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至上海報道9月17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浦發銀行協辦的2021中國資產管理年會隆重舉行。
CICC董事總經理、財富產品解決方案執行董事梁在當天下午舉行的投資分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稱,自己在工作十多年,壹直在做財富管理相關的工作,比如產品研究、基金篩選等。
“今天,我也非常坦白地告訴妳我內心的恐懼。我最害怕的是我的朋友。我的客戶問過我這個問題——請給我推薦壹款好的產品。”她指出。這個問題真的太難回答了,因為資金進入的時間,未來6-12個月的市場表現,以及這款產品的投資風格是否適應市場波動,都會直接影響投資收益和理財顧問在客戶心中的印象。
“即使妳推薦的產品處於上升期,它對客戶的真正意義有多大,他是否敢下更大的倉位,這些問題也很難回答。我們的好資金和客戶的高收益預期有比較大的差距。為了彌合這壹差距,我們需要良好的服務。”梁表示,因此,財富管理機構需要改變姿態,幫助客戶建立與客戶的回報預期和風險偏好相匹配的資產配置賬戶。在這個賬戶中,財富管理機構會區分客戶的不同風險偏好,根據客戶指定的風險偏好,幫助她進行個性化的資產配置,通過跨類別資產的組合,滿足他特定的收益率(同時承受壹定的風險)。
“去年,我們看到資產配置的客戶獲得正收益的概率接近100%。”她透露。今年上半年,市場非常具有挑戰性。2、3月份,a股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今年上半年,滬深300只上漲了2%。去年牛市炒的客戶大部分都賺了錢,而今年只有1/3左右的客戶炒股票賺了錢。在購買基金的客戶中,約有三分之二取得了正收益。這說明配置資產的客戶只要堅持三個月以上,正收益率仍然會達到90%以上。
“也許數字不高,但我更看重的是所謂的獲得感。與其期待高回報,不如先把能拿到的回報放在手上。”她坦言。
如何讓客戶獲得更高概率的正回報?梁認為,最重要的措施是控制風險偏好,獲得適當的市場波動。比如春節後,a股壹度下跌20%左右。但CICC財富管理部通過交叉資產配置,將所有賬戶的提款頻率控制在-5.1%。
對於如何讓客戶實現更穩定的長期回報,梁強調要堅持四個“信念”——相信復利就是長期持有;我認為,配置是通過資產多元化來控制波動;我相信職業相信應對,財富管理機構應該在未來市場動蕩的時候給客戶足夠的陪伴。
針對如何建立買方投資能力體系,他建議財富管理機構做好三件事:
第壹,財富管理機構要有篩選優質資產和資產配置的能力。比如,獲取長期復利收益,要求財富管理機構具備識別好基金、好產品的能力,並配備資產配置能力、財富規劃專家和投資管理團隊,幫助客戶最終將好的資金打包成適應客戶風險偏好的財富管理方案;
二是要有壹批真正有價值觀,值得客戶信任的投資人員。
“我們對投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把它定義為產品銷售,而是投資顧問。我們希望把他的利益和客戶的利益完全捆綁在壹起,打造壹批能夠把客戶利益放在第壹位,真正站在客戶角度的顧問。”梁向指出。
三是構建共同的生態系統。因為很多財富管理機構不僅想要好的產品,還想要高收益,小退,這是壹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