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格力集團再出手:為什麽喜歡Obit從零持股到舉牌?

格力集團再出手:為什麽喜歡Obit從零持股到舉牌?

格力電器的資本棋局已經開始下新子了。

8月1日晚間,上市公司歐比特發布公告稱,被格力集團旗下的格力金投正式舉牌。從持股時間來看,格力集團僅用半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對奧比持股0%至5%的突破,動作迅速準確。

這是格力集團在收購長園集團(維權)後的又壹重要戰略布局。不過,格力集團先後入股新能源汽車、衛星大數據等新興領域的公司,投資跨度不小。

8月2日,由於格力資本舉牌的利好消息,Obit逆勢高開。當日股價最高觸及11.59元,市值增加3億多元。至午盤,奧比的股價為11.29元,漲幅為1.99%。

格力集團希望戰略入股Obit。

格力集團在資本市場的活躍度越來越高,出手速度也越來越快。

昨日晚間,歐比特發布簡短權益變動報告書稱,截至8月1日,格力集團子公司格力金投合計持有歐比特3510.8萬股,占其總股本的5%(剔除回購專用賬戶股份數後為5.02%),已觸及舉牌線。

從持股時間來看,從7月15到8月1,格力資本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從零持股到5%持股的跨越,成為了Obit的第二大股東。它的持握速度並不令人不快。

具體來看,格力金投在7月15日至8月1日期間,以每股11.05元的均價,通過集合競價方式增持2272.8萬股,增持比例為3.24%(不含專項回購賬戶股數,比例為3.25%);7月30日通過大宗交易增持654.38+0238萬股,增持均價654.38+00.01元/股,增持比例654.38+0.76%(不含回購專用賬戶股份數,比例為654.38+0.77%)。

公開資料顯示,舉牌方格力金投是壹家持股100%的企業。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股權投資、資本運營管理、資產管理、資產重組與並購、財務顧問服務等。其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為王永華。

據官網信息披露,格力金投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戰略理念,主要定位於為格力集團及集團各業務板塊提供金融服務,積極開展資產管理、資本運作、項目投資等實體經濟相關業務;同時,圍繞珠海市委市政府金融創新的目標和要求,為珠海重大項目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金融支持。

事實上,格力集團的強勢入場並非無跡可尋。

早在兩天前,Obit就發布了關於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大宗交易減持股份的公告。公告稱,2019年7月30日,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顏軍減持公司股份的通知。2012,380,000股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由閆軍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占公司總股本(不含回購專用賬戶股份數)。

據悉,實際控制人顏軍減持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引入合作夥伴。同時,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顏軍承諾,連續六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系統賣出的股份將低於公司股份總數的5%。

此舉也被市場理解為實際控制人顏軍有意為新的戰略合作夥伴進入市場鋪路。

涉足衛星大數據領域?

那麽,已經逐漸適應資本市場節奏的格力集團,為何如此看好Obit?

公開資料顯示,歐比特是國內首家民營衛星大數據公司,業務主要包括航天電子、衛星大數據、人工智能三大業務板塊。2010,Obit正式登陸創業板。

2014年,Obit提出了“衛星空間信息平臺戰略構想”,啟動了“珠海壹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計劃。該計劃將由34顆衛星(視頻衛星、高光譜衛星、雷達衛星和紅外微信等)組成。)組成“珠海壹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衛星TT&C和接收網由珠海、漠河、石河子、貴陽、上海、青島等衛星地面站組成,衛星大數據存儲、處理和分發網由珠海、貴陽、上海、青島、澳門等數據中心組成。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30日,全球在軌衛星約1980顆。其中對地觀測衛星約661顆,高光譜衛星不超過24顆,同時在軌的高光譜衛星有4顆。

6月10日,歐比特發布公告稱,確認公司為珠海“綠水青山壹張圖”項目中標人,該項目合同金額為8362.33萬元。

中信建投研究認為,本次中標是公司“衛星大數據”戰略實施以來,加強市場拓展、實施衛星大數據應用的重要成果,開辟了衛星大數據應用服務新模式,對後續數據應用推廣具有積極意義。依托該項目的實施,公司將建設並形成衛星大數據應用服務的樣板示範,加強在廣東省及其他省市的推廣應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Obit從事的衛星大數據業務屬於高科技方向,但公司上市後業績壹直不溫不火,直到被持續收購後業績才有所好轉。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凈利潤連續三年高速增長(分別增長130.74%、46.26%和42.89%),但2018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其中9500萬元凈利潤減少2600。

