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尼加拉瓜大運河當地時間22日在尼加拉瓜裏瓦斯開工建設。尼加拉瓜大運河總投資達500億美元。中國壹號有限公司擁有尼加拉瓜運河及其他潛在項目100年的獨家規劃、設計、運營和管理權;據有關權威資料記載,尼加拉瓜大運河的面貌是這樣描述的:運河線路從加勒比海壹側的塔戈爾橋(Pont Japan River)開始,沿都樂河進入尼加拉瓜湖,然後到達太平洋沿岸的布裏托河口,全長約276公裏,是巴拿馬運河長度的3倍。航道規劃底寬230m-520m,水深27.6m,航道通過能力約9100艘/年,通航船舶最大噸位40萬噸。計劃五年內完成。壹艘40萬噸的船,從委內瑞拉到中國航行,將節省兩個月的航行時間;從上海到巴爾的摩,尼加拉瓜運河航線比蘇伊士運河短4000公裏,比繞過好望角短7500公裏。預計在施工期間將創造50,000個就業機會,在運營期間將創造200,000個就業機會。尼加拉瓜大運河的正式名稱是尼加拉瓜運河綜合開發項目。除了運河,還包括港口、自由貿易區、度假村、國際機場和高速公路,整體投資500億美元。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簡稱HKND集團),由中國富商王晶設立,擁有尼加拉瓜運河及其他潛在項目65,438+000年的規劃、設計、運營和管理的獨家權利。
克拉運河(規劃中)位於泰國中榜省和拉廊省的狹長地帶。它是馬來半島北部最窄的地方,寬度只有56公裏。北接印度支那半島,南接馬來群島。地峽以南約400公裏(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裏,最寬處約190公裏,最高點海拔75米。擬建的“克拉運河”全長102公裏,雙向航道,寬400米,水深25米。運河建成後,船舶可以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而無需穿越馬六甲海峽,繞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航程將至少縮短1200公裏。2065438+2005年5月19日,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聲明,此協議為民事行為,不涉及政府,只是進行可行性研究。
克拉運河主要有兩個建設方案,即北線方案和南線方案。北線方案穿過克拉地峽狹長地帶,連接泰國灣的春篷和安達曼海的拉廊,全長90公裏。由於這條線路需要穿越山區,增加了工程難度。南線方案在宋卡至沙墩之間開挖壹條全長102km的運河,比北線方案長,但地形相對平坦。除了考慮項目的難度外,決定的方案還應考慮未來使用的方便性。在這方面,北線方案會比南線更有優勢,因為北線靠近緬甸,減少了通航裏程。規劃的運河最長約102km,寬400m,深25m。它采用雙向航道,其設計也會考慮到超級油輪的航行需求。
克拉運河開通後,東盟貿易區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
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裏,可節省2至5天航運時間;以壹艘654.38+萬噸油輪為例,壹次可以節省運費35萬美元,為東盟自貿區物流貨運節省了大量的海運成本和時間成本。
克拉運河的建設不僅惠及粵閩滬江浙等沿海地區,更有助於大陸加強與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各國的貿易往來,尤其是在“壹帶壹路”戰略構想[1]中。此外,在美國“重返亞太”的政策下,美國和新加坡有著密切的軍事合作。壹旦中美發生沖突,大陸80%的石油進口必須經過的馬六甲海峽將被美國封鎖,相當於切斷了大陸的經濟命脈。然而,克拉運河的開通將有助於大陸擺脫這種困境,東南亞的戰略格局也將發生重大變化。2014由柳工集團、徐工、三壹重工等中國企業牽頭的克拉運河籌建組已開始運作。建成後,東盟、中國、日本乃至世界的貿易體都從因克拉運河的開通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