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私募基金公司只能私下募集資金,它最顯眼的特點分析就是不能公開買賣。比如不能在網上發行股票,公開吸引投資者。然後形成私募基金的第二個特點:流動性基礎很差,比公募差。
私募基金的第三個主要特點是,我國私募基金的門檻是654.38+0萬,所以投資者較少。此外,由於投資者較少,私募基金的投資目標會更有針對性,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具體投資要求。這是它的第四個特點。
私募基金的第五個特點是它沒有公募基金那麽多的信息披露要求。所以它的投資更隱蔽,更不容易被市場跟蹤,可能會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
相對於公募基金,政府對私募基金的監管相對寬松,只要企業納稅且合法。所以私募基金的投資更加靈活。基本上管理者想怎麽玩就怎麽玩,只要能賺錢就行。
比如公募基金單只股票投資額不能超過總投資額的65,438+00%,私募基金甚至可以單筆交易上市。
私募基金最大的優勢就是基金經理和投資人站在同壹戰線。因為每壹個私募基金的管理人都是基金投資人的壹員。
另外,由於國內信用體系不完善,基金經理的出資比例很高,從10%到30%不等。不像國外,3%到5%就可以了。
第二,企業對經濟效益的規定不同。公募基金靠的是收管理費,和基金投資收益無關,私募基金靠的是整體業績。
這有點像“KPI”考核:壹般來說,私募基金的業績是按利潤的20%計酬的。賺了1億拿了2000萬。
第三,如果基金虧損,由基金經理先行賠付,其他投資者賠付剩余損失。所以基金虧損的時候,最大的損失可以是基金投資經理。
比如壹個5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投了5000萬。清算後基金虧損20%,即6543.8億元。按理說私募基金經理的5000萬虧了20%,所以還剩下4000萬。但實際上管理人壹毛錢也拿不出來,因為剩下的4000萬要先用來賠654.38+0億的損失。至於剩下的6000萬虧損,其他投資人分攤。
數據來自私募基金排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