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翹公司的“家族血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壹條循環的經濟鏈。王翹的母公司是南寧糖業,南寧最大的制糖企業。壓榨幹甘蔗汁後,南塘將漂白蔗渣送到王翹公司。在王翹的紙漿模塑產品生產線上,成堆的蔗渣變廢為寶,成為方便面碗、超市托盤、紙碗等壹次性可降解餐具。現在,公司年產值近4000萬元,90%以上的產品銷往歐美,很受歡迎。"廣西市場上90%的餐巾紙是由蔗渣漿制成的."在南寧的鄰市來賓市,當地的東唐集團也想出了甘蔗渣的主意。企業瞄準市場價值高的中高檔文化用紙,規劃建設年產30萬噸蔗渣造紙項目。目前,年產9.8萬噸中高檔文化用紙的壹期工程已投入試運行。來賓市經委副主任宋雲給記者算了壹筆賬“甘蔗”:100噸甘蔗可產生23噸固體渣。除去20%的短纖維後,還有65,438+08噸蔗渣用於造紙,剩下的5噸不能造紙,扔進鍋爐可以做燃料。按照4噸蔗渣與1噸紙的比例,東塘紙業公司現在消耗蔗渣40萬噸,近65438+萬噸紙。以每噸6000元的紙價計算,年產值可達6億元。
“糖業循環經濟帶動了農民增收”,宋雲繼續“計算”。東糖集團年產糖654.38+0.3萬噸,占來賓全市壹半,每年從當地蔗農手中收購甘蔗近600萬噸。宋雲說,去年甘蔗的保護價是每噸270元,市場上1噸糖的價格每上漲100元,企業就返還5元錢給蔗農,企業和農民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利益相關者。宋雲粗略估算了壹下,壹個東糖集團就帶動了654.38+0萬農戶受益。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介紹,廣西以制糖為主的優勢特色產業規模日益壯大,循環經濟鏈條不斷延伸。蔗渣造紙、糖蜜生產氨基酸、單細胞蛋白、酒精、提取丙酮等有機物、汙泥過濾生產復合肥等綜合利用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制糖成本比國內其他主要產糖區低300元左右。到2012年,廣西食糖產量將超過10萬噸。到2020年,這裏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食糖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