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和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Mercedes-Benz AG)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Hubertus Troska表示,“在過去的20年裏,中國汽車市場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秉承“在中國發展,與中國共進”的初心,我們很榮幸能夠參與到這壹蓬勃發展的進程中,為社會發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而這壹切,都離不開我們本土團隊的努力,離不開我們中國合作夥伴的支持。我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了近十年,期間親身體驗了中國社會和汽車市場的活力。如果有什麽比中國市場的增長率更令人著迷的話,那無疑是這裏巨大的創新潛力和雄心勃勃的人們。我堅信,中國將在塑造汽車行業的未來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將客戶放在第壹位和擴大本地投資,戴姆勒有幸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贏得了近500萬客戶的信任,這要歸功於全國600多家經銷商的支持和大約5500名中外員工的努力。僅在過去五年中,戴姆勒及其合作夥伴在中國的投資就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同時,結合商業責任成為公司重要的發展理念:如今,戴姆勒的梅賽德斯-奔馳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已累計投入2.8億元,惠及中國超過654.38+0.5萬人。展望未來,中國仍將是梅賽德斯-奔馳最關鍵的增長動力,也是公司面向未來的“全電動”轉型的重要創新基地。
奔馳與中國的深厚淵源可以追溯到1913,可謂與中國的“百年情緣”。自2001戴姆勒大中華區成立以來,戴姆勒加快了在中國的發展步伐,與中國汽車市場保持同步。多年來,通過與中國的行業領袖、科技公司、初創企業和知名大學的合作,戴姆勒不斷加深對中國市場和客戶的了解,為未來的成功奠定基礎。如今,戴姆勒在中國的業務已經覆蓋了整個汽車產業鏈,無論是研發、采購還是生產、銷售和金融服務。
2005年,隨著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作為首款國產車型投入生產,戴姆勒開始了中國本土的R&D和生產進程。如今,北京工廠是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全球生產網絡中最大的生產基地,見證了300多萬輛奔馳轎車的下線,成為中德精誠合作的典範。2010年,戴姆勒開始在福州生產奔馳輕型商用車,以進壹步滿足中國客戶日益增長的豪華商用車需求。
除了高端制造,戴姆勒還非常重視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的本土研發。戴姆勒在中國的R&D中心在全球R&D網絡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涵蓋電動出行、智能互聯、自動駕駛、車輛本地化、車輛測試和設計等多個領域。隨著新的戴姆勒中國R&D技術中心於今年秋季正式投入運營,戴姆勒進壹步加強了其本土創新和技術R&D實力,並加快了包括純電動汽車在內的奔馳產品的國產化進程。
對戴姆勒來說,中國不僅僅是壹個商業市場。作為壹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戴姆勒壹直致力於回饋中國社會。今年,戴姆勒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項目在中國慶祝了15周年,這是該公司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最新例證。自2006年在中國啟動以來,戴姆勒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項目壹直與中國的大學合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儲備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涵蓋生產、售後等關鍵行業。截至目前,已惠及9000余名學生。
自2010起,梅賽德斯-奔馳通過“梅賽德斯-奔馳星願基金”持續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截至2021年底,興源基金累計投入資金2.8億元,受益人數超過1.5萬人,在教育扶持、文化藝術、環境保護、鄉村振興等領域不斷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繁榮貢獻力量。
2021 12 1,戴姆勒集團正式分為兩個獨立實體,分別負責戴姆勒卡車乘用車、奔馳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的運營。戴姆勒股份公司也將更名為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以進壹步專註於豪華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市場,不斷把握業務發展和盈利機會,加速邁向零排放和軟件驅動的未來。隨著這次歷史性的重組,戴姆勒在中國的下壹個成功篇章也拉開了精彩的序幕。
憑借其在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巨大潛力,中國將在梅賽德斯-奔馳的全球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在“電動先行”向“全電動”轉型的大背景下,奔馳將加快在中國豪華電動車市場的發力。到2022年,奔馳在中國的純電動車型將從2019的1款擴大到5款,覆蓋多個細分行業。今年,繼國產EQA純電動SUV和EQB純電動SUV之後,旗艦豪華純電動汽車新EQS即將在中國上市。明年,全新的EQE也將在中國本土生產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