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很多優秀的人。湖南嶽陽80後男孩常靜,成為所有年輕人成功逆襲的典範。他只用了6年時間,通過創辦Roborock公司實現了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並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巔峰時期個人財富達到2365438+億元,成為人生贏家。
常靜的成功表明,只要妳心中有夢想,並為之不斷努力,壹切皆有可能。
2022年,我們迎來了畢業季。今年將有破紀錄的10.76萬高校畢業生走向社會。目前各行業受反復疫情影響較大,畢業生就業糾結,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
探究常靜的成功經驗,對我們即將畢業的大壹新生今後如何定位和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人生有起有落,心中有夢,眼中有光,腳下有路。
1982出生的常靜,從小學習很好。他輕松考取了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2006年畢業後,在決定未來發展方向的時候,因為對北京的向往,我選擇了北漂。
因為專業的原因,常靜很容易就找到了壹家做瀏覽器的公司,在那裏做技術處理員。生活沒有被北京的繁華和霓虹所吸引。每天面對枯燥的工作,總覺得少了點什麽。
隨著內心焦慮和審視的加深,我覺得不能把時間浪費在小公司,壹定要去大的科技公司歷練自己。當時他打算前幾年磨煉壹下自己,以後再伺機發展。
打定主意後,我毫不猶豫地決定辭職。我壹定是如願以償了,經過壹番面試和考核,我成功地得到了微軟的工作。
在微軟的三年裏,常靜如魚得水。微軟和眾多技術巨頭的創新氛圍深深吸引了他,也提升了常靜自身的技術能力和視野。2010年,他再次跳槽到騰訊,微軟的經歷讓他獲得了騰訊高級產品經理的職位。
常靜心裏壹直有個夢想,就是有壹天能成立自己的公司,實現人生的價值。經過五年的積累和磨礪,常靜認為是時候創業了,並躍躍欲試。
於是在2011,他辭掉了工作,帶著幾個曾經共事過的兄弟在北京成立了魔圖精靈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做手機圖像處理。軟件做出來了,但是沒有普及,沒有好的盈利模式。公司難以為繼,承諾以6.5438+02億美元賣給百度。
第壹次創業,就這樣死了,賣公司的錢只夠R&D投資。雖然這次冒險失敗了,也沒有賺到錢,但是這次經歷是壹筆寶貴的財富。
生活中的任何驚喜、幸運和收獲,都來自日復壹日的努力。即使對成功的態度不同,努力和堅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公司賣給百度後,常靜帶著技術團隊加入了百度。在百度,他接觸到了人工智能和AI深度學習,並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就在2013這壹年,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應運而生。常靜通過調查互聯網銷售數據發現,智能掃地機器人持續快速增長。掃地機器人解決了現代人的痛點。國外產品價格在壹萬以上。如果能降低產品價格,市場前景將是廣闊的。
想到這,常靜很激動。於是在2014年,成立了Roborock公司,專註於智能掃地機器人的研究。這是壹個沒有退路的選擇。幸運的是,常靜的方向是正確的。
夢想的路很長,路上有高墻。從軟件到硬件,研究之路並不平坦。
2014年8月到2015年9月,壹年內反復做出來的產品總是差強人意。常靜帶領技術人員,每天工作14、15個小時,連續作戰。如果他們失敗了,他們將從頭再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次改進測試,產品達到了量產的要求。
關於掃地機器人的研究,常靜說雷軍是他的指導。可以說,Roborock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小米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有了大樹的支撐,規避了初創企業的風險。
從2013開始,雷軍重點打造智能家居,小米計劃五年內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用小米做手機的成功經驗復制100小米,布局物聯網產業。
常靜帶著清道夫計劃到處找投資人,到處碰壁。後來通過渠道找到雷軍,在Roborock成立三個月後,獲得小米順為資本3000萬元投資。Roborock也成為了小米的生態鏈企業,產品全部通過小米渠道銷售。
雷軍說,遇到風口,豬都會飛上天。借助智能家居和小米的支持,Roborock壹飛沖天。在2065,438+06年虧損65,438+065,438+0.24萬元後,產品銷量從2065,438+07年開始快速增長,2020年全年營收達到42億元。
2020年2月21日,對於常靜來說,是壹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成立僅6年的Roborock成功在科技創新板上市,他個人迎來了壹個亮點時刻。後來Roborock股價達到1492.93元/股,僅次於貴州茅臺,被市場稱為“瘋狂的石頭”。常靜的個人財富達到了231億元的峰值。在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常靜以財富25億美元排名1249。
用科技簡化生活,利用家用智能清潔機器人的優勢,Roborock更加耀眼。得益於資本加持,Roborock在R&D實力、產品規模、品牌上都有了很大提升,產品銷往全球市場。
生活不只是當下,還有詩和遠方。
常靜第二次創辦Roborock,達到了人生的高度。然而,他的進步並不會停止,他正準備投身於制造智能汽車,抓住機會更上壹層樓。
目前,常景已在上海成立羅提智能科技,造車項目獲得包括騰訊集團、紅杉資本在內的6,543.8+億美元融資。
長景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