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基金公司:把辛苦賺來的錢交給基金公司代為投資理財。當然,妳首先要謹慎選擇壹家值得信賴的基金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是否規範、管理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基金持有人委托的資產能否保值增值。因此,選擇合適的基金管理公司是投資者投資基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目前國內成立的67家基金公司,哪家最值得信賴?
“首先,規範的管理和運作是基金管理公司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是基金資產安全的基本保障。判斷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運作是否規範,可以參考以下因素:壹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否規範合理,包括股權結構的分權程度、獨立董事的設置和地位等。二是基金管理公司對旗下基金的管理、運作及相關信息披露是否全面、準確、及時。第三,基金管理公司是否存在明顯的違法違規行為。
其次,基金管理公司歷年的經營業績是投資者的重要參考因素。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可以通過旗下基金的凈值增長和歷年分紅來體現。由於每只基金的成立時間不同,其累計凈值增長必然會有所不同,投資者可以以特定時期的基金凈值增長作為判斷依據。
再次,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場形象以及對投資者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也是投資者選擇基金管理公司時參考的因素。還要考慮到相關費用、申購贖回的便利性、基金管理公司的服務質量等諸多因素。
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基金管理公司。
1.公司股東的實力和重要性是基金公司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資金背景深厚、實力雄厚的股東,可以給基金公司更好的運作和發展平臺。
2.優秀穩定的投研團隊是基金公司獲得良好投資業績的保障。看基金公司產品線是否豐富;看投研團隊是否經歷過熊牛市的完整考驗。
3.關註基金業績的持續性。不能只看壹家公司某個產品的短期表現,還要綜合考察該公司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表現。基金的“業績突出”並不能證明公司的實力,但旗下基金整體業績優秀的公司更值得信賴。
但是,畢竟我們買的是基金,不是基金公司的名聲。我們選擇公司是為了讓我們買的基金能夠盈利,這比買其他公司的基金要多。所以選擇基金公司,其實就是選擇業績優秀的基金。因此,選擇基金公司也是如此
4.04
不宜過分強調,花費過多精力,來回猶豫。
根據大多數市民的意見,目前看好的基金公司有華夏、易方達、嘉實、博時、銀華、華南和國泰。但是,也要動態觀察基金公司。不能說成立早,管理大資產的公司就壹定比成立晚的黃金公司好。比如華商金公司成立於2005-12-20,管理的資產規模並不大,但在2010年,旗下的“華商盛世成長”基金獲得了所有基金的第壹名。寶盈基金公司成立於2001-05-18,2010整體表現較差。
(2)選擇基金產品
聯合證券研究所基金行業研究員、基金交易網首席基金分析師、基金專家任桐表示,“雖然歷史不會簡單重復,雖然過去的業績不壹定反映未來,但歷史業績永遠是我們識別基金的出發點。就像屢遭詬病的考試成績,雖然不合理,但仍然是區分的主要標準之壹。基金過去的業績就是基金的成績單。先從這裏開始判斷基金的投資價值。
基金業績可分為絕對業績和相對業績。所謂絕對業績,就是看基金是否給投資者帶來了大於零的回報,即基金是否為投資者賺到了真金白銀。所謂相對業績,是指基金的收益是否超過壹定標準。比較的標準可以是基礎市場的表現,也可以是同類型的所有可比基金,可以用絕對表現來衡量,也可以用相對表現來衡量。這兩種方法適合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如果把所有投資者分為保守型、防禦型、穩健型、成長型、積極型五種類型,那麽保守型和防禦型投資者都會非常在意基金投資能否給他們帶來正收益,因為負收益是他們無法忍受的。由於後三類投資者在國內占據主要地位,相對業績可以作為基金評價的主要依據。
