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8月31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獲得珠海電動車企業銀隆新能源30.47%股權,交易價格為1.828億元。
此外,董明珠將銀隆新能源17.46%股權的表決權委托給格力電器。因此,
銀隆新能源將成為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
這也意味著格力和董明珠離他們期盼已久的造車夢想又近了壹步。
654.38+08億,格力收購銀隆新能源。
8月31日,格力電器發布《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公告》。公告顯示,格力電器獲得銀隆新能源30.47%的股權,同時董明珠委托公司行使其持有的銀隆新能源17.46%股權對應的表決權。
本次交易完成後,格力電器將控制5.29億股銀隆新能源對應的表決權,占銀隆新能源總股本的47.93%,銀隆新能源將成為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
對於本次交易,格力電器表示,由於董明珠為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並持有銀隆新能源股份,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但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本次交易無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波折不斷,董明珠對銀隆深深癡迷
說到格力和銀隆,就不得不提到關鍵人物董明珠。在這長達五年的合作中,董明珠可以說是推動格力拿下銀隆的壹個重要甚至是唯壹的關鍵人物。
早在五年前,格力電器就有了收購銀隆新能源的想法。當時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最大的風口,眼光長遠的董明珠也決定進軍汽車賽道。
2016年8月,格力電器第十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格力電器擬收購銀隆新能源100%股權的相關議案。結果,讓董明珠沒想到的是,在同年的股東大會上,格力電器的大部分中小股東都對這個收購方案投了反對票,收購以失敗告終。反對的理由之壹是收購的估值太高,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發火了。
然而,堅持切入造車領域的董明珠自掏腰包6543.8+億元,隨後王健林和劉* * *共同出資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22.388%股權,其中董明珠個人持股7.4627%,成為銀隆第五大股東。增資擴股後,珠海銀隆整體估值達到6543.8+034億元,位列獨角獸企業。
董小姐對珠海銀隆的信心從來不只是口頭上的。短短幾個月後,董明珠增資擴股,股份17.46%,成為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從第五大股東到第二大股東,董明珠表明了做新能源的決心。
“我答應銀隆——用銀隆的車養十年。如果電池壞了,算我的。這是中國人的驕傲。”“收購銀隆失敗,是因為有人目光短淺。”董明珠信心滿滿地說。
對銀隆的重視更多體現在董明珠對家鄉的投資上。
2017年5月9日,總投資10億元的銀隆新能源南京產業園項目在溧水經濟開發區正式開工,這也是銀隆在全國的第五大產業基地。
為了讓銀隆順利落戶家鄉南京,董明珠四次造訪溧水:
在奠基儀式上,回到家鄉南京的董明珠表示,銀隆新能源將把南京作為華東地區的重要基地,增強輻射全國和世界市場的帶動力,帶動更多產業落戶南京,為南京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即使在2018年銀隆爆出停工裁員的負面消息後,董明珠依然沒有放棄投資銀隆。
2065438+2009年8月,格力電器出資153萬元與珠海銀隆* * *-珠海橫琴格力華體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三年前沒有投資珠海銀隆的遺憾,正在被格力電器用另壹種方式“彌補”。
如今,五年過去了,格力電器終於賺到了銀隆新能源。
7個月虧損7億元,銀隆負面糾結。
雖然董明珠如願拿下了銀隆,但投資界依然不看好這次合作。其中壹項直接體現在銀隆的高資產負債率上。
數據顯示,2020年,銀隆新能源實現營業收入43.25億元,凈利潤-6.88億元。2021至1至7月,銀隆新能源實現營業收入1058萬元,凈利潤-7.63億元。截至20265438年7月31日,公司總資產為2865438+4900萬元,總負債為227.2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0.75%。
而且公司在管理上也有問題。
2018年,銀隆新能源多次被曝工廠停工,供應商拉橫幅討債。隨後銀隆新能源大股東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被曝通過關聯交易侵占公司利益,涉案金額超過1億元。2019年4月25日,銀隆前總裁孫國華等6人被捕,但創始人魏銀倉早已離開美國。隨後,事件持續發酵,董明珠也與珠海銀隆原控股股東及管理層產生分歧,壹度對簿公堂。
從行業發展來看,並沒有得到相關人士的認可。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但作為“綜合性新能源產業集團”的銀隆新能源為何陷入持續虧損?
家電企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指出,新能源汽車的火熱,其實指的是轎車的火熱,而不是公交車的火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根據終端上的信息,2021至7月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為211萬輛,同比下降5.3%。在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增幅較大的背景下,新能源客車銷量有所下滑。
劉步塵還指出,公共汽車和小汽車的壹個非常大的區別是,很難為公共汽車籌集資金。壹般賬期五年,而車是壹次性還清的。所以,公交車雖然也是新能源車,但和轎車完全不壹樣。
所以從邏輯上講,幾乎無法理解格力電器為什麽要控股珠海銀隆,因為表面上看並不是優質資產,銀隆的業務和格力電器的業務很難形成合力。甚至在壹次采訪中,他說“銀隆新能源壹塌糊塗。”
董明珠在銀隆身上看到了什麽?
既然銀隆新能源已經陷入這樣的狀態,格力為什麽還要決定“上車”呢?
對於收購原因,格力電器在公告中表示,是響應國家“雙碳”目標,落實“立足家電產業,穩步拓展多元化新興業務”發展思路的重要舉措。
此外,格力電器表示,本次交易雙方可以收獲協同效應,格力電器可以在公司治理、市場拓展、R&D協同、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對目標公司進行多維度的賦能,從而提高其產能利用率和產品競爭力。格力電器認為,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與銀隆新能源可以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共享資源,實現“1+1 >;2”效果。
但從根本上來說,格力和董明珠看中的是銀隆新能源在納米級鈦酸鋰技術和現有鋰電池方面的產能。
早在董明珠入股銀隆時,就表示格力看重銀隆掌握的鈦酸鋰電池技術。此次收購不僅使格力迅速切入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更重要的是在儲能業務上大有作為。“我願意把我所有的資產都投在銀隆,因為這是中國進入制造強國的必由之路。”
資料顯示,銀隆新能源研發的納米級鈦酸鋰技術,可以開發出超快充、耐高溫、長壽命的系列鈦酸鋰電池。並且銀隆新能源擁有40多條鈦酸鋰和磷酸亞鐵鋰生產線,鈦酸鋰電池產能可居世界前列,磷酸鐵鋰電池產能可居全國前列。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鈦酸鋰”只是小眾技術,還需要市場的進壹步檢驗。更何況,銀隆新能源目前連年虧損的經營狀況,可能會加大“自己”推進商業化進程的難度。
董燦明珠的“造車夢”終於落地?格力預計“1+1 >;2”能實現嗎?壹切都需要時間和市場來檢驗。
參考資料:
國家商報:“格力電器豪擲654.38+08億元“拿下”7個月虧損逾7億元的銀隆,董明珠造車夢重燃?》
中新經緯:格力電器18億銀隆新能源的造車夢能實現嗎?》
蘇商會:“100億!董明珠在南京做了壹件大事,張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