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外界不解的是,主營禽類產品的溫氏股份怎麽會有這麽大的市值。圍繞其發展軌跡,壹直為外界所關註。3月6日,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石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溫鵬程在京城飯店接受了時代周報記者的專訪。
上世紀80年代初,七個農戶集資8000元,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跨區域的現代農牧企業集團,石聞股份壹路走來穩紮穩打。目前,石聞有限公司在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170多家綜合公司,合作家庭農場5.3萬個,從業人員4萬多人。
作為老代表,今年是54歲的溫鵬程第19次參加全國人大。面對溫氏股份、溫氏家族化的“公司+農戶”發展模式,溫鵬程毫不掩飾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神話依賴於“文模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溫氏股份定位為畜禽養殖主業,恰逢其時。石聞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家禽產品,如豬和肉雞。近年來,其規模遠超同行。
溫氏股份官網顯示,2004年溫氏集團生豬上市1218萬頭,肉雞上市6.97億只,鴨上市169.9萬只,實現銷售收入380億元。在剛剛過去的2015,溫氏股份的經營業績再次邁上新臺階。
最新業績快報顯示,2015年,石聞股份營收達482.34億元,同比增長24.56%;營業利潤676,5438+07萬元,同比增長65,438+032.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76億元,同比增長12616%。
在業內人士看來,溫氏股份的發展得益於其獨特的“溫氏模式”——以緊密型“公司+農戶(家庭農場)”和適度規模養殖為基礎的發展經營模式。
長江證券分析師認為,石聞股份通過其“輕資產、全產業鏈、全員持股”的石聞模式,解決了因規模化養殖產業而導致的技術匱乏的高成本問題,成本優勢顯著。此外,溫氏股份的高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優勢,可以保證合作社農戶利潤的持續增長,吸引更多農戶加入溫氏體系,實現規模的不斷擴大。
溫鵬程在接受時代周報專訪時表示,畜牧業的巨大成本是飼料,占總成本的70%左右。目前國家正在倡導“去庫存”的發展思路。近年來,玉米和糧食的庫存已經完全跳出了正常年份的庫存。溫鵬程認為,在“去庫存”的過程中,這些產品的價格會大幅下降。"這將大大降低我們畜產品的生產成本."
目前,溫氏股份已將產業觸角延伸至湖北、安徽、江蘇等地。在發展過程中,溫氏股份“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引發了環境糾紛。溫鵬程告訴時代周報,公司壹直重視環保,5年前就提出了解決環保問題的方案,即“三同時”制度。此外,近幾年環保投入達到6543.8+0億-20億元。“去年我們投入了2.7億元的環保資金,新投產的項目標準更高了。
時代周報記者註意到,在50多分鐘的采訪時間裏,溫鵬程多次談到環保話題。“我們三年前就明確了環保管理是生產過程中的壹項重要工作,我們的環保壓力並不大。”
進入2016,溫氏股份發展迅猛。3月7日,溫氏股份披露公司今年2月份商品豬銷售情況。2月份銷售商品豬109.810000頭,收入2215萬元,銷售均價17.91元/公斤,環比變化分別為-31.74。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商品豬數量增加,銷售價格提高。"
近日,溫氏股份再次向全國布局工業板塊。2月3日,公司公布了壹項增產計劃。“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以每年共增加生豬產能654.38+0.82萬頭為目標,擬使用募集資金投資654.38+0.65 438+0.6億元,建立四個生豬養殖壹體化建設項目。
發起組織結構變革
溫氏股份有13個家族,其中溫鵬程和顏的影響力最大。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溫氏股份的股本結構較為分散,沒有單壹股東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各股東持股數量和比例較小。
截至目前,包括溫鵬程在內的溫氏家族11成員持有溫氏股份股份,合計持有公司股份6.07億股,占比16.74%,為溫氏股份實際控制人。在董事會層面,溫氏股份擁有“實權”的非獨立董事有8人,其中溫鵬程為公司董事長,溫氏家族成員在非獨立董事中占4席,占65,438+0/2,對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議有較大影響。
此外,嚴家在溫氏股份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石聞有限公司總裁兼技術總監冉彥和嚴巨能均為董事會董事。合計持有6543.8+770億股,占比4.88%。
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溫鵬程毫不掩飾公司的家族化傾向。"從文創立的那壹天起,我們就是壹家擁有家族品牌的上市公司."溫鵬程表示,正是因為如此,早期的石聞集團被資本市場拒之門外。“但我們完全由上市公司管理,因此管理團隊的成長性和民主化得到了充分體現。”
溫鵬程進壹步指出,溫雖然打著家族烙印,但管理團隊的作用和決策程序非常科學、合理、高效。
時代周報記者註意到,繼去年6月165438+10月整體上市成為創業板“第壹股”後,溫氏股份在資本市場震蕩後依然穩坐“壹哥”寶座。至3月10收盤,溫氏股份報收47.87元/股,總市值173541億元,超過綠地控股(600606。SH,總市值15509億元)和光大銀行(601868)。滬深兩市2823家上市公司中,平安銀行總市值目前不足6543.8+0500億元,溫氏股份總市值排名第25位,可謂深市新“巨無霸”。
整體上市後,上述13家庭和個人已過億,溫氏創始人提出的* * *共享財富理念成為現實。今年以來,溫氏股份繼續享受股東財富。根據2015的經營情況,溫氏股份發布《2015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預披露》公告,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不低於5元(含稅),合計現金分紅不低於1813億元,同時向股東每65438,
不僅如此,溫氏股份還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2月3日,溫氏股份披露,該計劃資金總額不超過65,438+065,438+6億元,參與人包括公司董事及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子公司員工,總人數為65,438+09097人。
溫鵬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為了上市後更好地發展,溫氏股份直接啟動了組織架構變革的工作,並已聘請相關第三方咨詢公司對這壹變革進行指導。
“我們很快就會用原來的母公司來帶動分公司的發展。下壹階段,組織變革(實施)後,企業的管理可能更加專業化,體現在業務團隊的職業化、年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