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房價七折搶人?我們都被這個城市欺騙了!

房價七折搶人?我們都被這個城市欺騙了!

蘇州不是把人才拒之門外,而是在人才引進方向上,偏向更高端的人群。

只要人來了,尤其是年輕人,就會拉動壹系列消費:從奶粉到童車,從買車到餐飲消費...

行業留人,工作機會留人,比降低入戶門檻搶人更重要。

4月23日,蘇州吳中區政府網站發布消息稱,《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優秀房源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出臺,定向向人才銷售“優秀房源”,最高優惠30%。

人們自然會想到以“人口流失”為由“搶人”。但蘇州是江蘇第壹大經濟城市,甚至趕超省會南京。蘇州吳中區此舉用意何在?真的只是為了“搶人”支撐房價嗎?恐怕沒那麽簡單。

驕傲的蘇州越來越老了。

吳中區的前述舉措符合蘇州的發展:搶高端人才,但不搶人。相反,蘇州某種程度上有點像北京上海,同樣擔心“大城市病”。所以蘇州在戶籍政策等方面都很淡定。

蘇州有多少人?目前蘇州10多萬常住人口中(2010.68萬的數字),* * *外來人口8318萬,其中戶籍人口679.4萬,流動人口1.524萬,均在蘇州。

所以《辦法》中的“定向向人才出售‘優秀房源’,最高優惠30%”,只是吸引人才的壹項措施。可享受七折優惠的人才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發達國家權威學術機構成員等。

中國很少有人能享受到這種“七折購房”,更別說有能力享受這種“七折購房”的人,在很多城市還能得到更優惠的待遇。

據媒體報道,首批這些優秀房源位於蘇州太湖新城,預計2019下半年正式推出。據查詢,該板塊房價集中在11000-30000元/平方米。那麽,諾貝爾獎得主去蘇州工作,均價兩三萬的房子會打7折嗎?我覺得不太可能。

結論:蘇州吳中區有點小氣,網友有點挑剔。

當然,吳中之所以這麽做,也是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的必然。畢竟縱觀城市整體環境,蘇州的人口已經飽和,沒必要像呼和浩特那樣“五折買房”來搶大學生。

但蘇州所擔心的可能不僅僅是高層次人才的缺乏,而是整體的老齡化,這也是筆者判斷長三角未來是否會被大灣區打敗的因素之壹。

去年年底,江蘇省民政廳發布《2017年江蘇省老年人口信息及老齡事業發展報告》指出,江蘇老齡化程度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上海和北京。全省13個設區市中,有6個是南通、無錫、鎮江、蘇州、泰州、揚州,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5%。

蘇州老齡化速度很快,但是在蘇州落戶的難度卻位居全國前列。蘇州可能走錯路了!

2065438+2008年初,在寧、武、鄭、Xi安等強二線城市出臺壹系列政策的時候,蘇州大動作並不多。在廣州深圳降低戶口學歷和年齡門檻的時候,蘇州很淡定。

驕傲的蘇州越來越老,越來越倔強。

當然,蘇州也不是把人才拒之門外,只是在人才引進的方向上,偏向於更高端的人群。然而,如何面對經濟增速下滑的困境?外資正在撤退。蘇州今年壹季度的GDP仍然領先南京,但南京的增速領先蘇州。蘇州老嗎?老了就要付出代價。

沒錯,蘇州正在轉型,但這種轉型要模仿老北京、上海的人口調控政策,而不是學習廣州、深圳的人口吸引政策,這是不可思議的。

壹位學者的論文題目是《蘇州老城區衰敗街區的居住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真是壹個極好的城市發展鏡像。

寧波才是真正的刀槍“搶人”

同樣,在《以房搶人》中,寧波人會在意很多,會真刀真槍全副武裝。

4月21日,浙江寧波發布最新人才政策,涉及高層次人才、基礎人才、本科和研究生、青年精英人才、青年歸國人才五大類人才。

根據規定,符合條件的本科生購買首套家庭住房最高可獲得不超過8萬元的住房補貼,高層次人才最高可獲得60萬元的住房補貼。

8萬元對於第壹次買房的本科生來說很有吸引力。雍商是“明清十大商幫”之壹,在“搶人”這件事上,他們的精明基因又開始發光了。只要人來了,尤其是年輕人,就會拉動壹系列消費:從奶粉到童車,從買車到餐飲消費...

