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年凈利潤暴漲12倍的韓中聖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韓中生物)提交創業板上市申請,欲進入a股IPO。
凈利潤暴漲12倍。
作為壹家體外診斷廠商,韓中生物成立於2010和12,以代理銷售國外知名體外診斷品牌的產品起家。目前,其產品線包括診斷儀器、試劑和生物原料。
招股書顯示,韓中生物主要銷售傳染病檢測試劑。2019年代理產品銷售占比75.05%,而自有產品僅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4.95%。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醫院普通門診停止,醫療機構數量下降,導致傳染病檢測試劑需求下降,韓中生物業績下滑。2019年和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510萬元和3010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903.23萬元和2008.52萬元。
也是在這個時候,韓中生物開始專註於自己的品牌,並開始研發和量產新冠肺炎檢測相關的試劑。2021年,韓中生物自有產品的營收占比已經上升到85.13%。
得益於全球對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的需求,韓中生物2021業績騰飛,暴漲12倍。招股書顯示,2021年,韓中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1.57億元,凈利潤2.66億元。
韓中生物表示,2020年和2021年,公司自有新冠肺炎檢測試劑分別實現收入2463.66萬元和8.33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8.19%和72.00%;受新冠肺炎檢測試劑收入快速增長影響,公司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97.39%。
但剔除新冠肺炎產品後,韓中生物營收大幅縮水,2021年僅達到3.24億元。
目前韓中生物的新冠肺炎檢測試劑主要銷往海外,2021年出口收入占比71.82%。截至2022年5月31日,韓中生物新冠肺炎抗原檢測產品在中國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在申請過程中仍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韓中生物也承認,中國的新冠肺炎篩查以核酸檢測為主,其他手段為輔。目前,抗原檢測和抗體檢測並不是國內主流的檢測手段,這使得國內市場對新冠肺炎抗原檢測試劑的需求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新冠肺炎日益增長的檢測需求吸引了許多體外診斷公司進入新冠肺炎的檢測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產品銷售價格呈下降趨勢。韓中生物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的毛利率也由2020年的62.53%下降至2021年的50.5438+0%。
五只基金潛伏著
財經。com註意到,韓中生物此時尋求a股上市不僅得益於業績,還來自對賭協議帶來的外部壓力。
招股書顯示,韓中生物由杭麗珠、博迪泰克、韓中科技和韓國自然人EuiYulChoi協商設立,註冊資本3990萬元。2065438+2006年8月,公司實施股改,股東增至19人,其中包括常棣投資和賽斯銀投資兩家私募基金。截至2016年末,常棣投資和賽斯銀投資的持股比例分別為8.62%和1%。
2065438+2009年9月,韓中生物首次增資,以13.13元/股的增資價格與鴻騰投資、侯普瑞恒、徐小小簽訂增資協議,與常棣投資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本次增資及股權轉讓完成後,常棣投資、鴻騰投資、厚普瑞恒、賽斯銀投資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0.42%、2.83%、2.83%、0.9%。
2021年6月,韓中生物以20.925元/股的價格再次增資,引入新股東金禾二期,新增股份全部由金禾二期認購。增資完成後,常棣投資、金河二期、鴻騰投資、厚普瑞恒、賽斯銀投資的持股比例分別為9.96%、4.44%、2.7%、2.7%、0.86%。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常棣投資、金和二期、鴻騰投資、侯普瑞恒為韓中生物前十大股東。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前的融資過程中,韓中生物與上述五家私募基金簽訂了對賭協議。在四份對賭協議中,對賭條款都提到了韓中生物的最新上市時間。
2018以來,韓中生物近年來壹直面臨上市壓力。
賽斯銀投資與韓中生物的對賭協議顯示,截至2018 12 31,韓中生物未上市(不可歸因於韓中生物的原因除外),投資方有權要求控股股東杭麗珠購買其在韓中生物的全部或部分股權。
根據鴻騰投資、侯普瑞恒、常棣投資的對賭條款,韓中生物上市時間為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IPO2023年6月65438+2月31之前完成;金河二期設定的最晚上市申報時間為2024年6月30日之前,IPO完成時間為2025年6月65438+2月31之前。
來源:韓中生物招股書
韓中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若公司未能完成上市,上述對賭協議將自動恢復,公司控股股東杭城朱莉、實際控制人周緒義的回購義務將被觸發,現有股東持股比例可能發生變化。
新冠肺炎檢測市場見頂?
事實上,受益於新冠肺炎試驗獎金的體外診斷(IVD)公司不僅是韓中生物,還有許多IVD上市公司。
近日,多家體外診斷(IVD)上市公司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增。
其中,新冠肺炎檢測龍頭公司九安醫療預測2022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51.5億元,同比增長27466.36%-281966.60%,主要原因是美國疫情發展,當地對新冠肺炎抗原檢測試劑盒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
萬泰生物預計2022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5億元至27.5億元,同比增長246%至2,865,438+0%。受今年上半年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新冠肺炎原料和新冠肺炎檢測試劑收入和利潤快速增長。
金奎大基因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凈利潤33億-37億元,同比增長65,438+006.52%-65,438+0,365,438+0.56%,主要是由於市場對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盒、核酸檢測儀器及相關耗材的持續需求,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但是,財經。com註意到,自第二季度以來,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的出口量直線下降,紅利期即將耗盡。
國家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出口額自今年2月達到峰值6543.8+080.24億元後,大幅下降。4月出口貨值391億元,比2022年3月的1.459億元下降73.2%;5月出口值18.1億元,環比下降53.7%。6月出口6543.8+0.87億元,與上月基本持平。2022年6-6月,我國檢測試劑累計出口額566.9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國內體外診斷市場競爭格局方面,2017年占據5%以上市場份額的海外五大巨頭形成體外診斷行業第壹梯隊,* * *占據國內36.8%的市場份額;其次,邁瑞醫療、柯華生物、金奎大基因、新產業等國內優質體外診斷公司形成第二梯隊。最後,大量的國內中小企業形成了第三梯隊,600家企業* * *占據了40%左右的市場份額,市場份額較低,國內IVD市場集中度較低。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體外診斷行業作為高科技密集型行業,技術含量高,R&D投入大,對復合型科研人才要求高,技術壁壘和人才壁壘多,新進入者進入門檻高。隨著現有技術的升級,技術落後的企業將逐漸被淘汰,市場集中度有望提高。
研發方面,2019年至2021年,韓中生物年度研發費用持續增加,分別為247616000元、3084313800元和55613800元。截至2022年5月31日,韓中生物自有產品在中國獲得了51個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書。但剔除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產品的影響,公司代理產品仍占半壁江山。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實時財經新聞,請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