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分類,中國證券業的主要業務包括投資銀行業務、經紀業務、金融產品銷售、投資咨詢、資產管理和利息收入。2022Q1-Q3中國證券業實現營業收入3042.42億元。其中,代理買賣證券收入約為877.11億元,占比28.83%,為行業最大業務板塊。其次是自營業務和利息收入占比分別約為18.42%和15.56%。投行相關業務收入約為654.38+0253.48億元,占收入的654.38+04.66%。
行業加速理財業務轉型
按照中國證券業協會的分類,中國證券業的主營業務可分為三大部分:理財業務、投行業務和自營業務。其中,財富管理業務主要包括經濟業務、投資咨詢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和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業務。
2019-2022Q1-Q3中國證券業財富管理業務占行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2.8%、37.4%、41.4%和52.8%,提升了約20個百分點,反映了中國證券業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的不斷努力。
從托管證券市值來看,中國證券公司托管證券市值從2017到2021整體呈上升趨勢。2021年,中國證券公司托管證券市值為72.54萬億元,較2017年的40.33萬億元增長79.87%。
2022年,行業投行業務占比下降。
投行方面,2017-2022年中國證券業投行收入占比總體保持波動。2022Q1-Q3,中國證券業投行業務收入占比14.66%,較2021的25.23%下降10.5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升級,股票發行市場遇冷。
中信證券理財業務占比上升
中信證券的規模和業務模式在國內證券行業具有代表性。從中信證券的業務占比來看,中信證券2017-2022H1的理財業務(包括證券經紀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占比總體呈上升趨勢,2022H1的占比約為41.18%,高於2018%。此外,中信證券自營業務占比也穩步上升,從2017年的16.34%上升到2022H1年的29.85%。投行業務占比總體呈下降趨勢。
有關該行業的更多研究和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證券行業發展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