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研究中,綜合競爭力指數由四大類組成,即人才競爭力、企業競爭力、生活環境競爭力和商業環境競爭力。根據50個城市的對比數據,各分項指數的排名狀況如下(詳細數據和排名見第二部分)。
壹人才本體競爭力
在人才本體競爭力排名中,排名前10位的是北京、深圳、廣州、上海、蘇州、廈門、溫州、鎮江、常州、佛山,排名後10位的是蕪湖、鄭州、呼和浩特、威海、南昌、天津、福州、石家莊、秦皇島、徐州。整體來看,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人才本體競爭力較好,小城市相對較弱。與此同時,溫州、鎮江、常州、佛山等部分中小城市在全國人才本體競爭力中擠進前10,說明隨著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才體系建設得到加強,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條件。
人才競爭力指數由健康水平指數、知識水平指數、技術水平指數、能力水平指數、價值取向指數、創業精神指數、創新意識指數、交往倫理指數八個指數構成。這八項指標的基本排名情況如下:
①健康水平指數排名。健康水平指數由三個指標組成: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從業人員占總人口的比例。前10為深圳、珠海、北京、哈爾濱、秦皇島、青島、威海、石家莊、廣州、上海-南寧(並列),後10為:蕪湖、溫州、烏魯木齊、長沙、合肥、南昌、成都、泉州、重慶、臺州。
②知識水平指數排名。知識水平指數由成人識字率、大專以上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知識水平綜合指數組成。前10為北京、上海、蘇州、鎮江、深圳、南京、廈門、南通、哈爾濱-Xi安、無錫-合福,後10為溫州-臺州、中山、南寧、天津、呼和浩特、徐州、重慶、惠州、泉州、東莞。
③技術水平指數排名。技術水平指數由專業技術人員指數、企業家和企業家指數、技術水平綜合指數三個指數組成。前10為北京、深圳、蘇州、廣州、寧波、溫州、臺州、沈陽、無錫、上海,後10為呼和浩特、重慶、xi安、石家莊、濟南、南寧、天津、武漢、秦皇島、徐州。
④能力水平指數排名。能力水平指數由學習與創新能力指數、組織與溝通能力指數、開拓與適應能力指數構成。前10為深圳、北京、廣州、溫州、常州、上海、蘇州、廈門、臺州、惠州、佛山,後10為煙臺、大連、威海、濟南、南昌、天津、徐州、石家莊、福州、秦皇島。
⑤價值取向指數排名。價值取向指數由商業意識、賺錢欲望和消費傾向組成。前10位是廣州、深圳、北京、廈門、溫州、鎮江、上海、蘇州、寧波、東莞,後10位是大連-威海、天津、蕪湖、徐州、沈陽、福州、秦皇島。
⑥企業家精神指數排名。企業家精神指數由勤奮精神、進取意識和競爭心理組成。前10位是溫州、深圳、北京、泉州、重慶、臺州、鎮江、中山、惠州、佛山-哈爾濱,後10位是廈門-長春、天津、福州、秦皇島、成都。
⑦創新意識指數排名。創新意識指數表現在創新意識、平等觀念和兼容心理三個方面。前10為深圳、上海、重慶、溫州、廣州、佛山、珠海、Xi安、惠州、金華-廈門,後10為合肥-南寧、烏魯木齊、鎮江、徐州。
8傳播倫理指數排名。交往倫理指數由誠信、法制觀念和合作精神構成。前10為北京、南京、廣州、天津、哈爾濱、廈門-南昌、佛山、蘇州、鎮江,後10為蕪湖、烏魯木齊、重慶、福州、溫州、徐州、合肥、鎮江。
第二,企業的內在競爭力
前10企業為上海、北京、深圳、蘇州、廣州、南京、天津、東莞、中山、惠州,後10企業為烏魯木齊、嘉興、金華、泉州、臺州、呼和浩特、秦皇島、蕪湖、徐州、鎮江。
