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餐飲企業上市為什麽這麽難?

餐飲企業上市為什麽這麽難?

最近有朋友問小哥,民以食為天,餐飲肯定賺錢。為什麽餐飲行業上市公司這麽少?自2009年湘鄂情以來,沒有壹家餐飲企業能夠登陸a股。先把這個放壹邊。先說上市很久但壹直不成功的俏江南,得出餐飲企業難以上市的原因。

餐飲行業集體遭遇滑鐵盧。

3月初,海底撈(06862.HK)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凈利潤較2019下降約90%。這壹成果在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壹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這個消息對於整個餐飲行業來說是爆炸性的。在壹直看起來很火爆的海底撈,也遭遇了寒冬,讓人感觸頗深。

除了疫情的影響,壹些客觀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創始人張勇、舒平、石永紅,二把手夫婦等因素,都打擊了這個市值3000億的餐飲巨頭。截至目前,海底撈總市值為2878億,市值從巔峰時期蒸發了200多億元。

港股、美股的餐飲企業遭遇滑鐵盧,國內上市的餐飲企業也未能幸免。老字號餐廳全聚德的估值持續下跌。目前總市值只有巔峰時95億元的三分之壹。中國火鍋第壹只小肥羊,2008年在港股退市,壹直到2012,也只維持了四年。曾經紅極壹時的湘鄂情每況愈下,不僅改了名字,還改了名字。

無論是曾經的世界餐飲業首富張勇,曾經的國內餐飲業首富孟凱,還是小綿羊張剛,他們的輝煌過後都很難有所作為。就連國字頭背景深厚的全聚德包敏也不得不被封,讓位於白帆,國內幾大餐飲巨頭集體遭遇滑鐵盧。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俏江南的上市

上市就像婚姻圍城。裏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在全聚德、小肥羊、湘鄂情已經在資本市場上血本無歸的情況下,張蘭、俏江南壹度不擇手段謀求上市。最終他們不僅沒有上市,還失去了自己壹手打造的俏江南的控股權,惹上了官司。

俏江南的創業故事就不多說了。張蘭看到小肥羊上市,全聚德上市,也很期待。即使完全不為資本市場所動,她也夢想著登錄資本市場,實現財富的爆炸。正好趕上俏江南為北京奧運會獨家供應中餐,張蘭覺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於是他與丁做了壹筆功權交易,這在江湖上叫做賭博。

CDH以2億元的價格收購俏江南65,438+00.53%的股份,但前提是俏江南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上市,否則張蘭將已出售股份翻倍。這對張蘭來說是壹個極大的挑戰。畢竟當時能上市的餐飲企業並不多,相關監管部門對餐飲行業的上市要求也壹直比較嚴格。張蘭高估了自己和俏江南這座城市。無論她怎麽努力,即使她改變了國籍,成為了聖基茨的公民,即使她的兒子汪小菲為了上市嫁給了壹個當紅大s,她還是沒能成功上市。

這個可怕的賭博協議使張釣到了丁慧。張蘭沒有實力回購股份,只好求助第三方CVC。張蘭雖然揮霍了上億資金,但交出了對俏江南的絕對控制權,股份從70%以上暴跌至3%以下。她很快被趕出了董事會。俏江南的上市計劃也成了鏡中花水月,但張蘭本人卻數次引進外資,成為被告,官司纏身。

監管難——湘鄂情之後,餐飲無壹上市。

張蘭在資本市場的大起大落,也折射出餐飲行業的怪相。即使近年來中國餐飲行業市場蓬勃發展,但湘鄂情在a股上市後,中國沒有壹家餐飲企業能夠再次登陸a股市場,即使個別餐飲企業登陸港股市場,最終也會退市。說到底,餐飲上市難的根源在於監管難!

“餐飲企業的收入和成本無法正式計量”是監管部門遲遲不審批,導致上市難的根源。也因未能以規範的方式“納稅和為員工投保”而受到監管部門的批評。餐飲業的行業特點決定了它的獨特性。如果消費者不索要發票,餐飲企業是不可能主動提供發票的。這意味著餐飲企業的賬面有很大的活動空間,不可能保證每壹筆收入都有相關憑據。這就造成了財務統計不規範、缺乏有效統計的尷尬,是國稅和相關單位監管的難題。

中餐的特殊性也是國內餐飲難以上市的壹大原因。與肯德基、麥當勞等國際品牌的標準化相比,國內餐飲行業仍處於初級、原始階段,很多企業經營方式粗放,難以獲得持續盈利和持續擴張。特別是對於中餐,沒有辦法完全照搬標準化。同樣的食材,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菜,味道不壹樣,不同的地理位置,收入也不壹樣。能夠盡可能接近標準化的海底撈,成為唯壹壹家雖然業績有波動,但依然活躍的餐飲企業。比如全聚德、湘鄂情、小肥羊,要麽已經退市,要麽已經在退市邊緣崩潰。從全聚德的自嘲到外賣,可以看出上市的餐飲企業處境艱難。

財務不透明、利潤無法計算等長期存在的問題,以及餐飲行業成本的快速上升,對於企業上市無異於雪上加霜。餐飲企業不斷發生的食品衛生事件,讓監管部門不敢輕易放過。湘鄂情之後,沒有餐飲企業會登陸a股。

被資本毀掉的不只是俏江南。

張蘭經營俏江南十幾年了。本來應該是國人引以為豪的民族企業。但由於野心膨脹,引入資本謀求上市,淪落至此。張蘭和俏江南的悲劇是典型的資本空手戲。張剛在小肥羊退市期間也遭遇了對資本市場的無知。因為迷信百勝的品牌價值。,張剛說服前管理層不斷減持小肥羊股權,直到小肥羊的控制權完全交給外資。這是小肥羊傳奇終結的第壹步:對資本的拙劣理解,讓早期的本土創業者交了沈重的學費。雖然從中賺得盆滿缽滿,但由於對資本的癡迷,他們還是親手把自己的“孩子”送給了外人。

然而,向她要這首歌,在這首歌的開頭幾句,看看她是如何忍住眼淚的!

從俏江南和小肥羊,國內餐飲企業應該足夠警醒:在吸引資本尤其是外資的時候,壹定要謹慎。這些吃人血饅頭的資本家,善於玩弄資本。之前的中華牙膏、樂百氏、小護士、太太樂、丁家宜等品牌,被外資收購後逐漸消失,俏江南、小肥羊的教訓是慘痛的,值得吸取。

目前中國餐飲行業還處於百家爭鳴的粗爆狀態。因為中餐和財務很難規範,很難通過證監會的審核。逐利的資本市場無法為壹家幾乎難以上市的餐飲公司提供長期支撐。合理利用資本擴張企業是好事,但要吸取這些被資本蠶食的公司的經驗教訓。否則“孩子”願意放棄,卻沒有困住“狼群”。最後人財兩空,悔之晚矣。

  • 上一篇:有哪些著名的貝殼粉生產廠家?
  • 下一篇:第三方支付、p2p和眾籌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