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五局成長於改革開放的市場化進程中。隨著1978“改革開放”方針的正式確立,五局人以全新的競爭主體角色迅速投身市場經濟大潮,積極推進調整內部組織結構、搶占國內外市場、探索多元化經營等多項措施,先後建成了湖南平和堂商業大廈、貴陽花果園立交橋、桂林兩江國際機場等壹大批精品工程。但在過渡的過程中,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從九五後期開始,五局壹度陷入生存困境。
中建五局崛起於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近十年。2003年以來,五局沿著“樹立信心、制定戰略、使用幹部、抓落實、培育文化”的“十五字路線圖”,通過每年壹次的主題年活動,推動“強心換血、移山”,使企業煥發了生機,實現了從困難到新生的跨越式發展。
截至2012年末,中建五局主營房屋建築、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投資三大業務板塊,年經營規模超過6543.8+000億元,位列全國企業前五強、湖南省企業前八強。近十年來,四次榮獲“全國五壹勞動獎狀”,三次榮獲“中國最具成長性企業”。獲得國家級企業榮譽100余項,省部級企業榮譽300余項,魯班獎等國家級工程獎100余項,省部級優質工程獎600余項。李長春、賀國強、張德江、王兆國等黨和國家* * *批示,中宣部撰寫專題文章,通知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九大中央主流媒體對“中建五局現象”進行系統宣傳。
中建五局立足湖南大地,轉戰南北,逐鹿海內外,高質量、高速度建設了柳州王迪大廈、長沙大雲廣場、濟南奧體中心、福州海峽會展中心、長沙營盤路年家湖隧道、長沙大河西交通樞紐、重慶中梁山隧道、雀兒山隧道、張家界天門山索道、哈大高鐵、石烏高鐵、阿爾及利亞南北公路、剛果(布)1號國道。
中建五局在發揮建築業務傳統優勢的同時,積極順應國家“轉方式求發展”的要求,通過大力發展房地產和投資業務,創新經營模式,推動企業轉型升級。2012年,五局房地產投資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綜合投資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總投資約600億元。特別是株洲神農城、湘潭田陽湖、長沙梅溪湖、濟南長青湖等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的運營,使中建五局實現了從“造樓”到“造城”的新跨越。
中建五局在發展生產、提升企業硬實力的同時,堅持加強文化建設,提升企業軟實力。近年來,中建五局根據局情,吸取中華文化、湖湘文化、中建文化的精華,形成了“以信為本、以和為貴”的主流文化。2008年“信-和”主流文化獲“第十五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壹等獎”,2010,中建五局。這些文化成果和精神財富,為中建五局實現可持續發展、打造百年基業提供了內在動力和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