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控制權,政府的意誌和利益決定著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國家的支柱。全民所有制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主要具體表現形式。我國實行計劃經濟時,全民所有制企業體現為國家所有制的具體實現形式。國家所有制的具體實現形式是通過全社會的經濟聯合,使勞動者獲得生產資料的共有人地位。所以,此時中國的國有企業是國家投資的從事產品(商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本質上是以勞動為生的勞動者和全民所有的生產資料的經濟結合。在全民所有制條件下,我國全體勞動者是生產資料的共有者,地位平等;因此,中國的國有企業本質上是全民所有制的具體實現形式。全民所有制的生產關系是通過勞動者和全民所有的生產資料的結合而具體實現的。
國企是共和國的長子,為我國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建國初期,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加速國家工業化,我們擁有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半個世紀過去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擁有國有資產、發展國有企業的目標更多地轉化為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將大部分國有資產進行處置,變現充實社保基金或者直接用於社會救濟,國有資產就實物化或者紙面化了,但這種處置維護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大局,所以這種處置應該和擁有國有資產、發展國有企業具有同等效力。事實上,這種處置方式是中國國企改革的長期目標取向。但是,在這種處置方式全面鋪開之前,大型和超大型國有企業仍將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