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發現歧口18-2含油構造,勘探發現曹妃甸12-1含油構造。
2002年初,東海和西湖天然氣聯合開發項目啟動。
2003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化公司、殼牌公司和優尼科石油公司共同簽署了春曉氣田群項目開發合同,涉及總開發面積2.2萬平方公裏。
2003年東方1-1氣田投產,產量16億立方米。2006年全面投產,產量27億立方米。這是中國第壹個自主開發的氣田。
2003年,南海周邊國家年產原油超過5000萬噸,2004年渤海油田年產油氣1006萬立方米。渤海油田產量突破1000萬立方米,標誌著渤海油田從此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
圖4-5中國海上油田油氣田分布圖(引自本書參考文獻[6])
2004年,為加強海洋石油開發,中國石油海洋石油公司成立。
2005年春曉氣田投產,產量約6543.8+0.9億立方米。
2005年,南堡油田被發現。
2005年6月5438+2月,南海東部陸豐13-1油田投產,證實了技術的進步。
2006年,渤海油田全年油氣產量超過15萬立方米,超過南海東部,同時成為中國最大的油氣生產海域。
2006年,通過與Haschi公司的精誠合作,中國第壹口探井荔灣3-1-1獲得成功。南海珠江口盆地荔灣深水天然氣構造的重大發現,填補了我國深水油氣發現的空白。該構造已探明儲量約6543.8+0.8億立方米,大大增強了對中國海域深水勘探前景的信心。
到2006年,中國共有50個油氣田,其中23個是自營的,27個是合作的。油氣田分布見圖4-5。
2009年,陸豐13-1油田因石油合同到期,成為中國中海油第壹個恢復自營的油田。
到2009年,中國海上油氣產量超過5000萬噸油當量,成為中國重要的油氣供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