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說:“有夢想就能展望未來,有無窮的動力就能創造美好的生活。”祝他和雨潤夢想成真!
朱負責大局快兩年了,雨潤發展的不錯吧?
朱(左1)和常務副總裁(右1)介紹雨潤食品工業園。
去年10月22日65438晚間,港股雨潤食品、a股中央商場雙雙公布重磅消息:時隔近四年,朱案終於有了新進展,他回國了。
江蘇前首富朱重獲自由,也讓雨潤系債務危機迎來轉機。他掌管企業大局快兩年了,也實施了壹系列強有力的變革,但企業還是面臨壹些實際困難。還能發展的更好嗎?
雨潤成立20多年,不僅僅是壹個品牌。旗下產業涵蓋衣食住行玩等民生方方面面,旗下擁有雨潤食品(1068。HK)和中央商場(600280。噓)。
朱是雨潤集團的創始人,雨潤集團成立於1993。200元白手起家,曾被譽為中國“第壹屠夫”。他工作努力,是連登的江蘇首富。然而,在朱被杭州拘留的1401天期間,雨潤系也陷入了困境。兩家上市公司均被卷入債務泥潭,雨潤食品巨虧,整個集團瀕臨破產。
雨潤控股集團董事長朱
去年,朱被授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他很感動。他說:這枚勛章非常珍貴。這份榮譽不僅屬於他,更屬於13萬雨潤人。
《菜根譚》裏有壹句話:“我貴人家給,我賤人家鄙視。”人生大起大落時這句話是什麽味道?
在朱的低潮期,南京依然將這枚勛章授予他,不僅肯定了他和雨潤對社會做出的諸多貢獻,也給了他重整旗鼓的信心和動力。
目前雨潤集團會發展的更好嗎?朱目前面臨著許多實際困難。他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勢能來幫助雨潤走出目前的困境。
上市20年的中央商場(*ST上中),依然“戴星戴帽”。公告顯示,截至65438+2月11,股權質押總比例為55.9%。第三季度營收下滑,同時虧損1525萬元,負債率高達93.77。
165438+10月17日晚間,*ST上中發布公告稱,迪化實業與雨潤控股的重組申請被南京中院受理。
在香港上市的“雨潤食品”甚至已經沒落,成了“仙股”。18年2月18日中午,股價僅為每股0.70元,總市值僅為1276萬元,每股凈資產為-1.052元。
雨潤控股集團就像“雨潤七子”壹樣,擁有食品、地產、商業、物流、旅遊、金融、建築等七大產業板塊。對於朱來說,重組雨潤的關鍵在於,他首先要在“雨潤七子”中挑出哪壹個可以養、養、強。
“牛奶”短缺,每個人都需要有人餵。他們只能做出選擇。雖然很難過,很難放棄,但他們也必須做出果斷的選擇。
朱是的女兒
朱回歸後,他的兒子和女兒都正式進入前臺,而且分工並未分離。他的兒子朱軍專註於中央商場,而他的女兒朱元負責雨潤食品。
我姐姐朱元34歲,我哥哥朱軍365,438+0歲。兩人都有海外留學經歷。讓壹兒壹女分別掌控自己的兩家上市公司,早接手早繼承,讓他們接受更多的磨煉,對朱也有好處。當然,他們多大了,也需要“扶上馬,送壹程。”
朱的回歸更直觀的表現在企業內部的變化,或者說是人員的變動。安排二代接過接力棒後,不少“雨潤系”元老也退出了。目前,雨潤食品今年前三季度再次虧損,業績危機仍未改善。此外,負債率高也是壹大問題。此前,雨潤挖走了競爭對手雙匯遊牧的原董事兼總裁,但“救火隊長”的效力仍有待檢驗。
在“雨潤七子”中,房地產似乎是最關鍵的壹個。此前有消息稱,朱正在親自抓房地產部門,希望能推出房地產。
雨潤地產挖來了廣東房企“雪松”原副總裁王,早年曾是王健林旗下萬達集團的高管。引入外部人士擔任高管也印證了朱對地產的布局。從方向看是對的。房地產這壹重點板塊,也有利於盤活雨潤系的壹些棘手資產,將其激活。
但是,時間不壹定能壹直等著朱,現在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今年5月,*ST上中(600280)董事長朱軍主持了中央商場的股東大會。當被問及今年能否“扭虧為盈”時,他用“盡力而為”四個字回應。
朱的“發家致富”之路就是這樣跌宕起伏。
朱記得他的老母親。
2065438+2009年9月底,朱發了《雨潤朱:媽媽,旅途愉快文章”。
朱說,去年壹月他回到南京後,首先送走了他的老父親。八個月後,他的老母親永遠離開了。“在我人生最艱難的階段,父母雙雙離去,讓我心痛得無法自拔。”
朱還提到,他的母親在42歲的高危年齡生下了他。他說:“我小時候,媽媽的衣服總是舊的。經過縫紉、修補和修補,它們總是被洗得幹幹凈凈,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穿很多年。”還記得小時候家裏有好吃的,媽媽總說‘我不喜歡’,肯定會留給我和妹妹吃。母親不肯多吃所謂的好東西,不肯在自己身上多花錢,就是為了讓孩子吃飽穿暖,上學。"
朱,1964,出生於安徽桐城壹個貧困的農村家庭。
“3年自然災害”期間,他的兩個哥哥餓死;他的母親出身貧寒,勤奮努力,含辛茹苦把姐姐和他的孩子拉扯大。“但凡寸草有多少情,我已得三春暉”,這或許是朱後來選擇創業改變命運的巨大動力!
