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業傳奇
最近發布了兩份榜單,壹份是剛剛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另壹個是早前發布的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壹起看挺有意思的,有些地方看不懂。
按照普通人的常識,要成為富人,企業要大,企業越大,老板的財富越多;另壹方面,巨頭企業,或者說民營企業,應該是有錢的。
但事實與常識有些出入。
根據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065438+2009年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的企業正好有20家,位列前20。
這些企業很多都是知名企業,其創始人也是經常在各種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超級富豪,如恒大的許家印、碧桂園的楊,都曾是中國首富。
但也有壹些企業,沒有人上富豪榜,或者上了榜的人財富很少。
比如萬科,20多年來壹直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之壹,2019年營業收入近3700億元,無壹人上榜;聯想控股營業收入近3900億元,僅楊壹人就以40億元財富上榜。他是聯想集團的董事長。浙江恒逸集團營業收入2152億元,邱建林等三位上榜者財富僅為710億元。
這三家公司,要麽沒人上榜,要麽上榜者的財富不到6543.8+00億元,這似乎與企業的規模不相稱。
還有很多巨無霸公司,上榜的人財富都不高。
最典型的就是民營企業500強排名第壹的華為。其營業收入高達8588億元,僅有1人上榜,財富18億元。
江蘇中南控股集團營業收入2800多億,陳錦石家族財富只有6543.8+04億元;浙江青山控股集團營業收入2600多億元,有4人上榜,最高的祥光達到215億元,另外3人,1人58億元,另外2人20多億元;福建陽光龍井集團林騰蛟的財富為6543.8+05億元。
上述7家企業在民營企業500強中排名在前20名之內,但其財富在百富榜中均在300名以上。
妳可以看看這些企業,有些相當分散,比如華為、萬科、聯想控股等。,而且個股數量不多;有的沒有上市,這樣的企業很多,比如陽光龍井,青山控股,中南控股。有的企業兩者都有,比如華為。
不上市,財富很難爆發式增長。再加上股權分散,老板能體現的財富更少。
另外,從這些企業所處的行業可以看出,除了萬科和華為容易受到追捧外,其他企業大多屬於傳統行業,如青山控股是鋼鐵行業,中南控股是建築行業,浙江恒益是化纖行業,陽光龍井是多元化企業。
聯想其實是個例外。是國內最老牌的IT企業,但近年來飽受詬病。人們認為,其長達數十年的“貿易技術”戰略使其成為組裝電腦的貿易企業。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但上市公司市值不高。在港交所上市的聯想控股和聯想集團兩家公司市值分別為258.24億港元和598.34億港元,總市值僅740億元。
然而,聯想最大股東之壹泛海的創始人盧誌強擁有620億元的財富。
蘇寧的張和國際的王財富都不少,都超過6543.8+000億元,但在富豪榜上只排30多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上,蘇寧和鄭偉分列二、二位,營業收入分別超過6400億元和6654.38+000億元。與企業規模相對應,他們的財富並不高。
與這些大企業相反的是,有些企業規模不大,但很有錢。
比如被視為寶藏榜榜首的超級富豪中,漢森制藥的鐘慧娟、誌飛生物的姜仁生、邁瑞醫療的徐航和李希庭、恒瑞醫藥的孫飄揚、愛爾眼科的邦辰等,個人財富都超過了654.38+000億元,但他們的部分企業並沒有超過654.38+000億元,如漢森制藥、愛爾眼科,誌飛生物剛剛突破654.33。
連續多年的營業收入剛剛超過300億元,黃征的財富已經達到2200億元。
更誇張的是,這兩家公司,壹家是農夫山泉,壹家是萬泰生物。兩家上市公司的總營業收入不到250億元,但鐘睒睒的財富是3650億元。另壹個是海天葉巍,營業收入不足200億元,卻有27人上榜富豪,與阿裏壹起成為上榜人數最多的企業,其中龐康財富達到6543.8+095億元。
大企業,沒有大財富;小企業有錢。妳怎麽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