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馬鞍山華神建材工業有限公司擬以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公司全部股份時,在該公開征集期內,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意向受讓方,確實向星馬集團提交了意向書及相關申請材料,並支付了3000萬元的認購意向金。
雖然此後吉利接受華菱星馬的職務並未向外界過多透露,但7月初在馬鞍山汽車公社實地考察時,該消息得到了華菱星馬內部人士的證實。無論如何,對於吉利汽車或華菱星馬而言,雙方簽署轉讓協議顯然是互利共贏的最佳解決方案。
要知道,目前中國的商用車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占全球銷量的壹半。2019年銷量達到436萬輛。乘用車市場難過的時候,有1.9%的增長。換句話說,隨著中國經濟的良好發展,特別是在後疫情時期,通過擴大內需來刺激經濟和新基礎設施的需求,商用車市場的前景具有巨大的潛力。
另壹方面,吉利商用車部門,雖然通過收購東風南充成為了長途商用車品牌,但長途商用車新能源方向,包括純電、甲醇、氫燃料等,都可以阻礙,這勢必使得吉利商用車在短時間內對東風、解放、江淮、重汽等企業形成制約太難,而這種傳統商用車市場又不會衰落。
而且結合此前媒體報道,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定下了“2020年實現商用車年銷量25萬輛”的目標。在這樣的前提下,長途商用車過多涉足新能源技術導致的產銷量低下,以及R&D前期的過度投入,都將成為吉利汽車拓展商用車板塊的障礙。
因此,對於吉利來說,通過收購成熟的商用車公司,接手或引進產品,是促進商用車快速持續發展的絕佳途徑。
或許從實際的市場份額和實地考察,不難得出壹個結論,華菱星馬在中國整個商用車市場並不是領頭羊。尤其是在北方市場,華菱星馬的產品在解放等車企的掣肘下更是無可奈何。
好在相比傳統的輕中型卡車領域,華菱星馬在油罐車和專用車底盤上的市場份額更大,至少可以在壹定程度上為吉利提供開拓商用車市場的必要經驗。同時,深耕動力總成多年的華菱星馬已經擁有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變速器、車橋等較為完整的產品體系。
毫無疑問,直接收購華菱星馬將及時消除吉利在傳統商用車領域的短板。
反觀華菱星馬,由於受限於南方市場和特定商用車領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華菱星馬近年來經營狀況不佳。財務數據顯示,華菱星馬今年壹季度虧損約1.1億元。根據華菱星馬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0年上半年虧損8000萬元至6543.8+0億元。
即使對於虧損的原因,華菱星馬也聲稱是產品市場價格的持續降低導致公司銷售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同比減少。此外,由於華菱星馬的控股方不再由馬鞍山市人民政府持有,華菱星馬過去依靠政府獲得大訂單的機會可能會減弱。
綜合來看,隨著國內重卡和專用車行業競爭的進壹步加劇,還在苦苦支撐的華菱星馬,確實需要壹個有強大資本實力和管理手段的強勢企業來支撐。本次股權變更能否產生促進公司轉型和戰略聯盟、突出主營業務發展、促進汽車產業整合、提升市場競爭力等效果,有待雙方未來的優化調整來判斷。
文/曹家棟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壹句話評論”關註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訪問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