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中國汽車在海上的競爭力應該跨過很高的門檻。

中國汽車在海上的競爭力應該跨過很高的門檻。

中國汽車在海上的競爭力應該跨過很高的門檻。

破紀錄的增長曲線表明,中國正在向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邁進。

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達到365,438+065,438+0.65,438+0萬輛,超過德國,僅次於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今年壹季度,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中國出口汽車99.4萬輛,同比增長70.6%,其中3月份中國汽車出口超過38.7萬輛,創歷史新高。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預測,今年汽車出口量將達到400萬輛。如果去年日本汽車出口還能保持350萬輛,中國汽車出口超過日本將是不爭的事實。事實上,今年以來日本汽車出口數據接連下滑,僅前兩個月就落後中國65,438+065,438+00,000輛以上。業內曾預測,今年中國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回顧過去兩年,中國汽車出口幾乎每年增長1萬輛,而這種加速源於中國汽車產業在供應鏈、質量、技術、品牌等方面競爭力的提升。正如麥肯錫的研究報告所言,前瞻性的布局投入和快速反應能力,使中國品牌在“三電技術”和智能駕駛相關領域逐漸建立起競爭優勢,在全球智能電動浪潮中暫時獲得“先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智科技CEO安聰慧也表示,面對全球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全球市場目前是真正的藍海;另壹方面,新能源品牌大規模參與國際競爭,也有助於進壹步釋放創新和增長的活力。

雖然中國汽車出口實現了量價齊升和進入發達國家的雙重突破,但中國汽車工業也面臨著更加復雜的挑戰。首先是來自國際車企的競爭壓力。麥肯錫研究報告指出,與國際巨頭相比,中國車企的海外業務無疑仍處於初級階段。在海外營銷體系建設、品牌口碑、售後支持等方面,國際車企花了幾十年時間積累相關資源和渠道,中國車企短期內很難趕上。與此同時,國際汽車公司的新能源轉型正在加速,留給中國汽車工業的時間窗口可能稍縱即逝。

其次,國外市場的市場環境和消費習慣差異較大,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制定靈活的策略。以近年來對中國汽車出口貢獻巨大的歐洲市場為例。今年3月28日,歐盟理事會批準了壹項法規,決定從2035年開始禁止銷售會造成碳排放的新型燃油汽車和小型貨車。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快布局歐洲市場的大好機遇。但在德國的要求下,2035年後仍可銷售使用碳中性電子燃料的新型燃油汽車。因此,為了應對類似政策變化的風險,中國汽車企業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歐洲市場註重控制用戶信息和數據的跨境流通。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車企將面臨網絡安全合規性的嚴苛監管要求,比如車輛產品的網絡安全合規性準入認證,這對於中國車的智能化來說無異於更高的門檻。另外,歐洲的基礎設施布局速度會比中國慢,所以在華車企要適應這種運營節奏。

此外,業內專家還指出,中國汽車企業必須超越單純的出口模式,加快在目標國的品牌、供應鏈、人才隊伍、產品開發的本土化發展,實現高品質汽車出海。正如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王霞所說,“市場換技術”是中國汽車導航的1.0時代。在接下來的導航2.0時代,中國汽車工業和全球汽車工業需要“雙向走”。

  • 上一篇:中國公路鐵路物流企業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 下一篇:中國鐵建國際花園怎麽樣?好不好?值得買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