企業本體競爭力指數由企業文化、治理結構、組織管理、戰略控制、R&D設計、生產流程、營銷服務和競爭優勢八項組成。這八個指標的排名基本如下:
①企業文化指數排名。企業文化指數由企業家欲望、雇主風格和員工精神三個指標組成。其中,企業文化精神強的前10城市分別是煙臺、石家莊、紹興-溫州、深圳-廣州-中山-惠州-杭州-淄博,墊底的10城市分別是嘉興、大連-成都-濟南-泉州-鎮江。
②治理結構指數排名。治理結構指標由董事會有效性、委托代理有效性和經濟利益激勵三個指標組成。排名前10的城市是石家莊、溫州、廣州、杭州、威海、煙臺-紹興-金華、天津、哈爾濱-南通-Xi安,排名後10的城市是南寧-佛山-北京、無錫。
③組織管理指標排名。組織管理指標包括企業管理的普遍性、企業管理的規範性和管理者的經驗。前10為溫州-廣州、紹興、南通-南京-上海、威海-南昌、Xi安-中山,後10為無錫-沈陽-長春、成都-烏魯木齊、徐州、常州-。
④戰略控制指數排名。戰略控制包括三個方面:企業決策的規範性、企業規劃的審慎性和企業定位的準確性。前10為廣州、溫州-南通-金華-天津、南京-上海-威海-南昌-佛山-深圳-南寧,後10為廈門-無錫-徐州-常州。
⑤ R&D設計指數排名。R&D設計由企業自主創新設計能力、企業模仿創新設計能力和企業綜合R&D地位三個指標構成。前10為:北京、上海、天津、武漢、Xi安、廣州、沈陽、重慶、鄭州、長春,後10為:佛山、嘉興、金華-泉州-秦皇島、蕪湖。
⑥生產過程指數排名。生產過程由三個指標組成:高科技產品的產量、生產方式的復雜程度和產品質量。排名前10的城市是北京、上海、Xi安、廣州、重慶、天津、武漢、沈陽、哈爾濱、南京,排名後10的城市是呼和浩特-東莞、煙臺-嘉興-秦皇島、中山-蕪湖。
⑦營銷服務指數排名。營銷服務由三個指標組成:產品品牌地位、產品營銷深度和客戶滿意度。前10為廣州、溫州、天津、杭州-青島、福州、紹興-深圳、中山、嘉興-臺州-Xi安-珠海,後10為濟南、長沙、東莞-呼和浩特。
⑧競爭優勢指數排名。競爭優勢由三個指標組成: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競爭優勢的實質和高技術產品的出口。前10為深圳、上海、蘇州、南京、廣州、北京、東莞、天津、中山、惠州,後10為南昌-泉州、金華-武漢、鎮江、秦皇島、惠州。
三。生活環境競爭力
人居環境競爭力主要通過經濟吸引力和社會凝聚力來體現,由私人消費和服務、基礎設施質量、健康教育基礎設施質量、城市自然環境、就業機會、司法環境、制度環境、文化氛圍、政府服務等9項指標構成。人居環境競爭力最強的10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東莞、南京、佛山、天津。壹般來說,特大城市、大城市、風景宜人的城市生活環境更有競爭力。分項指標的具體排名如下:
①私人消費和服務指數排名。私人消費和服務由三個指標組成:住房和價格、社區服務質量和私人消費質量。排名前10的城市是深圳、廈門、廣州、北京、東莞、佛山、惠州、大連、珠海、溫州,排名後10的城市是蕪湖-泉州、淄博、金華、煙臺-鎮江、Xi安。
②基礎設施質量指數排名。基礎設施質量由水、電、氣設施指數、通訊設施指數和交通設施指數三個指標組成。前10為深圳、廣州、上海、珠海、惠州、北京、南昌、無錫、石家莊、蘇州,後10為武漢-呼和浩特-嘉興、泉州、南通、徐州、金華。
③健康教育基礎設施質量指數排名。健康教育基礎設施質量由三個指標組成:醫療保健質量、公共教育質量、文化娛樂質量。前10為上海、北京、南京、佛山、深圳、重慶、烏魯木齊、濟南、東莞、武漢,後10為鎮江、呼和浩特、珠海。
④城市自然環境指數排名。城市自然環境由四個指標組成:城市環境質量指數、城市環境舒適度指數、城市環境優美指數和城市景觀優美指數。前10城市為:北京、深圳、廣州、上海、南京、大連、杭州、青島、珠海、天津,後10城市為:蕪湖、溫州、南昌、惠州。
