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最失意的兩個人要結婚了:FCA和PSA的合並。
FCA與PSA合並是2019全球汽車行業的焦點。合並後,新公司有望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企業集團。然而,人們對這家全新公司的期待,與其說是對唐唯實的期待,不如說是對這位奇跡般帶領歐寶扭虧為盈的企業家的期待。不過,對於兩者的合並,業內也有不同的看法。PSA和FCA各有各的問題,它們在中國市場的相似之處是都是輸家。在全球範圍內,兩大公司現在面對新四化反應遲鈍,不願意也無力應對天價的研發支出。合並可能是刺激協同作用和稀釋R&D成本的唯壹途徑。但很多人認為,兩大車企合並,對新四化的技術儲備不足,只會導致兩大車企加速衰落。
2.?馬斯克仍是新能源最大贏家:特斯拉中國工廠投產,車型?3開始交付
當人們因為蔚來而調侃李斌是2019中國汽車行業“最差”的人時,特斯拉似乎已經走出陰影,重新成為聚光燈下的寵兒。
2019對於埃隆·馬斯克來說似乎是愉快的壹年。模特?3開始大規模交付,意味著特斯拉已經站在了盈利的邊緣。中國工廠於第四季度開始試生產,這意味著特斯拉將毫無障礙地進入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為此上海不得不放棄蔚來的造車資格,為特斯拉協調巨額銀行貸款。特斯拉車型低價入市?毫無疑問會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產生巨大的沖擊,尤其是在產品性能上,特斯拉確實讓很多傳統汽車巨頭汗顏,更不用說國內的壹批電動車企業了。50萬輛的年產量也讓特斯拉具備了以上海為基地輻射亞太市場的能力。上海市政府高價引進特斯拉。不知道是能促進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還是引來壹片狼籍,提前宣判了自主品牌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在電動車時代的死刑。在上海之外,特斯拉在歐洲的基地也選在了德國柏林,挑戰全球汽車工業最強國家的戰略已經非常明顯。我不知道ABB會怎麽回應,但有壹點可以肯定,ABB絕對不會等。
3.?社交媒體時代的危機公關反面教材?奔馳“引擎蓋”事件可能不是偶然的。
或許連奔馳都沒有想到,壹個在各大主機廠都需要處理的新車質量和售後服務問題,最終會因為社交媒體上的壹段“女車主趴在引擎蓋上哭”的視頻,而成為引起公眾廣泛關註的熱門話題事件,順便把原本可能是行業潛規則的金融服務費浮上臺面。整個過程中,奔馳的危機公關應對可謂節節敗退,乏善可陳,堪稱社交媒體時代的反面教材。關於這個事件本身,我們不需要贅述。對於其他主機廠來說,奔馳“引擎蓋”事件絕對不是偶然的。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除了保證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的標準化,社交媒體傳播管理和危機應對可能也需要彌補。
4.通用還會好嗎?北美汽車工人的罷工使他們損失了40億美元
在新能源和新四化的浪潮下,傳統汽車真的已經成為夕陽產業了嗎?無論如何,2019,跨國車企裁員,汽車工人罷工可謂此起彼伏,尤其是北美。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車企進軍歐美國家,工會問題自然成為我們未來需要重點關註的壹個方面。面對歷史上最嚴重的罷工,通用汽車損失高達40億美元,這讓通用汽車為大量投資前瞻性技術感到苦惱。罷工的背後,其實是通用汽車由於勞動力成本高,養老金負擔重,在北美乃至全球車企中缺乏競爭力的最好寫照。上壹次通用汽車在北美的破產還歷歷在目。當時,與其說是金融危機或龐大的組織架構拖垮了通用汽車,不如說是它大到了美國汽車工會的地步。對於有影響力的UAW來說,即使是美國總統那麽大的人物,也很難輕易得罪,更別說當地的州政府和參眾兩院的議員了。最終通用只能選擇妥協,FCA和福特早早答應了UAW的要求,使得通用成為此輪罷工的最大受害者。然而,後期爆出的UAW高管受賄醜聞也讓人們知道,即使是號稱最民主、擁有強大反腐機構的美國,也是壹片混亂。
5.浪漫的法國人又輸給中國了?長安標致雪鐵龍解體寶能入局。
標致雪鐵龍是法國車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典型。拋開廣汽標致失敗的老話不談,曾經是法國女神蘇菲·瑪索代言人的DS品牌2019成為了在華最失意的法國車代表。
隨著寶能接手長安標致雪鐵龍50%的股權,銷量可以忽略不計的DS品牌放棄了與長安汽車的合作。雖然中國汽車市場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國內豪華品牌細分市場還在不斷增長,但隨著國內汽車市場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品牌力和產品力不足的品牌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鈴木和菲亞特離開了中國,曾經叱咤風雲的福特、標致雪鐵龍、ds、起亞等外國品牌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日益邊緣化的局面。沒有人能預測未來。接手DS工廠的寶能到底是看中了DS深圳工廠的廠房和設備,還是看中了深圳的土地,寶能背後的真實意圖還需要時間來揭曉。
6.加速淘汰落後技術的政策靴子:國六的實施和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沒落。
國六實施:《輕型汽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自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許多重點城市被國六B排放標準的提前實施打了個措手不及。終端大優惠的出現,也真正為久違的車市迎來了久違卻短暫的高潮。但隨著清倉完成,車市立馬轉冷。“國六”的實施,對大企業來說可能是成本的增加,但對小企業來說,可能是退出壹二線城市的災難,甚至是銷售額的斷崖式下滑。
與此同時,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實施也使得國內新能源市場從7月份到165438+10月份出現了同比大幅下滑。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補貼大幅減少,將加速依賴補貼的自主品牌退市,同時有助於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資源重新向頭部企業集中,壹波主機廠到電池企業的並購浪潮將不可避免。
7.福特中國加速衰落:換帥能解決問題嗎?