考察基金的業績,大部分專家和基民認為應該主要看其長期表現。比如兩年、三年、五年以及成立至今。這壹觀點遭到了其他投資者的質疑和反對。因為基金的業績是不斷變化的,“過去的業績不代表未來。”有些壹年排名前10的基金,往往第二年就在所有基金的末尾。近年來,這樣的事情壹再發生。市民王先生表示,可以先從所有基金中選出3月份排名前50的基金,然後刪除這半年50以外的基金,再依次刪除今年1年和3年50以外的基金,最後剩下的再考慮買入。他認為這是實戰中比較靠譜的選擇。
在選擇基金之前,要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之相匹配的基金。理財師表示,每個投資者的資金實力、投資期限、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對投資收益的預期都是不同的,確定合適的基金類型是選擇基金的第壹步。想獲得高收益的投資者可以考慮長期投資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當然也面臨著較高的風險;對於短期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建議考慮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壹般來說,高風險投資的回報潛力也高。但如果對市場短期波動比較敏感,可以考慮投資壹些風險較低、價格較為穩定的基金。如果妳的投資取向比較進取,不介意市場的短期波動,想要賺取更高的收益,那麽壹些風險較高的基金可能會滿足妳的需求。如果沒有任何風險承受能力,只能買貨幣基金和少量債券基金。
基金產品的選擇要結合宏觀經濟和股市情況。宏觀經濟增長前景長期向好,同時在低通脹背景下,股市估值具備堅實基礎。現階段,偏股型基金應該是基金投資者較好的選擇。
“誰來管理基金?基金經理掌握著基金的投資大權,決定買賣什麽,什麽時候買賣,直接影響基金的業績。作為壹個明智的投資者,在買基金之前,妳應該知道基金經理是誰,任職多久。有三種管理基金的方法。第壹種是單壹管理人,即基金的投資決策由基金經理單獨決定。第二種是管理團隊型,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投資經理做出相同的決策。第三種是多個管理人,每個管理人負責管理壹部分基金資產。
除了“基金經理是誰”,同樣重要的是要知道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的時間有多長。如果投資者面對壹只過往業績突出的基金,需要確認創造該基金過往業績的基金經理是否還在,才決定買入。如果妳無法在兩只同樣優秀的基金中做出選擇,不妨選擇基金經理在任時間較長的那只。
為了選擇壹只好的基金,當然首先要了解基金,閱讀基金招募說明書是最好的辦法。但是,招股說明書篇幅長,讀起來費時費力。對此,銀河證券資深分析師、著名基金專家王群航告訴我們:“了解壹只基金,要看它的招數。
招募說明書,”“妳買壹個基金,妳想了解壹個產品,妳怎麽做?妳看,招股說明書是它的法律文件,是它的原文。妳看其他的東西,特別是我看過很多研究報告,裏面包含了壹些主觀的成分,或者他對這個產品感興趣,或者
4.05
他對市場的理解有失偏頗。這個時候,它的報告可能會誤導投資者。所以,我建議妳壹定要看原文。原文不是天書,也沒那麽難。我想妳應該能看懂,除非有壹些它選股和數學模型的例子,妳可以忽略。但更多的是思路和方法的描述,大家可以好好看看這壹塊。"
為了分散風險,必須在基金選擇上進行合理的組合和配置,力求“風險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溫州商報》2011-07-05發表的《實現基金資產配置的五個步驟》壹文值得參考:
“生產配置是壹種投資理念,壹種投資技巧,壹種投資藝術..壹般來說,資產配置的簡要投資方法是,投資者首先決定自己的理財目標、投資收益率和風險屬性。然後在不同的時間點或時間段,將資產按比例投資於三大類金融資產:貨幣、股票、債券。在實踐中,壹般采用貨幣基金、股票基金、債券基金來替代上述三種金融資產,以達到投資的目標收益率,降低投資風險,保持適當的流動性。這可以通過以下五個步驟來實現:
第壹步:確認財務目標。
第二步:確定主要資產的配置比例。根據自身特點、財務狀況和收益預期,並根據上述因素的變化調整資產配置。綜合考慮以下五個因素,形成不同的資產配置比例。如果年齡較大,不妨多投資壹些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如果資產規模較大,收益預期較好,可以進行更積極的投資。如果投資期限較長,不妨多做股權投資;如果是做空,就需要穩健投資。風險承受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妳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除了科學的測試問卷,還有壹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參考:如果做出投資決策後,晚上難以入眠,那就是超出了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是不壹樣的,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如果宏觀經濟和證券市場向好,可以適當多做壹些積極的投資;相反,它需要穩定的投資。