⑤就業機會指數排名。就業機會由三個指標組成:收入水平和增長預期、個人發展機會和預期、城市發展和增長預期。機會最大的前10城市是北京、深圳、廣州、東莞、天津、蘇州、廈門、佛山、惠州、南通,較靠後的10城市是武漢-合肥、成都、哈爾濱。
⑥司法環境指數排名。司法環境由三個指標組成,即司法系統保證的績效、社會穩定和期望以及社會安全。北京、南京、廈門、鎮江、佛山、南通、煙臺、廣州、蘇州、上海是司法環境最好的前10城市,後10城市是溫州、徐州、呼和浩特、泉州、沈陽、東莞。
⑦制度環境指數排名。體制環境由三個指標組成:外國人的平等和機會、婦女的平等和機會、公民的就業和移徙自由。制度環境建設較好的前10城市為:北京、鎮江-東莞、廣州、深圳、溫州、南京-廈門、惠州、珠海,後10城市為:合肥。
8文化氛圍指數排名。文化氛圍包括三個指標:文化地方性、文化國際性和文化多樣性。氛圍最濃的前10城市為深圳、上海、北京、東莞、廈門、廣州、珠海、蘇州、中山-杭州,最差的10為秦皇島、合肥、淄博、南昌、鎮江、蕪湖-長沙。
9政府服務指數排名。政府服務主要從官僚主義程度、各種侵權事件發生率和公民對政府的滿意度三個方面進行考察。指數最高的前10城市為:廈門-蘇州、廣州、南通、北京、青島、佛山-金華、寧波、Xi安,排名最末的10城市為:鄭州、深圳、臺州、沈陽-烏魯木齊。
4.商業環境的競爭力
營商環境競爭力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硬環境競爭力和軟環境競爭力。在硬環境競爭力中,主要由要素資源環境、產業關聯、區位和當地需求、基礎設施四個因素體現,而法律文化環境、市場競爭和開放環境、政府管理服務和政府營銷策略是商務軟環境競爭力的核心因素。在營商環境競爭力上,排名前10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武漢、南京、杭州、重慶、沈陽,排名後10的城市是威海、徐州、呼和浩特、臺州、紹興、蕪湖、嘉興、鎮江、淄博、金華。大城市的營商環境競爭力普遍強於中小城市。
1.要素資源與環境的競爭力。
在硬商業環境中,要素資源環境是提高城市競爭力的基礎,主要由人才、資本、科技、自然資源和生產要素構成。要素資源環境競爭力強的前10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武漢、南京、杭州、沈陽、Xi、重慶。後10為:徐州-常州、泰州、蕪湖、紹興、廈門、惠州、泉州、金華、鎮江。壹些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中小城市雖然擁有自然資源等強大的“先天”優勢,但其他要素並未得到充分開發,構成了要素資源環境競爭力的“瓶頸”。其基本要素的等級如下:
①人才因素指數排名。上海、北京、廣州、武漢、天津、Xi、南京、杭州、福州、濟南-大連排名前10,在獲取人才、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方面具有較強優勢。排在最後10的城市有臺州、溫州、深圳、泉州、徐州、常州、鎮江等。
②資本要素指數排名。資本要素主要由三個指標構成:在金融機構的存款數量、獲取資金的便利性和融資體系的健全性。前10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佛山、天津、武漢、沈陽、杭州、東莞,後10為:呼和浩特、紹興-秦皇島、泉州、惠州、東莞。
③科技環境指數排名。科技競爭力強的前10城市為: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南京、杭州、濟南、Xi安、重慶,後10城市為:東莞-無錫、淄博、金華、徐州、泉州、佛山-中山、惠州、鎮江。
