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請:企業申請貸款擔保。
2.考察:考察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抵押資產、納稅情況、信用狀況、企業主等,初步確定是否擔保。
3.溝通:與貸款銀行溝通,進壹步掌握銀行提供的企業信息,明確銀行擬發放貸款的金額和期限。
4.擔保:與企業簽訂擔保及反擔保協議、資產抵押、登記等法律手續,與貸款銀行簽訂擔保合同,與銀行、企業正式建立擔保關系。
5.放款:銀行在審核擔保的基礎上向企業發放貸款,同時向企業收取擔保費。
6.跟蹤:跟蹤企業的貸款使用情況和經營情況,通過季度納稅、用電量、現金流的增減,直接跟蹤檢查企業的經營情況。
7.提示:在企業還貸前壹個月提前提示,讓企業做好提前還貸的準備,保證企業資金流的正常運轉。
8.解散:註銷抵押登記,憑企業銀行還款單註銷與銀行、企業的擔保關系。
9.記錄:記錄本次擔保的信用狀況,分為正常、異常、逾期、壞賬四個等級,為後續擔保提供信用記錄。
10.歸檔:與銀行、企業簽訂的各種協議,以及還貸後的憑證、取消擔保的憑證等,進行整理、歸檔、封存,以備日後查檔。
個人或企業向銀行借款時,為了降低風險,銀行不直接向個人放款,而是要求借款人找第三方(擔保公司或有資質的個人)擔保。
根據銀行的要求,擔保公司會要求借款人出具相關資質證明進行審核,然後將審核後的材料提交給銀行,銀行審核後放款,擔保公司收取相應的服務費。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擔保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