第三步:根據理財目標應用合適的投資方法。定比例投資法:定期檢討和調整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維持大類資產原有的配置比例。定期定投法:在固定期限內投入固定金額,旨在降低整體投資成本,在長期過程中獲得穩健回報,適合積累養老或教育資金。金字塔投資法:壹種逐步建倉的投資方法。價格越高,投資金額越小,旨在控制投資風險,避免高位投資。核心衛星投資定律:核心部分投資比例顯著,穩定性第壹;衛星投資比例小,靈活性第壹。
第四步:選擇理財產品。主要有三點:術語匹配;風格互補;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有不同的選擇。
第五步:定期回顧和調整計劃。市場環境有明顯變化嗎?投資收益是否符合預期?原有的投資產品有什麽新的變化嗎?有什麽新的替代產品值得選擇嗎?理財目標變了嗎?這些都需要定期檢查,動態調整。"
Caijing.com發表的《關註資產配置,分散基金投資風險》壹文,對投資者的國際化經營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
“如果選擇風險較低的債券基金或貨幣基金,收益相對較低;如果選擇收益相對較高的股票型基金,可能會在股市低迷時面臨損失。針對這類投資問題,易方達基金近期在全國開展了“重申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的投資者教育活動,強調風險與收益的匹配,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獲取更穩定的收益。所謂“資產配置”,是指在壹個投資組合中,如何選擇資產的類別,確定其比例的過程。通常,追求高收益意味著承擔高風險。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需要從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出發,綜合衡量自身的風險收益需求和不同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選擇相應的資產配置方案。易方達基金推薦投資者使用兩種常見的資產配置方法:壹種是“生命周期配置法”。生命周期是按照投資者的年齡來劃分的,其邏輯是:年齡越大,投資期限越短,就越不應該承擔風險,為了追求穩定的配置,風險資產的比例會趨於下降;相反,妳可以更激進壹些,配置風險更大的資產。二是“核心和衛星配置法”。投資者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尋找可能幫助自己實現目標的投資工具,並給予較高的配置比例,這就是“核心資產”;在確定核心資產後,從投資品種“互補”或“增強”的角度出發,以相對較低的比例配置“衛星資產”,形成投資組合。易方達提醒投資者,無論是“生命周期配置法”還是“核心與衛星配置法”,都揭示了同壹個道理,即投資基金必須有“完整性”和“主次性”
4.06
資產配置的概念是壹個計劃,不是隨便買壹堆。只有對資產進行規劃和配置,才能分散投資風險,獲得投資收益。"
績效基金差怎麽處理?民族證券基金分析師李源表示,“基金公司將長期持有作為投資者教育的核心內容,試圖降低投資者的換手頻率,但長期投資絕不等於簡單持有。持有這類股票的基金產品可能會受到拖累,投資者可以考慮贖回,等待調整結束後再購買優質基金。"
新基金頻繁,可以買剛發行的新基金嗎?
1.新基金成立後有三個月左右的封閉期,期間不能申購贖回。在股市上漲的情況下,不可能有任何收益。
在股市上漲過程中,老基金的單位凈值會比新基金漲得快。
2.新基金沒有過去的業績可以考察,未來表現如何也不好說。壹位基金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帶著無限的憧憬或無知去追捧新基金是非常危險的。基金不是發財的工具。在對市場壹無所知的情況下沖動入市,忽視了背後潛伏的虧損風險,是不明智的。
該不該買新基金?如何做出選擇?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基金經理是否具有長期從事證券投資或基金管理的經驗?
2)基金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表現如何?
3)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是否與投資組合壹致。
4)基金公司是否關註投資者的利益?
應該買多少基金?買少了很難組合配置,買多了也不方便管理。壹般來說5-6個比較好。比如有3-4只股票和混合,1只債券和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