2019年初,福特中國邀請老將陳安寧負責中國業務,隨後宋洋、毛京波等壹批本土職業經理人加入。通過更接地氣的本土高管來扭轉福特在中國的不利局面,是福特開出的藥方。除了本地高管,福特還將其中國業務列為獨立的業務部門向全球匯報,賦予其更大的決策權,以加快許多項目的進度。除了福特,大眾和豐田都將在華業務獨立出來,可見其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未來,中國市場將成為全球市場霸權的贏家。
8.走向全球化的中國車企:長城吉利在另壹個戰場競爭。
即使從政策上來看,國外車企的股比限制即將放開,但Smart項目、Beam項目、豐田比亞迪合資公司仍能守住50:50的股比,足以讓國人驕傲。吉利和長城是國內自主品牌領先的車企,有很強的系統能力。對於奔馳和寶馬來說,與他們的合作可以吸引相對弱勢的smart和MINI的大力支持,並通過上壹層樓來促進其在的銷售業績。比亞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排頭兵,車型布局完善,運營經驗豐富。在純電動汽車上落後壹步的豐田,借助比亞迪的經驗,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純電動汽車在中國的上市,以趕上大眾即將在中國推出MEB車型的腳步。
9.老車炮聯手布局新出行:奔馳與寶馬在移動出行領域深化合作。
移動出行是未來幾乎所有主機廠轉型的重要方向。最重要的原因是年輕壹代的汽車擁有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傳統汽車制造端的利潤被大大稀釋。作為豪華品牌的代表車企,奔馳寶馬在2019年投資1億歐元,以50:50的比例成立了五家合資公司,涵蓋ReachNow、ChargeNow、ParkNow、ShareNow、FreeNow五個品牌。兩大宿敵聯手布局移動出行領域,發揮最大協同效應,在最短時間內搶占最大市場份額的野心已經顯露無遺。
10,是作秀還是整合的前奏?三家國企聯合推出T3出行。
壹汽、東風、長安的央企合並壹直是媒體關註的焦點,尤其是隨著三大車企高層的國防換屆完成,以及其他行業央企合並重組的加速,更是增加了各方的關註度。但是,2019年,我們沒有等到三家央企的合並。相反,由三家央企共同出資成立的T3移動出行公司開始運營,並部署了V.D.R安全防護系統作為進攻移動出行市場的利器。面對滴滴的挑戰和多家車企的移動出行項目,T3的未來還是個未知數,但新四化三大央企更深層次的合作和逐漸合並的大幕似乎已經拉開。
11,最像好萊塢電影的年度大結局劇:戈恩在重重監視下逃離日本。
2019汽車行業最具爭議性和趣味性的國際事件,無疑是戈恩在全球各大媒體頭版的最後壹天成功逃離日本。
戈恩逃跑事件無疑給了日本警察、邊檢、海關等諸多機構壹記響亮的耳光。壹個活生生的人在層層人身監視下被帶出國,在千裏之外的黎巴嫩公然指責日本政治迫害,足以讓我們的鄰居難堪。
拋開這壹頗具戲劇性的逃脫,戈恩帶領日產扭虧為盈,創建了日產-雷諾-三菱聯盟,這是全球汽車公司成功整合的為數不多的經典案例之壹。然而,行事風格頗為霸道的戈恩卻從來沒有俯下身去傾聽過日本同事的意見,以激進甚至偏執的方式追求規模和銷量,無視產品和公司的利潤,與保守的日本商業文化產生了巨大的沖突。被日本同事趕下臺,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但是,即使有這麽大的矛盾,三家汽車公司也沒有讓這個聯盟土崩瓦解。目前汽車行業面臨“新四化”領域的巨額投入,讓大家不得不抱團取暖。只是如何讓這個聯盟在未來更高效的運行,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事實上,它可能仍然需要壹個戈恩式的人物來重新整合。只是不知道這個強人什麽時候來。未來新強人會被趕下臺關進監獄嗎?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