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唐山是壹座集港口、區位、產業、資源、人才、經濟實力、財力等優勢於壹身,極具發展潛力、開放發展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城市。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唐山打造成經濟中心的要求,這既說明了對唐山的重視,也說明了唐山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1)工業基礎雄厚,經濟實力強,發展能力大。
唐山是中國重要的重化工業和能源原材料基地,經濟總量和地方財政收入均居河北第二位,可為強區建設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是河北迎接中國經濟新的繁榮期、大力發展重化工業的最佳區域。
(2)產業特色突出,產業集聚度高。
2002年,唐山的鋼鐵、電力、煤炭、建材、機械、化工六大支柱產業占工業增加值的70%。已經和正在形成的精品鋼鐵基地、優質建材基地、基礎能源基地、機械及零部件產業基地、煤化工和鹽化工基地等大型特色產業基地,以及海港區、曹妃甸碼頭和工業區、鋼鐵、發電等重大項目和工程的開發,逐步在唐山市形成了較強的產業競爭力,成為生產力布局重大調整和跨越發展的戰略支撐。而且其支柱產業中的企業和項目規模較大,行業和企業組織結構在競爭和擴張中具有相對優勢。是河北大規模引進國內外產業資本,與跨國公司合作和加入國際產業分工,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的理想之地。此外,唐山還是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工程50個試點城市之壹。國家支持老工業基地改造和新型工業化道路戰略的實施,為唐山發揮區位、資源、港口、海洋優勢,加快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機遇。隨著產業布局和城市建設重心向沿海傾斜,沿海產業帶和沿海新城的形成將成倍放大這壹優勢。
(3)連接渤海和北京、天津。
唐山市地處環渤海開放的前沿,具有吸收國際資本和承接境外產業的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港區發展潛力巨大,是河北發展沿海產業帶的理想區域。河北發展國際經濟條件優越,是國際制造業特別是日韓制造業向河北轉移的主要目的地。歷史上,唐山與北京、天津經濟聯系密切,但現在是京津產業轉移和重大項目合作的主要目標地區之壹。已納入京津唐國家經濟網絡和京津唐金三角發展規劃,是國家規劃部門、京津兩市和高層次專家認可的“大北京”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還連接京津冀城市群和東北兩大市場,經濟相互輻射度高。
(4)科技和人力資源眾多。
唐山作為國家傳統工業基地,人口素質高,幹部管理和規劃能力強,政府規劃、運作和推動能力強,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唐山作為中國的起源地和現代工業基地,是產業人才聚集、創業文化和商業精神濃厚、創業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壹。
(5)民營經濟實力雄厚。
唐山民營企業數量眾多,是發展民營經濟、激發經濟內在活力的重點區域。
(6)豐富的自然資源
唐山是河北省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壹。沿海地區有豐富的原鹽、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以及港口建設和水產養殖資源,具有巨大的潛在開發價值。曹妃甸是渤海灣唯壹可建設25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港址,有望成為集礦石、原油、集裝箱為壹體的國際港口,是濱海新唐山發展成為國際港口城市的核心優勢之壹。
(7)工業和城市建設中可以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很多。
第壹,在近200公裏的海岸線和654.38+0.24萬畝沿海灘塗中,初期開發面積僅占34%。二是老礦區土地資源再開發潛力巨大。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短缺和國家對工業和城市建設用地的控制越來越嚴格,唐山市,特別是本市沿海地區,是河北省可以進行大規模工業經濟、外向型經濟和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地區。
處於不利地位的
唐山市的劣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結構調整任務重,國企改革負擔重,經濟外向度低。建設沿海新唐山,發展沿海產業帶或新型工業基地,是從根本上解決唐山城市三大缺陷,振興唐山老工業基地,成為河北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龍頭的基本途徑。
(1)結構調整是個大任務。
唐山鋼鐵、水泥等傳統行業項目多,外向型、科技型項目少。初級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基礎產業多,高新技術產業少,是河北用現代技術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作為國家傳統重化工業基地,擴大增量資本,優化存量資本,調整產業結構,提升技術和產品水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必須依靠擴大開放,走以新區開發帶動老區改造的道路。