④自然資源要素指數排名。自然資源的要素由三個指標組成:土地的稀缺性、獲得土地的難易程度和水源的豐富程度。其中,條件最好的10城市是臺州、寧波、南寧、南通、蕪湖、佛山、南昌、紹興、常州、杭州、溫州,條件較差的最後10城市是北京、沈陽、成都、南京。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產業集聚程度的提高,壹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閩南廈漳張泉地區的自然資源壓力逐漸加大,而壹些中小城市的優勢日益凸顯,客觀上為加快城市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條件。
⑤生產要素成本指數排名。生產要素成本由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和資本實際利率構成。成本最好的前10城市是惠州、蕪湖、重慶、淄博、威海、哈爾濱、南通、沈陽、南昌、烏魯木齊,成本較高的後10城市是蘇州、杭州、嘉興-珠海、金華、烏魯木齊。
4.產業相關競爭力。
城市產業發展決定了城市的競爭力和發展方向,是城市經濟效益的主要部分。城市產業發展的環境由產業關聯指數的高低來衡量,包括產業集群環境和產業服務環境。指數最高的城市有廣州、重慶、南昌、Xi安、長沙、武漢、福州、溫州、紹興、杭州、珠海、中山、上海、深圳,多分布在江浙壹帶。它們是中國產業關聯最典型的地區,也是市場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最活躍的地區。其具體指標排名情況如下:
①產業集群環境指數排名。產業集群環境由三個方面構成:產業集群的發展狀態、產業專業化的集中度和集群內的合作程度。發展狀況較好的前10城市為廣州、東莞、紹興-杭州、溫州-佛山-臺州、嘉興、深圳、威海,後10城市為沈陽、哈爾濱、大連、秦皇島、廈門、威海。
②產業服務環境指數排名。工業服務環境指數最高的前10為:廣州、南昌、Xi安、珠海、重慶、上海-福州、深圳、中山、杭州,後10為:常州-呼和浩特、佛山、惠州、寧波-烏魯木齊-北京-徐州、成都-鎮江、淄博。
3.位置和當地需求
當地需求和區位條件的規模和質量構成了城市區位競爭力和需求競爭力。全國前10城市區位和需求競爭力最強: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漢、重慶、成都、南京,後10城市為紹興-嘉興、泉州-呼和浩特、蕪湖、惠州、臺州。其分項指標的排名情況如下:
本地需求規模指數排名。地方需求規模由宏觀經濟預期、城市前景預期和地方內需規模三個指標構成。最大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深圳、武漢、南京、沈陽、成都、杭州,最後10是長春、威海、臺州、泉州-蕪湖-惠州。人口密度高的大中城市明顯高於小城市的需求規模。
①當地需求質量指數排名。指數最高的前10為:杭州、上海、廣州、深圳、中山、北京、青島、哈爾濱、佛山、東莞,後10為:煙臺、天津-鄭州、濟南-金華、呼和浩特、淄博、沈陽、南京、鎮江。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的大中城市的消費者自然比壹些新發展起來的地級市更挑剔,喜愛高科技消費品,當地環保和質量法規也更嚴格。而壹些中小城市,如佛山、東莞等,經過粗放式發展,現在質量提升很快,發展方式也更加集約。
②區位條件指數排名。地理條件主要從自然、經濟、政治科技三個方面考察。優勢明顯的前10城市為:上海、北京、天津、武漢、廣州、杭州、深圳、南京、重慶、沈陽,後10城市為威海-秦皇島-惠州-煙臺-金華-鎮江、中山-。
4.基礎設施
在基礎設施指數排名中,前10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廈門、武漢、大連、重慶、青島,後10為:長春、蕪湖、徐州、威海、臺州、紹興、金華、淄博、鎮江、嘉興。
