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政策推測,未來長續航裏程、高能量密度電池、低能耗車型將成為重點鼓勵標準。這個新政策直接取消了續航裏程100-150 km的電動車補貼。電池質量差、節電性能差、續航裏程低的電動車補貼降低,最高補貼幅度可能下降40%以上。據估計,這項補貼將影響70%以上的車輛。
雖然早有相關規劃,但補貼退坡來得有點突然。可能受到影響的車型70%是國內主流車型,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打亂企業的生產節奏,很多原定計劃將不得不重來。對企業來說未必是好現象。
在政策調整的情況下,小型電動車和公交車受影響較大。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小型電動車市場需求巨大。A00電動車銷量達到24.44萬輛,同比增長162%,占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53.35%。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會逐漸下降,直至取消,這可能會造成國內A級車銷量的大幅下降。
客車方面,今年前十個月,宇通客車銷量累計1.1萬輛,排名第壹。比亞迪共有8445輛公交車,排名第二。但從工信部給出的數據來看,月產量過萬的車企沒有,都在幾百家左右。
雖然之前新能源客車已經有了政策的推廣和支持,但是電動客車從采購和運營等方面綜合成本較高,導致這個行業電氣化進程緩慢。目前,搭載各種新技術的新能源公交車還處於檢驗狀態,還沒有針對城市公共交通的經濟效益高的產品,離大規模推廣應用還很遠。
目前,很多銷售網點的工作人員已經將補貼退坡作為壹大促銷理由,催促消費者提車,並透露壹旦補貼政策退坡,明年初可能就沒有車賣了。早在今年年初,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企業調整經營政策,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下滑,甚至很多經銷商停止提車。
但從整體情況來看,補貼退坡政策有利於淘汰部分質量差、靠政策騙取補貼的電動車企業,鼓勵該領域新技術的進壹步發展。
按照原計劃,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要占到汽車總銷量的7%。如果按年銷量3000萬輛計算,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265438+萬輛。目前,國內已有30多家企業進入或即將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如果按照這種趨勢生產,預計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696萬輛,其中很多都是為了補貼而生產的。
2015年,五洲龍汽車公司因其高管偽造印章取得這些車輛的相關證件,騙取補貼5547萬元,導致已簽訂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合同無法如期交付。今年2月,工信部處罰了SAIC湯山巴士有限公司、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等8家車企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驅動力是政策而非消費。今年6月5438+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61%,原因是工信部在壹系列騙補事件後,拒絕了多家電動車品牌的補貼請求,導致多家車企6月5438+10月銷量直接為零。
對於車企來說,補貼的取消會促使他們延長電動車的續航時間。但由於車輛載重的變化,需要重新設計車型,無疑會增加成本。對於電動汽車來說,電池技術是核心。如果壹開始質量就很好,改起來也不是很難,甚至不需要改。相反,如果壹開始技術就很差,再改也沒用。
對於目前中國的電動車市場來說,提高車企的準入門檻是極其必要的。市場化的行業也離不開監管。雖然減少補貼有點突然,但從長遠來看,為了避免更多的次品和更大的資源浪費,收緊補貼是更有效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