(2)國企改革負擔重。
唐山市市屬及以下企業國有資產比例仍高達50%。國有資產退出任務重,富余職工、下崗職工多,社會職能和債務負擔重。通過股份制、轉讓、合資、拍賣、重組等方式發展混合經濟,挖掘產權優勢,特別是吸引外資進行產權重組,是需要重點發展的領域。通過濱海新唐山和沿海產業帶的建設,可以對傳統產業改造、舊城改造、國有企業重組起到強大的推動和帶動作用。
(3)經濟外向度低
與先進省份同類城市相比,利用外資規模和出口創匯能力差距較大。2002年,唐山實際利用外資6543.8+0.48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6543.8+0.30億美元。累計利用外資22.47億美元,直接利用外資6543.8+0.665億美元;進出口總額7.34億美元,外貿依存度僅為5.5%,出口創匯連續7年徘徊在3.6億至3.7億美元之間。雖然引進外資居全省第二,外貿出口居全省第三,但與基礎條件和經濟實力相近的煙臺相差甚遠。2002年煙臺GDP為1115億元,與唐山基本持平(GDP為1102億元),但煙臺到位外資為1205萬美元,是唐山的81倍。進出口總額44.77億美元,是唐山的6.1倍。外貿依存度33.5%,是唐山的6倍。唐山利用外資規模和出口創匯能力僅相當於江浙壹個先進縣的水平,與自身經濟規模和區域優勢不相稱。如果通過建設濱海新唐山,把唐山的經濟外向度提高到先進地區水平,成為國際新型工業基地,將顯著提升河北的對外開放水平和與國際經濟接軌的能力。
區位優勢
曹妃甸港區位於唐山市以南70公裏。這裏曾經是灤南縣南部海域的壹個條狀島嶼。島嶼基本呈長方形,南部略高於北部,中部略高,總面積16 km2。土壤以沙土為主,距灤南縣城63km,距大陸最近點(臨朐)17km。以島上最初的曹飛神廟命名。東距京唐港33海裏(約60公裏),西距天津港38海裏,距北京約230公裏,距青島約870公裏,距北侖港1300公裏,距大連港約300公裏。
曹妃甸的自然地理優勢可以概括為七大優勢:
1,水深-500米島前,水深-25米,範圍廣,錨地廣。水深-30m以上的水域52平方公裏,離岸600m的地方是渤海灣主潮汐通道的深槽海域,是北方唯壹可以建深水港的海域。
2.不淤不挖——港區-30m水深線約6km,適合建設2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泊位。沒有淤積,也不需要開挖,還有壹條水深-25m的天然水道直通渤海海峽。
3.不凍——島位於118 30 &;急性;53轉118 33 &;急性;37.北緯38° 55 &;急性;01到38 58 &;急性;32至32之間,為全年深水不凍港;
4.近陸——距最近的陸地灤南縣林雀堡僅18km,易於構築陸海通道,東距京唐港60km,西距天津港70km,北距唐山市80km。距北京220公裏,腹地深遠,發展空間廣闊;
5、交通便利,適合物流——物流集散條件便利,京山、秦鏡、大秦、通拖等鐵路,沈婧、金湯、唐剛等高速公路縱橫交錯;
6.海灘寬闊——唐山市沿海海灘寬闊,島與陸之間的潮間帶150平方公裏;
7.填海造地成本低——附近有12個沙島,所以“拋沙”填海造地成本更經濟。
曹妃甸交通條件便利。蜀岡鐵路可連接京山、秦鏡、大秦三條國鐵幹線。公路運輸稀疏,國內連接京沈、金湯、唐剛的三條高速公路與國家高速公路網相通,11國道、省道為輔。可直接向華北地區用戶供應進口鐵礦石,節省鐵路往返運輸成本。水路運輸方面,曹妃甸港區位於渤海港口群中部,與各港口距離適中,水路中轉運輸條件便利。在環渤海經濟圈中,曹妃甸港的經濟腹地直接面向京津冀經濟區,並可向西北延伸。優越的經濟區位條件。在環渤海和東部沿海深水港布局中處於中等位置。
曹妃甸港區的開發建設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鋼鐵石化產業發展的客觀需求。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結構中,鋼鐵、石化等行業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華北地區首鋼集團、唐鋼集團、宣鋼集團、包鋼、天鋼、程剛等進口礦石需求較大,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石家莊煉油、滄州煉油等石化企業進口原油需求較大。進口礦石和原油遠洋運輸最經濟合理的船型是20-25萬噸。位於唐山南部渤海灣西岸,介於天津港和京唐港之間的曹妃甸,無疑是扮演這壹角色的最佳港口。“面朝大海有深槽,面朝陸地有灘塗”,這是曹妃甸最明顯的特色和優勢,為開發建設大型深水港和臨港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曹妃甸綜合開發潛力大。曹妃甸岸陡,不淤不凍。島前水深25米,深槽36米,是渤海最深處。30米等深線水域東西長約6公裏,南北寬約5公裏。它是渤海沿岸唯壹壹個不用開挖航道和港池就能建造30萬噸級泊位的天然港址。從曹妃甸壹直延伸到渤海海峽,有壹條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黃海。水道和深槽的天然結合,形成了建設大型深水港無可比擬的優勢,使曹妃甸成為“鉆石級”的港址。其地理和水深條件可發展25萬噸多專業多用途泊位群,包括進口鐵礦石、原油等散貨碼頭和中小型轉運、散貨碼頭的組合配置,規模優勢突出。曹妃甸港具有水深、航道寬的特點,適合運輸大宗貨物。我國鐵礦石、原油等原燃料進口量越來越大,海上運輸噸位越來越大,需要深水港口來承擔。曹妃甸港的建設有利於提高我國承接能源礦石進口的能力,有利於緩解煤船港口能力不足與北煤南運的矛盾。