基礎設施指標由本地商業設施質量指數、對外基礎設施質量指數、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指數和基礎設施成本指數組成。這四個指標的排名如下:
①城市商業設施質量指數排名。城市商業設施質量指數由旅遊會展設施狀況、電力供應豐富程度和交通擁堵程度三個指標組成。前10城市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東莞、重慶、武漢、青島、大連,後10為臺州、威海、長春、徐州、呼和浩特、金華。
②外部基礎設施質量指數排名。這種通過國外大規模設施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方式在城市排名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前10名是廣州、上海、廈門、北京、武漢、深圳、福州、大連、重慶、南京,後10名是徐州、蘇州、石家莊、常州、紹興-鎮江、臺州、淄博。
③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指數排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由三個指標組成:通信設施、網絡設施和計算機設施。信息化建設較好的前10城市為深圳、廣州、惠州、珠海、上海、東莞、北京、佛山、中山、福州,技術基礎設施建設較差的後10城市為南京-常州-嘉興、武漢、福州。
④基建費用指數排名。基礎設施成本主要由本地設施成本、對外交通成本和通信信息成本構成。排名前10的城市是泉州、徐州、南京、沈陽、福州、烏魯木齊、呼和浩特、惠州、杭長,排名後10的城市是南昌、大連-南寧、天津、蕪湖、成都、煙臺、煙臺。
5.法律制度和文化環境
在軟環境建設方面,法制和文化環境是城市競爭力提升和可持續的保障。它們主要由四個要素構成:商業制度、商業文化、秩序與安全、制度成本。前10分別由廈門-廣州、北京、蘇州-鎮江、南京-深圳-上海、佛山、哈爾濱選擇,後65438+。其次級指標排列如下:
(1)業務系統指數排名。商業系統主要通過三個指標來體現:地方法規的健全性、連續性和透明度,法院系統保證合規性,盜版知識產品。前10城市為:北京、廣州、廈門、南京、佛山、上海、南通、嘉興、煙臺、深圳,後10城市為:東莞、溫州、福州、泉州、淄博。
②商業文化指數排名。排名前10的城市有:廣州、廈門、北京、深圳、鎮江、蘇州、上海、哈爾濱、溫州、南京。後10為:成都-大連-秦皇島、威海、蕪湖-泉州、鄭州、石家莊-徐州、福州。
③秩序和安全指數排名。秩序和安全由兩個指標組成: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前10城市為鎮江、南通、南京-天津-威海、濟南-煙臺-常州、廈門-蘇州-大連,後10城市為淄博-徐州、長春-呼和浩特-泉州、合肥、廣州。
④制度成本指數。制度成本由三個指標構成:對企業的不規範收費、對企業的侵權成本和對企業的訴訟成本。企業發展的制度環境越好,成本就越低,企業的競爭力就越強。200個城市中,前10的是徐州、重慶、溫州、鎮江、烏魯木齊、合肥-福州、杭州、嘉興、石家莊,後65438+。
市場競爭和開放環境
市場競爭和開放環境指數由競爭環境、開放環境和市場國際化三個指標組成。指數最高的前10城市為東莞、深圳、珠海-惠州、廈門-廣州-上海、蘇州-天津-佛山,後10城市為重慶-烏魯木齊-濟南-秦皇島-成都-呼和浩特。總的來說,沿海地區的開放競爭力明顯高於內陸城市,不僅因為沿海城市開放早、開放程度高,而且因為歷史上沿海地區交通便利、對外交流頻繁,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也比較高。同時,內陸城市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也日益加強,開放競爭力不斷提高。其次級指標排列如下:
