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從古至今的航海史!最早的航海活動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從古至今的航海史!最早的航海活動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妳好,我是邊肖。今天,我想告訴妳關於中國的海洋歷史。請註意。

中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海洋大國。中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是世界上最文明、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掌握航海技術的國家之壹。中國文化通過海洋向海外傳播,對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的古代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人民就開辟了從印度洋到非洲大陸的“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是世界上第壹個掌握使用指南針的國家。中國的指南針和造船技術通過地中海從阿拉伯傳到歐洲,為世界航海技術的大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中國歷史上湧現出了壹大批航海家,如、鄭和、冼夫人等。很長壹段時間,中國處於世界海洋文明的頂端。但近代中國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後,中國海運業的發展受到壹點阻礙,被歐美壹些工業強國趕超。

最早的航海家

中國的航海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記錄了壹塊石頭“劈木槳”的故事。7000年前,河姆渡史前文明遺址出現了木槳,這是中國下西洋的第壹個證據。中國古籍文獻中關於航海的記載數不勝數。還記載了夏朝莽帝“征伐大海,捉到大魚”的故事。與韓國商人和海外人士的接觸更加頻繁。公元200年,有壹篇關於商人航海活動的記載:“相土兇悍,海外斷絕”。

春秋時期,吳、齊、燕、魯、越等周邊國家的航海技術也十分發達。吳合起可以建造壹艘10英尺長、1.5英尺寬的大船。它們被稱為“翼龍”,是壹種可以在海上航行的雙層戰艦。齊曾經在海上玩過這樣的翼龍。他已經半年沒上岸了。孔子非常羨慕。他夢想乘坐這樣壹艘大船去“海上旅行”。

吳的戰船可以從東海出發,穿過東海、黃海,到達渤海灣的膠州。當五福攻打齊國時,他就是沿著這條海路到達齊國的。另壹方面,嚴以海軍征服朝鮮半島,並派人出使日本,開辟了遼東至日本的新航路和中日海上航路。

最大的艦隊

秦始皇統壹六國後,航海技術進壹步發展。煉金術士許福源去海外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他的船載有數百名工匠和3000名處女。這艘船的大小是可以預測的。徐福為“平話”揚帆起航。據後來的學者說,他的船隊至少到過日本和菲律賓,甚至到達了琉球群島。

它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技術和艦隊。漢武帝建立了造船軍,這是世界上第壹支職業海軍。這個單位坐的是“樓船”,又高又寬,看起來像樓房。它可以遠距離攻擊,也可以近距離作戰。它是古代歷史上最有效的海軍。這艘船可以容納數百名士兵,配備了世界上最早的槳和舵。每層樓都被硬木制成的城垛包圍著。覆蓋著皮革,以加強保護。艦頂是旗手,可以指揮士兵作戰。更難得的是,這艘船四周都是護航艦艇,由裝備、戰艦、偵察兵、首艦、紅馬艦組成,很像今天海軍的航母編隊。公元前113年,漢武帝派遣65438+萬人的船隊出使南越。漢朝水軍的戰鬥力是顯而易見的。

漢代也有遠洋航行。漢武帝時期,漢朝的海上航線已經可以從廣東出發,通過南海進入馬來半島、暹羅灣和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南部的斯裏蘭卡,再通過紅海到達埃及的開羅,再從波斯灣進入兩河流域,再通過希臘和地中海到達羅馬帝國。這條長達8000多海裏的航線,是世界航運史上的壹大創舉。

那是唐朝的鼎盛時期。唐朝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和開放的思想,向世界各國敞開了懷抱。唐朝時期,唐朝修建的廣州、泉州、揚州等地的碼頭、港口從這裏出發,穿越印度洋、斯裏蘭卡、印度半島、巴基斯坦,到達美食之鄉。這些大船可以無視印度洋和波斯灣的風浪。到了唐代,航海家還掌握了季風和洋流的變化。他們每天航行70多海裏,在風浪中遨遊。它們代表了唐朝最高的航海技術,唐朝最繁榮的造船技術,唐朝的驕傲。

