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子公司收購母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股份如何置換?

子公司收購母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股份如何置換?

在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2006)下,購買被投資企業股權所支付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企業凈資產賬面價值份額的差額(以下簡稱“支付款與賬面價值的差額”)不再簡單地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差額”進行攤銷,而是分別處理產生差額的原因。

“付款和賬面差額”=“付款和公允差額”+“公允和賬面差額”

其中包括:

1、“支付及公允差異”是指購買被投資企業股權所支付的初始投資成本與享有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當前者大於後者時,不調整或攤銷長期股權投資;當前者小於後者時,計入營業外收入,然後就不存在攤銷問題了。

2.“權益與賬面差額”是指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中的公允價值份額與被投資企業凈資產中的賬面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這部分差額不是簡單的攤銷,而是要結合投資收益的確認來處理。

處理:根據被投資企業相應賬面資產和負債的消耗和處置情況,結轉“權益和賬面差額”。

思考:上述“權益與賬面差異”並未調整被投資企業的賬面金額,因此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是以賬面價值為基礎的核算結果。因此,應按上述方式處理,使“賬面凈利潤”調整為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量的“公允凈利潤”。

例如:

經評估,被投資企業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654.38+0萬元,評估值為654.38+0.2萬元,評估增值(“公允及賬面差額”)為20萬元。該固定資產仍可使用5年。假設被投資企業某壹年度的凈利潤為654.38+000萬元,則:

固定資產增值增加的折舊額= 20/5 = 40萬元。

按公允價值計量的凈利潤= 100–40 = 60萬元。

投資企業以該凈利潤為基礎確認投資收益,從而變相攤銷了“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

當然,上述說法是假設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的。在“成本法”核算下不存在這個問題。此外,在新準則下,企業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子公司的權益。

  • 上一篇:註塑機十大知名品牌
  • 下一篇:最新的CICC購買股票。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