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為Suning.cn資本,由江蘇省和南京市國資牽頭。參會企業包括:阿裏巴巴、小米科技、海爾、美的、TCL等科技和家電巨頭。業內分析,若以每股均價5.59元計算,上述轉讓方將借助本次交易獲得約88億元。這意味著無論是張還是的老股東都可以套現壹大筆錢。然而,令人擔憂的是,也將從張時代進入“無實際控制人”時代。
平心而論,2020年之前,蘇寧易購的業績還是很不錯的。作為傳統家電巨頭,蘇寧電器在擊敗國美後開始布局電商業務。經過壹些坎坷和失敗,Suning.cn也取得了壹些好成績。
2017年,Suning.cn憑借1879億元的營業收入,以26.48%的增長率入選世界500強榜單。2018和2019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30.35%和9.91%。但到了2020年,由於疫情突然爆發,人們的消費需求受到影響,蘇寧易購營業收入出現負增長,營業收入2523億元。
從Suning.cn 2020年年報來看,主要問題在於兩個方面:壹是流動性不足,資金鏈隨時有斷裂的風險。流動負債高達1246.02億元,占全部負債的9.213%,流動資產只有1074.84億元,小於流動負債,所以流動比率遠遠超過警戒線。這意味著蘇寧易購的短期流動資產不足以償還其到期的流動負債。Suning.cn面臨短期債務違約的風險。
另壹方面,負債率過高。據蘇寧易購2020年年報顯示,雖然Suning.cn 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2523億元,但負債達到6543.8+0352.43億元,資產僅為2654.38+020.7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63.77%。如果去掉,其無形資產為654.38+038。
那麽,曾經名列世界500強的Suning.cn是如何陷入這種境地的呢?壹是蘇寧cn逆市瘋狂擴張。Suning.cn的創始人張癡迷於線下零售店。早在2018,他就斥資48億元收購了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要知道家樂福負債累累,奄奄壹息。結果家樂福成功套現。
於是,蘇寧小店應運而生,最高峰時全國有8000多家。重資產的蘇寧小店沒有給母公司帶來任何業績,還拖累了傳統業務。張不得不將蘇寧電器從上市公司剝離。
其次,Suning.cn還沒有完全發展其在線業務。按照張的說法,我在網上努力了很多年,但是壹無所獲。近年來,B2C的市場蛋糕被阿裏巴巴和JD.COM瓜分,蘇寧只有可憐的5.5%的市場份額。事實上,表面上看,Suning.cn是壹個“線上+線下”的平臺,但它的主戰場永遠在線下。由於Suning.cn專註於線下家電賣場或超市,蘇寧的線上發展自然處於停滯狀態。如果線下發展受阻,線上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第三,張這些年做了太多“燒錢”的事情。張斥巨資入股中超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同時將目光投向歐洲。為了獲得西甲2015 -2020賽季、英超2019-2022賽季、德甲2018-2023賽季的版權,張不惜砸下2.5億歐元、50億元人民幣、25億元人民幣。
張喜歡國際米蘭,所以他花了20億元去意大利買了70%的股份。據說“蘇寧系”在執掌國足米蘭的幾年間,燒掉了約50億。然而,大量投資體育只會加速蘇寧易購流動資金的枯竭,而不會給Suning.cn帶來任何投資回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張主動辭去董事長也是壹件好事,因為的江蘇欣欣零售創新基金二期的股東要麽是電商巨頭,要麽是家電巨頭,比如阿裏、小米、美的、海爾。未來,阿裏可以為Suning.cn進壹步打開電商的銷售空間,而美的、海爾、小米等股東可以給Suning.cn他們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線下銷售渠道。這壹次,在“斷臂求生”之後,Suning.cn可能會有新的轉機。然而,作為的創始人,張的時代即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