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國總體出口形勢:
挪威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僅次於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2004年原油出口量(挪威大陸架)為293萬桶/日,占總產量的90%,出口金額為2374億挪威克朗;2005年出口量為234萬桶/日,占總產量的93%,出口金額為2970億挪威克朗。主要出口目的地為英國、荷蘭、法國和德國(60%)以及美國和加拿大(15%)。挪威豐富的石油資源為挪威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
2.石油公司的銷售狀況:
1)國家石油公司。挪威最大的石油生產商是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該公司在挪威大陸架每天生產約65萬桶原油,在英國大陸架、西非、中東、裏海和中國也生產石油,總產量接近每天200萬桶。是北海最大、世界第三大原油生產國,原油以低硫輕質原油為主。
國家石油公司在Nostavange、新加坡、倫敦、哥本哈根、裏加和斯坦福德設立了原油交易辦事處,向世界主要地區和市場出售原油。它的幾個貿易辦事處負責不同地區的業務。其中,斯塔萬格貿易辦公室主要負責對歐洲市場的銷售,美國斯坦福德貿易辦公室負責對北美市場的銷售,倫敦貿易辦公室主要負責對挪威大陸架以外產油的銷售,新加坡貿易辦公室負責對亞洲市場的銷售。幾個交易部門聯系緊密。這些公司每天在全球處理的石油貿易總量達到200萬桶(包括國家投資的庫存石油),僅次於伊朗和沙特國家石油公司的石油銷售額。銷售區域比例北美25%,歐洲65%,亞洲及其他65,438+00%。
2)海德如。挪威另壹大石油公司是海德魯,在挪威大陸架日產原油約465,438+00,000桶,在安哥拉、加拿大、利比亞和俄羅斯也有產油,總產量為48萬桶/日,居世界第壹。
海德魯公司在挪威有壹個銷售辦事處,但它不僅銷售原油,還銷售天然氣和成品油。與國家石油公司不同,它的銷售鏈遍布全球。但是,該公司也通過其在挪威和國外的代理商在更大範圍內進行了壹些間接的石油銷售。其全球原油銷量為40萬桶/日,主要針對歐洲市場。
此外,殼牌挪威公司、英國石油挪威公司、ESSO挪威公司、斯韋斯卡石油勘探挪威公司等20多家在挪威註冊的跨國集團公司也在挪威從事石油勘探、生產和出口銷售。
二、挪威對華石油出口的現狀
2005年,挪威對中國的原油出口達7.74億挪威克朗,出口量為26.5萬噸,占挪威原油出口總量的0.3%。2004年出口金額為165438+9300萬挪威克朗,出口量為52.3萬噸,占原油出口總值的0.5%。2006年6月出口金額為851900萬挪威克朗,出口量為26.8萬噸,超過了前壹年的年度水平。
挪威原油出口公司和出口量如下:(數據由NPD、挪威石油和能源管理局提供)
2006年1月(不完全統計):桶和噸。
PETORO挪威中國954 488 126 45
挪威水電中國630 000 83 467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中國430 531 57 040
2005年:每桶噸
PETORO挪威中國937 604 124 325
挪威水電中國630 000 83 537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中國421 520 55 893
2004年:每桶噸
挪威水電公司中國2224 000 292 477
PETORO挪威中國1128 394 148 395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中國494 472 65 028
挪威斯文斯卡中國92 000 12 099
從表中可以看出,向中國出口原油最多的公司是PETRORO。該公司是壹家65,438+0,000%的國有公司,不進行石油勘探和生產活動,只負責將國家資本(SDFI)投入挪威大陸架油田的業務。國家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油田的股份和分紅,從而使資本升值。國家石油公司負責出售國有庫存石油。
另壹個向中國出口石油的大公司是海德魯。由於這家公司生產的原油量相對少於國家石油公司,原油銷售鏈條也不如國家石油公司豐富,而且由於距離因素,目前這家公司與中國沒有直接的原油貿易,只是通過其海外原油代理商使其原油間接進入中國市場。此外,還通過向國家石油公司出售原油間接向中國出口。2006年6月5438+10月與中國的原油貿易顯示,海德魯以離岸價將原油出售給國家石油公司,然後國家石油公司主導原油,通過其更成熟的銷售鏈,出售給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
所以有數字顯示,PETRORO、HYDRO、STATOIL雖然主要向中國出口原油,但他們真正的賣家都是國家石油公司,國家石油公司向亞洲包括中國的銷售部門都設在新加坡,所以挪威向中國出口的原油大部分都是通過這個部門出口的。
第三,挪威對華石油出口的未來趨勢
挪威和中國在石油領域各自的發展特點是:挪威政府對石油生產的未來規劃是繼續維持目前的石油產量,而其自身的石油消費並沒有太大的增長,因此挪威在未來仍將是壹個主要的石油出口國。我國的特點是未來對石油的需求將保持旺盛。為了確保石油安全,我國實行進口來源多元化的政策。從這壹點來看,兩國的原油貿易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中國實現石油進口來源多元化的措施主要是增加對非洲的石油開采和進口,這使得來自非洲的原油占中國進口的1/4至1/3:例如,在安哥拉的石油出口中,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從蘇丹進口的石油占其蘇丹出口的壹半以上;尼日利亞也是中國重要的石油來源。
上述非洲國家的共同特點是石油資源豐富,但石油生產技術不強,對外國公司的參與持積極開放的態度,因此中國在這些國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挪威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自身技術水平高,對環保要求高,各種開采成本高。中國公司在挪威勘探石油不可行,純石油出口受到很大限制。所以這些因素造成了中國從挪威進口石油量並不大的現狀。
盡管如此,作為石油出口大國的挪威和作為石油消費大國的中國,兩國之間的石油貿易還是有潛力的,目前的很多問題也會隨著未來的發展而逐步解決。至於運輸成本,目前我國原油國運能較低,80%以上由國外運輸公司承運。但隨著未來中國原油運輸能力的增加,原油運輸成本有望相應降低。而且挪威的油質量很好,很受歡迎,產品是容易提煉的輕油。目前世界市場上這種油的供應量非常短缺,所以隨著中國對這種優質原油需求的增加,中國對挪威原油的進口需求也會相應增加。
附: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原油經銷處:
新加坡貿易辦公室:
金川高先生
原油交易經理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亞太區
新加坡
電話:+65 6233 6533
傳真:+65 6736 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