曹妃甸港區不僅具有合理布局和發展大型深水港的優良經濟地理資源,而且具有集團化建設大型深水碼頭的獨特條件。港區後方大片國有灘塗可用於大規模工業開發和臨港產業發展。從優化京津唐地區產業配置的角度來看,依托大型深水港,不僅為京津冀地區支柱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京津傳統產業轉移擴散提供了發展空間。曹妃甸港區處於環渤海經濟圈的前沿。曹妃甸港區的開發建設也有利於完善環渤海深水港的布局。曹妃甸另壹個在建的大型項目——圍墾工程,於2005年3月5日正式開工。項目負責人楊春華也是曹妃甸精品鋼鐵基地籌建辦公室主任。楊春華說,填海造地實際上是大型鋼廠的土建工程,相當於陸地上的“三通壹平”。使用吹砂技術無疑會增加成本,甚至延誤進度。楊春華解釋了他們選擇這種“愚蠢方法”的原因。只要符合國家發改委的要求,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再難他們也要堅持下去。
楊春華說,每個人都在為這個項目而奮鬥。曹妃甸有什麽優勢?除了港區自然條件的優勢,關鍵在於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嚴格搞循環經濟,堅持不破壞外部環境。為了說明曹妃甸在發展中的嚴格自律,楊春華舉了壹個例子。曹妃甸有壹個海灘,長150公裏,不是耕地。但任何壹塊上建項目,唐山市都不能批,河北省也不能批。只能由國家發改委審批,以免幹擾曹妃甸大工業區的布局。第壹批鋼材計劃在十七大前生產,石化項目準備馬上上馬。作為前期準備項目中填海造地和港口建設項目的負責人,他們都感到了時間的緊迫性。壹個問題是沒有足夠的符合技術要求的施工隊伍。負責壹期港口建設工程的王忠民曾在飯桌上和承包商開玩笑說,如今到處都在搞港口建設,找壹個合格的港口建設工程隊太難了。以後妳們工程隊簡單投標,我們就投標。誰出高價誰替妳做。
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為什麽不擴大招標範圍,引入私人或外國承包商?兩位負責人解釋說,民營工程隊技術水平落後,無法承擔這種技術要求高的重點工程;外國承包商的要價太高。他們表示,曹妃甸的建設剛剛鋪開,幾千億的投資對於有壹定技術能力的化工、鋼鐵施工企業來說是很大的利好消息,但有壹個前提,技術必須過關。
曹妃甸工業區的建設還面臨著很多既是技術問題又是商機的事情。比如鋼鐵、石化行業都是高耗水行業,而曹妃甸地處淡水相當匱乏的華北地區。水資源問題可能會成為制約曹妃甸未來發展的瓶頸。
從陡河水庫引入曹妃甸的兩條輸水管道全長99公裏,總投資7.8億元。年供水規模只有9000萬立方米,遠期年供水量只能達到654.38+075.6萬立方米。顯然,首鋼和唐鋼提出的新建鋼鐵項目設計中,工業用水的35%將直接使用海水或壹定程度淡化淡水。許多規劃專家預測,低成本的海水淡化廠將是曹妃甸未來最需要的。
唐山政府官員表示,曹妃甸工業區建成後,很可能形成虹吸效應,在交通成本和規模成本上的優勢將吸引華北重工業向曹妃甸轉移,導致華北主要城市功能的重新整合。以北京為例,其工業汙染源集中在西部鋼鐵區和東部化工區。既然首鋼可以遷出首都,燕化也有遷出的考慮,那麽那些規模較小的化工企業很可能就是下壹個搬遷目標。
作為沿海省份,河北經濟實力和競爭力提升不快的壹個重要原因是?在對外開放過程中,沒有形成帶動作用強的沿海城市群和沿海產業帶。總結河北對外開放20多年的經驗教訓,可以看到,其中壹個滯後就是沒能像上海開發浦東、青島開發西海岸那樣,在區位和產業優勢巨大的唐山沿海地區大規模開發新區,形成區域開放、產業培育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引領作用。強省戰略的關鍵問題是產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特別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而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問題是支柱產業的科學定位、區域集聚和技術升級。這也是國際國內環境變化對區域發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河北經濟相對落後,除了改革相對滯後、機制不活、民間投資乏力等原因外,另壹個重要原因是長期以來,產業結構調整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重點產業、重點區域和中心城市未能形成特色鮮明、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和制造業、開發業、金融業、貿易業中心,從而缺乏帶動經濟增長、結構轉型和水平提升的引擎。因此,要選擇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將這壹區域定位為主導產業,實施以在大市場中占據競爭優勢、進入國際化進程和國際分工體系為目標的競爭發展戰略,使這壹區域成為全省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引擎。
需要培育河北經濟增長的亮點和發展新平臺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在經濟實力較弱、面臨較強競爭的地區,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基本單位是城市經濟及其優勢產業集群。因此,河北應在唐山這個產業集中度高、可能形成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城市建設優勢產業基地,開辟和擴大經濟發展亮點,打造產業、科技、人才高地,提高產業層次,形成產業配套和產業鏈,並利用這壹平臺大規模吸引國內外投資,特別是跨國公司投資,引導民間投資,以達到集中資源、重點突破、全面覆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