既然人口紅利消退了,我們就應該在更可怕的臨界點到來之前,至少在我們餓著肚子的壹段時間內,搶到更多紅利到城市的盤子裏。

廣、深、杭、Xi安等城市都深知這壹點,所以大開方便之門,按照先後順序接納所有普通人才和高級人才。

2017年全國常住人口增幅最大的十個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杭州、長沙、重慶、鄭州、武漢、寧波、成都、貴陽。

2018年人口增幅最大的10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Xi安、杭州、成都、重慶、鄭州、佛山、長沙、寧波。

甬杭作為長三角地區“搶人”表現突出的城市,連續上榜,而大灣區則完全勝出,占據三席,擁有冠軍和亞軍的獎牌。2018年寧波人在人才爭奪戰中後退了兩位,所以2019年要迎頭趕上,要知道這是壹場不能輸的戰爭。

蘇州,妳能在這場比賽中保持冷靜多久?

行業是留人的根本。

說到“搶人”,很多人關心的壹個問題是,是不是搶的人越多,城市的後勁就越足。“搶人”越多是不是意味著經濟越強?不要!

原因很簡單。很多時候,即使人來了,城市也不壹定能留下來。在壹些產業薄弱的城市,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人口來了,卻無事可做,生意清淡,於是逐漸散去,有的甚至回到了農村。

行業是留人的根本。眾所周知蘇州這幾年產業受到沖擊:外貿、外資、人口、土地是蘇州崛起的秘訣。當外貿疲軟與人口老齡化、土地資源短缺、外資撤離等因素疊加時,狂飆突進時代蘇州吸引的大量產業工人,實際上面臨著降薪、失業等各種壓力。

面對現實,如何吸引人口?蘇州可能是“無事可做,無事可做”,錯過了與深圳並駕齊驅的黃金時間,曾經是“中國制造業之都”。蘇州模式(以新加坡工業園區為代表,依靠外商合資、合作、獨資帶動經濟增長,走外向型道路)能安全嗎?

廣州的經驗或許對今天的蘇州走出困境有所啟發。去年有壹段時間,廣州因為GDP階段性放緩,吸引了很多關註。當時作者表態廣州沒事,壹定會從底層爬起來。

因為我們看到,在廣州穩定貿易、汽車制造等基礎部門的同時,sturm und drang信誓旦旦地要在五年內把IAB的規模提高到壹萬億,相當於再造佛山的GDP,在IAB(新壹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NEM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方面,

廣州公布的今年壹季度經濟數據很能說明問題,頗有王者歸來的氣象。同期,廣州的人口流入量壹直是全國第二。為什麽?因為產業集聚已經初具規模,天河、黃埔、南沙高舉,增城、從化、番禺各有特色。

務實的廣州人不吹牛,但說到工業,自然是國內壹流。千年商都的名號絕不是虛名。長期的貿易帶來的是敏銳的觀察力,相對開闊的視野,無處不在的危機感。

很多人認為廣州只是壹個美食之城。其實她早就在轉型升級的路上了。在GDP增速暫時回落的時候,廣州人笨拙地表示“這是轉型必須承擔的代價”,卻遭到壹片噓聲。結果如何?

雖然廣州年初將2019的GDP增速定為6%,可謂低調,但壹季度增速已經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每年凈增40萬以上的人口進入廣州、深圳這樣的壹線城市。為什麽?為高房價而來?離家出走嗎?為996而來?不,每個人都是為了夢想,為了更好的生活。只要在南方有立足之地,那些熱情的生命就敢於展現自己最美的姿態和表情。

有人說“20歲珠三角,40歲長三角”當然不完全準確,但也有壹定道理。當中國的GDP比例完全南北失衡的時候,趨勢其實是非常明顯的。像Xi安這樣的內地城市,或許能在短時間內“搶人”,形成增量,但未來是否可持續?我對此深表懷疑。

打開壹張中國人才流動熱力圖,“孔雀東南飛”久久不變。

個人選擇,不要逆勢而行,去妳充滿青春活力的地方,離開妳充滿驕傲和冷落的地方。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沒有什麽新鮮事:我相信市場、技術、法治和人民理性選擇的力量。

  • 上一篇:2065438+2005年4月份認購和發行的新股名單。
  • 下一篇:封面人物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