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二季度各類資管業務月均規模數據過半,券商私募規模萎縮,招商環比下降兩成以上。

二季度各類資管業務月均規模數據過半,券商私募規模萎縮,招商環比下降兩成以上。

今年二季度,各券商私募管理質量如何?

1月8日晚間,中基協公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各項資產管理業務月均規模數據。TOP20券商私募管理月均規模達5.66萬億元,較今年壹季度的5.89萬億元減少2355億元,環比下降約4%。

由於整體規模下滑,保持之前的成績是勝利。在私募管理月均規模TOP20榜單中,* *有11家券商二季度私募管理月均規模下降(不含新增公司)。其中,CICC私募管理月均規模由上季度的7045.66億元下降至5470.43億元,環比下降6543.8+0575.23億元,環比下降約22%。

回顧今年上半年的市場情況,總體是先抑後揚。針對二季度券商私募管理規模縮水的原因,有市場人士表示,主要受市場行情和渠道、投資者信心等方面影響。此外,不排除部分機構踏空市場,凈值下降導致規模縮水。

各券商資產管理具體排名如何?看細節。

半數以上券商私募規模縮水,黃金、投資環比下降兩成以上。

首先來看整體情況:就中基會公布的前20家券商私募管理規模來看,其總規模達到了5.66萬億元。與今年壹季度的5.89萬億元相比,二季度規模減少2355億元,環比下降約4%。

上市門檻方面,二季度TOP20券商紅線為754.65億元(東方紅資管),略低於上季度。浙商資管本季度跌出前20榜單,上季度規模為779.48億元。新人是首創證券,二季度私募資產管理規模796.3億元,排名19。另外,其他券商都是老面孔。

排名方面,中信證券本季度以10438+0792438+0億元的成績位列行業第壹。其管理規模也相當穩定,第二季度微增95.87億元。

中銀國際證券上升壹位至行業第二;二季度私募資產管理規模為6551.91億元,環比減少13.44億元。對此,中銀國際證券相關人士表示,近年來,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的主動管理轉型取得壹定成效,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積極發揮專業優勢,以投研、產品結構、客戶服務、金融科技為重點。

此外,鄭光資管二季度排名上升兩位,規模為3985.14億元,環比增加390.89億元;財通資管上升三位,規模116267萬元,環比增加8305438+0億元。安信資管排名也上升了兩位,規模為654.38+0043.38億元,環比增加52.93億元。

值得關註的是,二季度郭進證券私募資產管理規模為1,665,438+0,387萬元,環比增加25765,438+0.6億元,環比增長18.95%,增速排名第壹,再次上升壹位。回顧上季度,郭進證券私募資產管理規模環比增長44.66%,壹次性提升5位。也就是說,短短半年時間,郭進證券私募資產管理規模從18升至12,規模也從1000億以下升至160億以上,增幅超過70%。

由於整體規模縮水了4%,保持之前的成績已經是勝利了。本次TOP20中,* * *有11家券商,二季度私募管理月均規模下降(不含新公司)。

其中,CICC私募管理月均規模由上季度的7045.66億元下降至5470.43億元,環比下降654.38+0575.23億元,環比下降22.36%,排名下降壹位。招商證券規模縮水777.4億元,環比下降20.77%,排名下降兩位。國信證券縮水654.38+095.86億元,勉強保持千億水平,排名下降三位。

針對二季度券商私募管理規模下降的原因,有市場人士表示,主要受市場行情和渠道、投資者信心等方面影響。今年上半年市場整體呈現先抑後揚的態勢。壹季度市場持續下跌,引發投資者悲觀情緒。即使經過二季度市場的回調,私募資管的縮水情況也沒有改善。此外,不排除部分機構踏空市場,凈值下跌導致整體規模縮水。

券商私募子公司規模穩定,CICC資本壹騎絕塵。

相對於券商私募管理規模,各券商私募子公司管理規模相當穩定,前20名均為上壹季度的老人,規模和排名沒有明顯變化。

具體來看,2022年第二季度,CICC旗下的CICC資本在私募基金月均規模中排名第壹,月均規模為654.38+0363.37億元,環比微增654.38+0365.438+07億元。與此同時,二季度CICC私募股權投資規模為654.38+074.49億元,環比微降5.73億元,排名下降壹位。

在CICC資本之後,華泰證券旗下的華泰紫金投資和中信證券旗下的金石投資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與上壹季度相比,本季兩家公司互換排名,但規模變化不大,分別為428.22億元和426.82億元。

從規模下降來看,信達證券旗下的貿易風投資和東吳證券旗下的東吳創投二季度分別下降42.37億元和39.49億元,分別排名第五和10,其中東吳創投下降4位。

企業ABS發行放緩,月均規模縮水超900億。

今年上半年,信貸ABS和企業ABS發行雙雙收緊。Wind數據顯示,今年壹季度,新發行企業僅有ABS213家,發行金額為189444萬元;二季度新發行306只,發行金額3037.8億元。

雖然二季度市場ABS發行數量和規模有所回升,但與去年同期相比,規模仍有明顯下降。在新增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各類機構和企業的ABS月均管理規模也有所下降。第二季度,TOP20機構總規模為1.52萬億元,比上季度的1.61萬億元減少了900多億元。

從榜單來看,第二季度ABS管理機構榜單與上壹季度持平,排名僅略有變化。其中,7家上漲,7家下跌,6家持平。上市門檻略有下降,從上壹季度的266.92億元降至249.93億元。

具體來看,中信證券以2354.32億元的月均規模繼續穩居行業第壹;華泰資管和平安證券分別成交654.38+063.68億元和654.38+062.68億元,較上季度分別下跌654.38+061.21億元和20531億元。

此外,信達證券二季度企業ABS業務月均規模為867.67億元,環比下降超16%。今年4月,信達證券因ABS業務和投行業務在風險控制和合規方面存在問題,被北京證監局責令改正。當時北京證監局指出,信達證券在發展ABS業務過程中未建立有效的約束和制衡機制,ABS業務違法違規,風險管理缺位,部分ABS項目信息披露不完整。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實時財經新聞,請關註我們。

  • 上一篇:東營開發區具體位置在哪裏,有哪些企業?
  • 下一篇:來自住房融資的好消息:監管機構將提供流動性支持。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