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閉市!7月最後壹個交易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上證綜指再度站上3300點,兩市成交繼續突破1萬億元。全月主要核心指數漲幅均超過10%,其中上證綜指上漲10.90%,深證成指上漲13.72%,上證綜指上漲14.65%。
從行業板塊的表現來看,7月份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波動較大。從後市來看,從短期風格切換到低估值的金
7月份閉市!7月最後壹個交易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上證綜指再度站上3300點,兩市成交繼續突破1萬億元。全月主要核心指數漲幅均超過10%,其中上證綜指上漲10.90%,深證成指上漲13.72%,上證綜指上漲14.65%。
從行業板塊的表現來看,7月份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波動較大。從後市來看,從短期風格切換到低估值的金融、地產、傳統周期的可能性增大。7月看私募圈,有這些大事!
01
深圳兩個老牌私募晉升百億,核心人物都是大咖。
百億私募陣營壹直被市場熱切關註。對於私募來說,進入百億的規模不僅是行業的無冕之王,也是投資者和機構認可的公司業績和投資理念的重要表現。
近期,深市有兩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規模突破百億,分別是單斌的東方港灣和林園的林園投資。前者成立於2004年,後者成立於2007年,都是國內老牌股票的長期私募。
今年以來,多家私募管理規模迅速提升至100億。對此,有私募人士表示:壹是基金賺錢效應突出。在a股走出結構性行情的背景下,機構比散戶優勢更明顯;二是資金合理充裕,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收益率大幅下降,權益類市場吸引力顯著增加。
02
另外5000萬,上市公司花3.3億買私募。
在銀行理財收益下降的背景下,購買私募基金也成為不少上市公司的理財選擇。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8家上市公司在2019年買入了18只證券私募基金產品,合計投資8.33億元,其中展鵬科技去年壹口氣投資了銀豹投資、明訊投資、重陽投資等7只私募產品。
截至7月底,永濟、天辰、三木、恒瑞醫藥、展鵬科技、*ST天馬等6家上市公司或其控股子公司認購了8只私募基金,總投資3.3億元。
永濟在5月份認購了山楂樹珍卓資產下的“山楂樹珍卓5號”,7月份又追加了5000萬元。今年認購該基金2億元,上市公司購買總額占比60.61%。根據定向增發安排主數據,上市公司大量認購的山楂振卓資產成立於2017。公司管理規模為1-10億元,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 *%。
7月,除永濟追加5000萬私募外,天辰認購5000萬“百濟價值成長”,三木集團認購2000萬“赤臺卓悅2號”。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7月上市公司私募資金申購總額為6543.8+0.2億元。
03
單月備案產品數量為年內第二高,百億級私募中已有222只產品備案。
從單月私募基金備案數量來看,3月是全年私募備案高峰,當月有2733只基金完成備案。2月份是全年註冊基金數量最少的月份。由於春節假期和疫情原因,2月份僅登記1219只私募基金,登記私募投資基金數量不足1000只。
在牛市的催化下,7月以來私募產品備案熱情高漲。月度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7月已登記私募基金2387只,其中私募投資基金1858只,占比77.83%。
從百億級私募備案產品數量來看,7月份國內百億級私募備案基金222只。水影投資、淩俊投資、明訊投資單月備案基金數量均超過20只,34只基金發行數量第壹。此外,寧波魔方量化、九坤投資的月備案基金數也超過10。
從擁有大量備案資金的數百億私募的主要投資策略來看,7月份量化私募備案產品數量明顯高於主觀多頭。因為量化策略的回歸在震蕩行情中更為穩健,市場呼喚牛市,但牛市卻遭遇了回調和降溫。撤退規模較小的量化基金也是壹種資產配置方式,優勢明顯。
04
震驚私募圈,金牛推出6年封閉式產品。
基金設立封閉期的情況並不少見,因為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在牛市高點買入,很容易因為高位撤回贖回而造成損失;對於私募管理人來說,當市場劇烈波動時,頻繁的申購贖回會大大增加投資的難度。
近年來,無論是在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中,三年期的封閉式產品開始流行。7月,漢和資本推出了壹款封閉期為6年的產品。事實上,漢和資本是國內較早推出三年封閉期產品的私募之壹。
漢和資本第壹只6年期封閉式產品最大的強項是過往業績。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漢和資本成立於2013、14年6月,獲得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牌照,並於2016、12.30年6月成為中國基金業協會觀察員會員。截至目前,漢和資本的管理規模早已超過50億元。漢和資本信奉超長期價值投資理念,以產業資本的視角看待投資標的,精選有價值的標的,並長期堅定持有。公司常年保持高位運行。
從超長期價值的投資角度來看,漢和資本不會單純根據短期的市場波動來選擇時機,所有的操作都是基於買入邏輯和公司的內在價值是否發生了變化。
05
外資私募增至27只,瑞銀資產備案產品數量排名第壹。
距離2017年5月第壹只外資私募基金登陸,已經過去了三年。過去3年,私人股本基金的發行數量激增。從外資私募管理人來看,2017有9家公司完成註冊;從國外私募產品來看,2019年有40只產品全部備案,現在2020年已經過半,國外私募備案數量只有18只,還不到去年的壹半。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境外私募管理人註冊數量為27家,私募基金產品發行83只。從註冊產品數量來看,瑞銀資產註冊了16只產品,居外資私募發行基金數量之首,匯理投資同期也註冊了11只基金產品。
7月份,既有外資私募獲批,也有外資私募基金產品備案。鮑爾賽佳(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鮑爾賽佳)於7月27日完成了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的註冊。畢昇投資、未來蔡邑和東亞聯豐各在7月份備案了壹只基金產品,分別是外貿信托-隆鑫5號、未來蔡邑中國優勢1號和東亞聯豐中國分散1號,除東亞聯豐為首次備案基金產品外,其余兩家外資私募的多只產品均已完成備案。
從規模變化來看,截至7月底,德少投資、騰盛投資、安眾投資三家外資私募均實現了規模區間的增長。德少投資和瑞銀資產都活在1-2億元,後兩者管理規模為1-1億元。
06
另見“精彩”私募,銷售人員為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少於壹百萬份。
雖然私募行業多年來發展陽光,但也有壹些小私募擾亂市場,損害私募行業聲譽。
最近包括證監會、寧波銀監局最近都下發了采取整改措施的決定,私募的違規行為更是驚人。存在的問題包括:
1.本公司在中國資產管理協會登記的信息不完整、不準確。
2.公司在部分基金產品宣傳材料中存在誇大宣傳。
3.公司沒有對部分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部分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評估時間晚於基金合同簽訂時間。
4.本公司銷售人員為投資者持有基金產品,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不足654.38+0萬元。
5.公司未向投資者披露部分基金產品的重大變更信息;公司部分基金產品未按基金合同約定披露信息。
6.部分投資者缺乏合格投資者的資產證明材料;把基金產品賣給壹些風險承擔能力不匹配的投資者。
7.部分基金產品未按照合同約定進行披露。
8.部分基金合同缺少基金出資等必備要素;部分基金合同投資人的認購份額未填寫。
根據相關規定,單只私募基金投資金額不低於654.38+0萬元。對於投資者來說,選擇正規私募,通過正規渠道參與私募投資,可以在獲得收益的同時實現權益最大化,“不走尋常路”容易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