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在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含直轄市)設有區域中心,普惠金融服務全國。
金融機構在開展新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之前,需要對該業務的盈利能力進行預測和估計,對未來的風險和收益形成大致的判斷。
2.2015、2019年,公司先後增資擴股,秉承中國銀行百年品牌精神和戰略指引,發揮安百裏集團強大的商業消費場景優勢,將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的金融創新與綜合金融控股平臺的資源優勢相銜接,引入中銀香港在國際消費金融行業的豐富經驗和先進的前沿風險管理理念。借鑒博德創新的全球500強企業戰略規劃、運營治理等實際管理能力,以及紅杉資本基於長遠發展的戰略投資洞察,多年優秀的行業實踐積累了中銀消費金融“風控技術、金融科技、配資品牌、業務模式、管理團隊”等市場優勢,使中銀消費金融朝著“成為中國消費金融領域的領導者”的方向不斷前行。
3.補充壹下,進行利潤測算的前提是對之前文章討論的金融產品、業務合作模式、風險分擔結構有基本的了解。我舉壹個例子簡單解釋壹下利潤衡量的思路。比如,某銀行計劃接入某互聯網流量平臺。流量平臺為銀行推薦借款人,收取實繳利息的27%作為流量費;風險由銀行承擔。
作為互聯網原住民,沒有人比年輕人更能理解互聯網消費和技術進步給生活帶來了多大的便利。中國銀行消費金融《當代青年消費報告》顯示,年輕人對方便快捷的追求,為外賣、快餐、手機點餐等新產品新服務帶來了更大的市場。數據顯示,近三年來,網絡消費者為“懶”花費的金額逐年增加,2020年規模將超過1000億。2020年“懶人神器”在6月5438+065438+10月的搜索頻率超過30萬次,較去年增長近200%。其中,90、95後年輕消費者的線上“懶人消費”增長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