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總部位於中國杭州,擁有南北兩大生產基地。2009年6月5438+10月,為擴大產能,公司在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能源工業園建設了年產1萬千瓦的大型兆瓦級風力發電設備研發生產基地。
220多名R&D和工程技術人員。其中,2名專家、22名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技術骨幹在丹麥、德國接受過風電技術專業培訓,具有較強的R&D創新能力和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他們擁有豐富的產品開發、優化、建設、運營和維護經驗,能夠提供完整的工程解決方案,最大限度地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早在1970,公司就致力於風機的研發,培養了壹支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團隊。2001,大雲風電工程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和2006年,公司兩次增資擴股,為壯大公司經濟實力,適應風電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立足於國內巨大的風能市場,依托公司的產品、技術和人才優勢,逐步完成國產化、產業化、規模化的既定目標。為人類提供清潔的綠色電力,水清天藍也是自然的。
發展清潔綠色的電能是壹個國家生態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為人類獻上清潔的綠色電力,還自然碧水藍天”不僅符合國家倡導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也是企業立足當前、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讓天更藍,水更綠,讓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人們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是我們共同的期待和責任。為此,大雲人民將努力工作,開拓進取,把這項偉大的事業發揚光大!
公司秉承“為人類提供清潔綠色電力,還自然碧水藍天”的使命,以誠信、創新、合作、共贏為經營理念,努力打造民族風電品牌,以高品質的產品和技術服務成為客戶的首選品牌。乘風而行,順勢而為,總會成功。
以信為本,與人為善,積善成德。
在做事上,大雲人崇尚腳踏實地,大膽實踐,勇於創新,抓住風電大發展的歷史機遇,乘風而行,順勢而為,為改變中國能源結構和中國能源安全做出貢獻;做人,大雲主張以信為本,信守承諾,同時主張善待他人,善待員工,善待客戶,善待壹切與大雲合作的單位和個人。以“信”和“善”作為企業的基礎資本,以“順勢而為”的積極進取精神,再創大雲風電產業輝煌!做優、做強、做好、做長遠。
這不僅是大雲的總體發展目標,也是大雲最終成為壹流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前提。
要優秀,就是要在提高人均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上力爭領先;
做強是提高綜合競爭力和產品盈利能力;
做得好是為了夯實公司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和物質基礎;
長期做下去,是為了讓公司的壽命遠遠長於產品的設計壽命,打造百年基業。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第壹臺18kW風力發電機組研制成功,填補了我國中型風力發電機組研究的空白,獲得浙江省舟山市科技成果壹等獎。
1983 40kW風機獲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1987 30kW風機獲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1987 20kW風機獲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1988 75W風機獲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1989研制的風力發電機尼龍葉片通過部級鑒定;
1990 30kW風機通過部級鑒定;
1992中歐陳達島分散式能源系統——風力發電機和柴油發電機聯合供電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7 4月200kW風機通過國家技術成果鑒定;
1998,200kW風機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8月,北麂島風柴儲系統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0年6月,250kW風機獲汕頭市科技進步壹等獎,廣東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1600 kw風力發電機組在科技部九五計劃中完成。
2004年,科技部“十五”重點項目——750KW風力發電機組產業化完成;
2005年,750KW風力發電機組獲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1.5MW風機已通過省發改委申報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化項目通過專家評審,被國家列為首批指令性示範項目;
1984以來,在中外科技期刊上發表風力發電論文100多篇;編寫出版壹部風機控制技術專著,參與出版壹部風電場工程技術手冊專著;
“十壹五”期間承擔的科研項目:
國家發改委“1.5MW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組高技術產業化示範項目”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雙饋變速恒頻1.5-2.5MW風力發電機的研制”
國家863計劃項目“1.5MW風力發電機智能控制技術及在線監測技術”
國家863計劃項目“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獨立變槳技術”
浙江省重大科技項目“沿海及海島風力發電設備開發與示範”
浙江省重大科技項目“1.5MW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組國產化關鍵技術”
浙江省重大科技項目“2.5MW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組國產化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