①市場競爭環境指數排名。市場競爭環境主要由三個指標構成:同行業競爭程度、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競爭、要素市場的發育程度。競爭環境強的前10城市為深圳、紹興、廣州、南昌、上海、常州、佛山、東莞、福州-杭州,後10為寧波、惠州-南通、蕪湖、鎮江、沈陽。
②市場開放環境指數排名。前10為:沈陽、深圳、廣州、東莞、寧波、佛山-南京、上海-石家莊、北京,後10為:臺州、淄博、Xi安、南昌、常州、嘉興、福州-杭州、珠海、重慶。
③市場國際化指數排名。市場國際化主要從外貿依存度、外資占總投資比重、企業國際交流程度三個方面考察。最高的top 10城市是東莞、惠州、珠海、深圳、蘇州-廈門、天津、大連、上海-青島,最後的10城市是長春、金華-濟南、石家莊、成都、呼和浩特、青島。顯然,以企業為載體,以跨國公司發展為主體的城市,其市場國際化程度很高。
政府管理服務
在政府管理服務方面,指數較高的10城市前三名分別是無錫-鎮江-溫州、蘇州-寧波-南通-紹興-嘉興-重慶-金華,後幾名分別是深圳、南寧、長沙。
政府管理服務指數由政府監管指數、政府服務質量和政府管理成本指數三個指標組成。次級指標排列如下:
①政府監管指數排名。政府監管指標由審批管理程序復雜、政府監管適度、政府監管有效三個方面構成。前10為沈陽、無錫、上海-蕪湖、鎮江、佛山、深圳-煙臺、南通、南京,後10為蘇州-重慶-杭州-合肥-中山-濟南、福州。
②政府服務質量指數排名。政府服務質量較好的前10城市為南通-寧波-蘇州、上海-紹興、北京、青島-嘉興-廣州-金華,後10城市為威海-常州-南昌-呼和浩特-濟南-福州、沈陽、烏魯木齊-徐州、長春。
③政府管理成本指數排名。政府管理成本指數由稅收總收入和部門收取的非標準費用兩項組成。費用較低的前10城市為徐州、溫州、鎮江-重慶、合肥-福州、杭州-烏魯木齊、嘉興-無錫,後10城市為天津-Xi安-威海、佛山-中山-武漢、青島。
⒏政府營銷策略
毫無疑問,城市營銷是或將成為促進城市發展和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壹種非常重要的制度、方法和手段,而政府的營銷策略直接決定了城市競爭力的強弱。在政府營銷策略指數中,排名前10的城市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佛山、南京、長春、重慶、蘇州,排名後10的城市為:南昌、紹興、金華-臺州、徐州、南寧、淄博、蕪湖、烏魯木齊、呼和浩特。
政府營銷戰略指數由三個指標組成:政府規劃能力指數、政府財政能力指數和政府營銷導向指數。具體排名情況如下:
①政府規劃能力指數排名。前10位是:Xi安、廣州、南昌、嘉興、佛山、常州、珠海、長沙、哈爾濱、紹興,後10位是:鄭州、烏魯木齊-呼和浩特、秦皇島-徐州、淄博、東莞-濟南、北京、長春。
②政府財政能力指數排名。政府融資能力的強弱,主要取決於城市的財政收入和城市的資本化管理能力。金融能力最強的前10城市為:上海、長春、佛山、北京、重慶、深圳、天津、廣州、常州、南京,後10城市為:淄博、蕪湖、嘉興、長沙、秦皇島、泉州-煙臺。
③政府營銷導向指數排名。政府營銷導向指數由城市知名度、吸引外資和吸引遊客三個指標組成。前10城市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南京、大連、蘇州、杭州、廈門,後10城市為南昌、紹興、臺州-金華、徐州、南寧、淄博、廈門。
文章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