具體來說,Obit前幾年的高增長業績與頻繁的並購是分不開的。2014之後,歐比特先後收購了博雅信息、誌堅電子、華宇智能,分別耗資5.25億元、10萬元、5.2億元。但博雅信息在業績承諾期過後,去年凈利潤開始大幅下滑,內部管理層變動非常頻繁。

到去年底,奧比的賬面上商譽高達8.36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25.91%。同時,從2015開始,公司應收賬款連續四年分別為3.36億元、4.65億元、5.40億元、6.72億元,應收賬款數據不斷高企,但同期壞賬損失也有所不同。

但這些情況並沒有降低格力集團強勢進入市場的決心。根據上述股權變動公告,格力金投控股股東珠海格力集團看好Obit未來發展前景,擬對Obit進行戰略投資。本次舉牌後,格力金投有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Obit股份的計劃。

8月2日,二級市場上,Obit股價逆勢高開,最高漲幅超過4%。到午盤,Obit的股價是11.29元。相對於10.58元的收購均價,格力金投的這筆投資已經有所盈余。

高調增持問題公司

今年以來,格力集團頻頻發起入股行動,動作和力度之快,令人發指。對於其投資布局,似乎已經有了長期的戰略節奏。

5月底,長園集團發布公告稱,格力集團旗下兩家全資子公司已通過持續持股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合計持股比例為4.96%,逼近公司舉牌線。在格力集團的帶動下,市場資金往往會跟風。5月30日-5月30日31,長園集團股票連續兩天出現壹字漲停,累計漲幅20%。

然而,令格力集團意外的是,長園在高調收購長園後,於5月31日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為長園集團旗下的長園股份和鷹牌股份去年涉嫌業績造假,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正式調查。

雖然長園集團設法補救了長園和鷹的業績造假,並追溯調整了前兩年的業績,但公司仍受到該事件的負面影響。突然對長園集團展開調查,無疑讓格力集團的投資損失慘重。

13年6月以來,長園集團股價壹路下跌。截至8月1,公司股價已從6.62元跌至5.70元,跌幅13%。

據長園集團7月24日公告,擬出售子公司長園南京名下的辦公樓、附屬設施及土地使用權,總價6.03億元。長園集團解釋稱,出售部分現有資產有利於盤活公司資產,減少負債,緩解資金壓力。

由於對長園集團的調查尚未結束,目前尚難評價長園公司造假案對公司的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格力集團的投資短期內可能難以獲得良好的回報。

格力電器的股權轉讓還在進行中。

當然,格力集團的資本動作最令人不解的是千億市值明星企業格力電器的股權轉讓,而且還涉及控制權轉讓。

今年4月8日,格力電器發布復牌公告,並透露格力集團已轉讓所持格力電器股份65,438+05%。轉讓價格不低於提示性公告日(2065 438+2009年4月9日)前30個交易日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最終轉讓價格以公開征集結果並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為準。本次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發生變化。

按照停牌前收盤價47.21元計算,本次股權轉讓涉及400億元。壹時間,誰將接任引起了市場的極大猜測。

5月22日,格力集團召開股份轉讓意向投資者會議。據報道,那天會上有25位感興趣的投資者。

從公開的意向投資者名單來看,厚樸投資、淡馬錫、高要資本等國際戰略投資者,以及於波資本、珠海通配等本土私募均榜上有名。此外。華能桂鑫信托、匯添富基金等有國資背景的金融機構也參與其中。

對於外界最關心的轉讓方案、轉讓價格、轉讓條件等問題,珠海SASAC和格力集團表示,具體的征收方案還在研究制定中,相關具體條件和要求需要國資監管部門審核後才能公開披露。

據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公司股權轉讓由珠海SASAC和格力集團主導。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轉讓後,格力集團失去了對格力電器的控制權,但格力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可以在已使用領域繼續免費使用“格力”商標作為公司名稱和公司標誌。如未來任何投資或擴張主體和領域需要使用“格力”商標和“格力”商號,應由雙方另行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

這也意味著,雖然格力集團已經像格力電器壹樣失去了核心資產,但在商標權的使用上,雙方仍然可以共享“格力”商標。

未來格力集團會有怎樣的資本布局,值得期待。

本文來自中國基金。

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財經網站(www.jrj.com.cn)。

  • 上一篇:富登信貸是壹種什麽樣的貸款?
  • 下一篇:公司6S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