朱(右)會見家鄉桐城市領導。
朱過去有三個名字,即朱、、,而“蔡”和“穆”是希望成為棟梁之才。後來加了“貝”,希望能發大財,賺大錢。無論是“雨潤集團”招牌還是公司會場,“金色”似乎都是標準的底色,這也代表了他的個人喜好!
頻繁改名,從風水學的角度來看是壹種“運勢的改變”,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也是壹個人內心潛意識裏的那種躁動不安的心理變化。或許,這也給了朱壹生的跌宕起伏壹個看似合理的解釋。
“墻內花開,墻外紅”,江蘇,尤其是南京,是很多安徽人的福地或“富庶之地”。江蘇南京很多明星企業都是安徽人的。雨潤朱是安徽桐城人,張,肅寧人。祖籍安徽天長,隨家人遷居南京。此外,盛豐、盛豐控股的創始人、“建築工程部”的老板季長群也是在南京發家的。他是安徽當塗人,這是江蘇有錢人的“安徽現象”。
2008年,朱(右)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
當時,朱壹個貧苦農民,憑著學習《鯉魚躍龍門》考上了合肥工業大學經濟管理系,畢業後分配到省交通廳下屬的壹家航運公司。60塊錢賺了壹個月工資,工作很清閑。朱到死都不想坐在辦公桌前。僅壹年後,他辭職,帶著200元積蓄下海。
1990的開始,他白手起家,沒有資金,沒有有用的社會背景。據朋友說,水產生意有利可圖,於是壹頭紮了進去。短短兩年,他找到了行業的門道,賺了480萬,贏得了人生的第壹桶金。但他覺得做貿易,做得再好也不過是“盤點”,不如踏踏實實做生意。
漫步長江,朱覺得人總是吃肉的。中國有十億人口,做肉制品壹定是壹個長期的好職業。於是他離開了養殖業,在合肥1992辦了壹家肉類加工廠,但是半年過去了,因為當時的經營環境不好,沒有賺到錢。經過壹番調查,他把整個企業搬到了南京。1993年6月,朱、、在南京創立雨潤。
老話不是說:千物不如壹家!後來,朱以“客人”的身份回到合肥,講述了被迫搬出時不堪回首的往事。當地官員感到震驚,並開始整頓投資環境。
朱獎學金(教學)項目
雨潤的突然轉變是朱的大膽並購。從65438年到0996年,國企改制如火如荼,上演了南京罐頭廠“零收購”,這是江蘇省“民企收購國企”第壹案,也是朱人生中“濃墨重彩”的壹筆。
2001,朱創造了壹個讓業界驚訝的“雨潤神話”。雨潤集團年銷售額達34億元。2005年,“雨潤食品”成功登陸港交所。如果朱從1989下海,他只用了12年就擠進福布斯富豪榜,成為江蘇首富,這也是他創業以來的第15年。
2011年,雨潤成為中國最大的屠宰企業,總資產高達358億元,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排名第八。被稱為中國“第壹屠夫”的朱年僅47歲。
事業巔峰時期,僅雨潤食品和中央商場市值就達到1000億,雨潤集團連續多年營收突破1000億,最多時吸引員工超過654.38+0.3萬人。上市後,雨潤向上遊拓展產業布局,在全國各地建設了大量生豬屠宰產業基地。客觀來說,雨潤為社會做出了壹定的貢獻,尤其是在幫助農業產業化和改善貧困地區就業方面。
像許多處於危機中的人壹樣,朱在成功之後,蒙著眼睛,不安地進行多元化經營。除了房地產,雨潤還創辦了連人壽保險,並與夢工廠、和索尼等品牌合作,涉足文化圈。此外,雨潤集團的產業鏈還延伸至物流、旅遊、商業等領域。
朱(中)
多元化跨界,很多都是“吸睛”操作,他的壹些行業千瘡百孔,難以自救。難怪他在杭州期間,有媒體報道他投資的壹些生豬養殖基地,“草長得比人高,沒聽到壹聲豬哭。”
“雨潤食品”赴港上市時,朱也曾用蒙牛的方式,與高盛、和進行“豪賭”,卻獲利頗豐。強賭也為他日後的敗北埋下了伏筆。
後來在他最困難的日子裏,融創孫宏斌在南京待了幾個星期,試圖收購雨潤集團旗下的房產等資產。除此之外,碧桂園、保利、藍光發展等房企也與雨潤有過接觸。
好在朱家族在兩家上市公司的股份穩定,這也讓他在未來“回家”重拾“老山老水”時,尤其是在破解債務危機時,有了更大的彈性和變化空間,也讓他在未來重振雄風時有了壹定的韌性。
未經授權,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和傳播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