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圖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具有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2021年是中國* * *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第十四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在公司黨委的領導下,廣大幹部職工紮紮實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弘揚首鋼精神,傳承通鋼文化,直面“通鋼之痛”這壹焦點,努力構建“通鋼之聯”格局,向著“通鋼之變”目標奮力前行。在全力以赴推動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過程中,湧現出壹批有擔當、有創新、有勇氣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為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公司每年開展“通鋼之星”評選活動,旨在發揮先進典型“通鋼之星”的“滾雪球”效應,激勵幹部職工在企業建設發展中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創造新業績,形成人人擔當、創新爭先的濃厚氛圍。
讓我們來認識壹下今年的“通鋼之星”
明星張南:
國際貿易公司板材銷售部主任
張南帶領團隊拜訪了東北地區的40家板材客戶,簽訂了每月20萬噸的協議。推進凈價結算,引導價格結算。從1到9月,噸鋼單價增加26元,創造額外效益4759.3萬元。申請期現結合新的銷售方式,累計銷售4097噸,壹噸鋼材78元有效。6月5438-9月銷售板材228.38萬噸,國產化率8015%,板材銷量跑贏大盤8%。在此助力下,通鋼從1到9月份的銷售額跑贏大盤8.06%,在首鋼集團的鋼鐵板塊中,位列外股之首。
趙文博:
礦業公司上清礦東礦區首席運營官
趙文博在工作中勇於挑重擔,以優良的作風保證了目標任務的完成。2021年,他帶領作業區員工克服了工程與生產交叉、礦石貧化、設備老化等諸多不利因素。采取崗位交接、優化開采設計等措施,最大限度釋放產能。截至8月,東采作業區已完成鐵礦石521082噸,超額完成工作任務。在此基礎上,他牽頭組織舊件維修和廢品回收,推進進口備件國產化和替代,節約成本654.38+0.053萬元。
姜雲飛:
機電維修公司營銷室助理
今年,姜雲飛帶領土建項目部成員完成了能源事業部煤氣作業區8萬升轉爐儲氣罐圓活塞修復、焦化皮帶擴能改造、制氧二作業區冷卻塔水池加固、精棒線設備基礎維護等85項重點工程。截至9月底,土建項目部實現產值762.4萬元,利潤230.6萬元。他主動站在工作第壹線,堅決擔當,交出了壹份亮眼的成績單。
卓立,比賽的明星:
軋鋼事業部生產技術管理室加熱技術員
卓立帶領軋鋼事業部的精益管理團隊,將所有的運營和生產指標分解到每個生產流程點。他以TPM精益管理為抓手,逐項進行改善升級管理,提交改善項目539個,創造經濟價值13萬元,助推軋鋼事業部經營生產指標穩步提升。軋鋼事業部的生產管理水平壹直走在通化鋼鐵公司的前列,他本人獲得了公司“優秀推手”的稱號。
賈玉銘:
惠閘公司小任務區電工班維修電工
賈玉銘在工作中勇於探索,針對生產經營中的各種問題,積極進行微小的變革和技術創新。先後完成了精冷床升降平移小車液壓控制系統改造、切剪編碼器輸入回路改造、精擺槽電磁閥控制回路技術改造、小煤氣站煤氣發生爐2號灰盤變頻技術改造等壹批技改項目,增效1,654,38+萬元。
孫安華:
能源部制氧二區制氧工
2021年,孫安華作為創新工作室負責人,創新了氧氮混合液回充冷回收技術,制定了2號2萬制氧機組中壓氬板隔離冷箱方案,降低和回收了2號制氧機組膨脹機周圍的流量,完成了3.5萬制氧機組液氬泵的氬封改造,進行了4項技術創新,累計降低成本654.38+0.27實施11技術攻關項目,自主管理項目6項獲得公司獎勵,效益1000多萬元。
創新之星朱振增:
煉鋼事業部維修作業區儀表班監控
朱振增改革了磁尺與帶線的連接方式,增加了測試接口,編寫了磁尺維護要領。故障處理時間從2小時縮短到15分鐘。實施平整減速機潤滑油流量檢測系統改造、加熱爐富氧燃燒系統技術研究等16創新項目,累計效益65438+80萬元。增加整流模塊,改變光柵受電方式,優化供電系統,改造風水冷裝置,大大降低了設備損壞率,每年節省備件費用30余萬元。
徐錦程:
焦化事業部熄焦作業區電氣操作員
徐金成提出對CDQ爐爐蓋結構進行改進,消除了爐蓋結構易變形的問題,延長了爐蓋的使用壽命,每年節省備件費用654.38+0.32萬元。通過將CDQ爐水封槽由U形結構改造為“雙室”結構,解決了水封槽易結垢和損壞的問題,每年節省備件費用8.7萬元。他提出了兩段提升方案的合理化改造,提高了運行速度,減少了單爐作業時間,為提高幹熄焦產量創造了條件。
梁:
供應公司原料室負責人
2020年,梁通過優化配礦經濟原料,采取增加央地資源等采購策略,推動生產成本降低2688萬元,噸燒結礦成本降低6.7元/噸。2021主動調整購買策略。通過發展礦山的優質客戶,他終於在大連港打開了俄羅斯精粉的現貨貿易。該產品現貨從山東港轉到大連港采購後,在爭取與其他港口同價的同時,縮短了進口礦的采購周期,每月節約物流成本約200萬元。
吉林日報出品
策劃: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