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管理著800億美元資產的基金經理劉艷春要離開了?基金經理離職後都做些什麽?

管理著800億美元資產的基金經理劉艷春要離開了?基金經理離職後都做些什麽?

網上的壹個帖子在投資圈引起了震動。管理規模超過800億的明星基金經理劉艷春要走了?

然而,京順長城和劉艷春後來做出了回應。看起來他們暫時不會離職,但也不能說無風不起浪,被打臉的事情很多。

在傳統認知中,基金經理往往年薪百萬,手握數百億,意氣風發。甚至還有前段流傳的蔡崇松7000萬年終獎的傳說。這只是大家構想的英雄,基金經理其實是個普通人,是個資深農民工。單從離職率來看,確實很高,也不是所有人都離職另謀高就,自己開私募公司,或者覺得錢不重要。壹般來說,有四種。

第壹,做私募。

這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但必須是頂級的基金經理。畢竟創辦壹家新的私募公司真的是靠個人號召力,公募基金投研系統的研究員又用不上。

最著名的是王亞偉,壹個不得不提基金公募的基金經理。中國市場也是傳奇,從2004年到現在取得了4300%的回報,更不用說各種獎項了。王亞偉在那壹年甚至成為壹種現象,機構和個人專門研究他。他選什麽股票都被大家壹擁而上,比現在的章雷還好看。

然而,在他人生的巔峰時期,王亞偉選擇了辭職,在深圳建立了壹家合資企業。發布的第壹款產品也融資50億元。王亞偉的實力還是不錯的,在執掌私募的排名也很靠前。但發展之路也有起有落,投資的公司中途經歷了退市、產品清算、大幅虧損。以何謙紫荊花為例。從2015到現在,漲了108%。這個成績還不錯,但比過去還差很多,影響也不壹樣。但是,這是壹個想瓜想豆的問題。幾百億的規模,加上私募更高的成本,加上王亞偉自己是老板,錢肯定更多。同類公司的另壹個大老板林鵬也做了自己的私募。

第二,去大的基金公司。

人往高處走。目前公司的形式是引領效應顯著,強者永遠強。這是投資者和基金經理的選擇。大基金公司有更好的團隊支持和體系,可以做出更多的成績。這樣的小公司太多了,沒法跳槽去大公司。隨便翻開基金經理簡歷,就有兩三家基金公司起步了。例如,男主劉艷春曾在漢唐證券(現名為信達)和博時基金工作。

第三,創業

這個更有意思。基金經理也是有個人感情的人,不是賺錢機器,比如田弘基金的肖誌剛,他也是明星基金經理。辭職的時候寫了壹封信,說想開壹個校園書店,自己寫書,自己賣書。有很多理想和情懷,看了他的信,真的相信他有這個實力。肖經理也是自媒體大V。平時喜歡寫文章和粉絲互動。做壹個自媒體肯定比大部分財經博主更有說服力。

第四,被迫離開。

我們的投資總是盯著聚光燈,關註張坤的千億規模和馮博的爆款。但在聚光燈之外,壹些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日子其實壹點也不好過。如果拉公募基金的排名,有的基金公司甚至有壹兩個經理,管理規模都是幾千萬。我們都知道,公募規模長期低於5000萬,就會被清盤。如果基金清盤對基金經理是重大打擊,同行就很難再就業。

當然有些創業者也是創業的形式,那就是再開壹家基金公司。然而,公募基金的牌照很難拿到。做起來並不容易,成功的人屈指可數。2018,興全總經理傅鵬博離職後創辦瑞源基金,但裏面有大佬坐鎮。瑞源基金雖然只有三位基金經理,四只基金,但其4465438+億的規模,堪比壹家中型基金公司,基金壹票難求。

從邏輯上講,明星基金經理對公司和公司業績的影響會很大。不然公司為什麽要千方百計不讓那些管理者辭職?

林鵬從東方紅辭職也是費了不少功夫。如果接手得好,為什麽不招壹個新的大學生?

顯然,這條路是走不通的。除了金字招牌,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是不能簡單替代的。王亞偉離開後,華夏基金也表示,他的能力和表現是不可復制的。因此,王亞偉離開後,中國大規模市場的表現也很平淡。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邱東榮離開匯豐晉信後,他管理的基金業績也出現下滑。

對於許多公司來說,明星基金經理是壹個非常大的公司財產。全市場共有142家基金公司,2329位基金經理,真正的明星基金經理不超過50位。壹個公司培養壹個就好,除了易方達興全這種。如果壹個明星基金經理被動了,公司就會受到傷害。比如前海開源基金壹家公司的規模是997億。這對基金公司來說也是壹個挑戰,就是很難找到壹個匹配細分領域的經理來管理明星基金經理留下的資產。平時也是壹直在變,表現很難好到哪裏去。

所以明星基金經理離職,可以考慮賣掉或者轉行。更重要的是,投資時,他選擇的是大型基金公司。壹方面,經理離職不容易。另壹方面,即使離職,也可以依靠強有力的公司制度維護或者其他明星管理者接手。

  • 上一篇:從財報來看,新能源企業過於依賴補貼。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還現實嗎?
  • 下一篇:東風汽車這幾年發展如何?有沒有投資潛力?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