鑒真杜東

唐朝二十壹年,壹個日本和尚和趙豐來到唐朝,請了壹位德高望重的大師到日本講法。鑒真大師煞費苦心帶著他的弟子們進行了六次艱難的東方之旅。

俗話說,物是人非。鑒真大師前五次赴日都是因為政府阻撓或天氣惡劣。直到20年後的公元753年,在日本使節藤原和濟北的幫助下,鑒真大師才終於乘船到達日本,並把博大精深的佛教傳到了日本。

鑒真東航前五次的失敗,不是因為唐朝航海技術落後,而是因為唐朝政府禁止平民航海赴日。因此,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在鑒真的第壹次和第四次航班受到政府的直接幹預,未能成行。雖然唐代造船技術發達,但中國優秀的造船者和航海專家基本都是政府雇員。鑒真和其他人無法招募優秀的水手或找到合適的船只。所以經驗不足的船員幾次出海都不知道如何避開強烈的東北季風,導致了之前的失敗。因此,鑒真最後壹次東渡的失敗並不意味著唐代的航海和造船技術落後。表面上看,他的東渡是被政府禁止的,類似於非法移民。失敗也很正常。

指南針的應用

宋元時期,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並用於航海,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突破。宋代《易經》中記載,遠洋水手用羅盤辨別航向:“水手識地理,夜觀星辰,晝觀太陽,陰觀針。”與航海和天文學相比,指南針在航海史上的使用是科學技術的壹大飛躍。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裏程碑。

宋元時期的造船技術也是高超的。他們可以建造壹艘長30多米,寬4米多,載客量1000人以上,尖底,24槳的快船。元朝用這艘船開辟了海上運輸路線。這條路線從平江出發,從山東膠州繞過山東半島,到達海河入海口,再沿海岸到達河北武清,將變質的食物運往北京。海上航線開通以來,北京的交通運輸能力增加了六七倍,解決了北京的首都和糧食問題,使北京在隨後的明清時期成為首都。

鄭和下西洋

明代鄭和下西洋開創了中國古代航海史上最偉大的創舉。永樂三年,鄭和率領船隊200余艘,其中大型寶船62艘,長44尺,寬18尺,桅桿9根,帆12張。鄭和率領27000多名水兵和軍官先後在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行,最長航程達10000多噸。

有大明的照片

壹幅混有明朝的畫,是明洪武二十二年根據鄭和下西洋繪制的世界地圖。該圖形長3.87米,寬4.75米。這是最早也是最大的世界地圖。這也是迄今為止我們能看到的最早描繪非洲的世界地圖。這張珍貴地圖的原件現在在中國第壹歷史檔案館。

壹幅386456厘米的明代掛圖顯示了明代及其周邊地區的房屋、山脈、河流及其相對位置。居民區通過在地名上放置盒子來定位,盒子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內外歸屬。它以明朝的疆域為中心,東起日本,西至歐洲,南至爪哇,北至蒙古。這是目前已知的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圖。

“易圖,大明的匈奴”沒有明顯的界限。它使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內部和外部所有權。描繪了明代行政公署、山川河流的相對位置,包括65,438+0,000多個城鎮、城堡、瞿塘巖井、澤池湖、邊陲島嶼、古遺址、古河道等。《明明統壹圖》還詳細描繪了歐洲和非洲的地形。其中,非洲位於左下角。尼羅河、奧蘭治山和德雷肯山都有詳細的標記。這幅畫很美,內容豐富。這是珍貴的國寶。

最後的榮耀

明朝中期以後,由於明朝海禁政策的重大失誤,中國古代輝煌的航海事業遭到嚴重破壞,逐漸衰弱。雖然精通航海技術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打敗了當時的海上強國葡萄牙,並在明末收復了臺灣省省,但這只是中國古代航海史上的壹個亮點。

1895甲午戰爭期間,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從而結束了中國古代海洋的歷史。從此,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再也沒有踏足過海洋深處。直到新中國成立,中國的航海事業才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 上一篇:崇禮168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哪個大數據分析平臺比較好?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