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合資形式
1,聯合控制操作
共同控制經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營企業結合其經營活動、資源和專業知識,共同控制、推廣和銷售某壹特定產品,而不是建立壹個合營企業實體或壹個獨立於合營企業本身的金融機構。合營者應各自籌措自己的資金,承擔自己的債務和費用,並按合營合同的規定在合營者之間分配出售共同產品的收入和共同發生的費用。
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利潤等。共同控制下的全部包括在合營企業的會計記錄和報表中。合營企業本身除登記共同產品的銷售收入和費用並最終分配給合營企業外,不需要設置單獨的會計記錄或編制單獨的對外財務報表。為了評價合營企業的業績,合營者經常為合營項目編制內部管理會計報表。因此,共同控制企業的合營並未產生新的會計問題。如果合營企業為母公司,需要編制合並會計報表,則共同控制經營中的權益將與合營企業的個別報表壹起反映在本集團的合並會計報表中。
2.資產的共同控制
共同控制資產是指由合資方共同控制並擁有的壹項或多項資產。提供或購買這些資產供合資企業使用,並為合資企業獲取利潤。每個合資企業可以分享這些資產的產出,並承擔約定份額的費用。該合資企業不涉及建立合資企業實體或獨立於合資企業的金融機構。
共同控制資產及其相關負債、收入、費用、利潤等。都包括在合資企業的會計記錄和報表中。合營企業自行設置的會計記錄,僅限於共同發生的費用,最終按照約定的比例分配給合營企業,不需要單獨編制對外財務報表。為了評價合營企業的業績,合營者經常為合營項目編制內部管理會計報表。因此,擁有共同控制資產的企業的合營沒有引起任何新的會計問題。如果合營企業為母公司,需要編制合並會計報表,則在共同控制資產中的權益將與合營企業的個別報表壹起反映在本集團的合並會計報表中。
3.聯合控制實體
共同控制實體是指涉及設立公司、合夥企業或其他實體的合營企業,其中每個合營企業都擁有自己的權利和利益。除了在合營合同中約定合營者如何對該實體的經營活動建立共同控制外,共同控制實體的經營方式與其他企業無異。共同控制實體擁有合營企業的資產,承擔負債,發生費用,取得收入,並可以自己的名義為合營企業的活動簽訂合同和籌集資金。
共同控制實體保留自己的會計記錄,並編制和提供自己的外部會計報表。各合營企業對共同控制實體的出資應作為長期投資處理,合營企業各自的會計記錄應納入財務報表。對於共同控制實體的合營企業,產生了壹個新的會計方法問題——合營方如何合並共同控制實體(合營企業)的會計報表。
二。合營企業報表的合並-比例合並法
比例合並法是指合營者在合並合營企業報表時,將合營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與合營者會計報表中的類似項目逐壹合並,相應地,將合營者報表中“長期股權投資-合營企業”項目按其在合營企業股東權益中所占的比例進行抵銷。在合營企業中,合營企業通過其在合營企業資產和負債中的份額獲得其在合營企業未來經濟利益中的份額,比例合並法更能體現合營企業的權益。
比例合並法的合並程序與全面合並法(母公司子公司報表合並)基本相同。但由於合營方只按其投資比例合並合營企業的報表,合並時需要調整和抵銷的項目比較簡單,主要區別如下:
1,“少數股權”和“少數股東應享有的收益”不予確認。
比例合並法只是指合營各方按照各自的出資比例對合營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進行合並。合營者的合並資產負債表包括合營者在合營企業資產和負債中的份額,合並損益表包括合營者在合營企業收入和費用中的份額。因此,其他合營企業和非合營企業投資者的權益及其應得收益不會反映在合並報表中。
2.合營者和合營企業之間交易和未實現利潤的抵銷是不同的。
因為比例合並法是合營者按照其在被合並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中所占的份額,與合營者會計報表中的類似項目逐壹合並,合營者與合營者之間的交易產生的銷售額和銷售成本,應當按照合營者擁有的股權比例進行抵銷,合營者未得到補償的部分可以歸入其他合營者和非合營者投資者,在合並報表中進行確認;但在全面合並法中,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交易所產生的銷售和銷售費用是完全抵銷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未實現利潤應按母公司擁有的股權比例進行抵銷。但基於母公司行使控制權,可以確定集團內公司之間的內部銷售價格,因此應承擔公司間交易的所有會計結果。因此,綜合合並法抵銷公司間未實現利潤65,438+000%。比例合並法是按照合資方擁有的股權比例進行抵銷。
例:甲公司及其合營企業乙公司2000年的損益表和利潤分配表以及2000年6月5438+2月31的資產負債表如下:
甲公司擁有合資公司乙50%的股權,相關情況如下:
1.A公司按照權益法核算其對合資公司B的投資。
2.2000年,甲公司以3萬元的價格銷售乙公司的商品,銷售成本為1.5萬元。到2000年底,10%沒有賣出去。
3.2000年6月,甲公司將壹臺原價為20000元、折舊為10000元的設備出售給乙公司..設備本來估計用了10年,但是已經用了5年,估計沒有殘值。A公司可以拿到15000元。該設備仍可使用5年。B公司購買後交給管理部門使用,仍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4.2000年末,甲公司應收乙公司股利5000元..
根據上述信息,合並會計報表工作底稿中需要調整和抵銷的分錄如下:
1.抵銷合資公司A對合資公司B的投資與合資公司B的權益之間的項目..
①借:股本5萬元。
盈余公積3100
期初未分配利潤23,000元
投資收益6000
合並價差1000
借款:長期股權投資7.7萬元。
提取盈余公積1100。
應付股息5000
2、抵銷合資A公司與合資B公司之間的交易。
(1)內部銷售交易抵銷
②借款:主營業務收入15000(30000×50%)。
貸款:主營業務成本15000。
(2)年末計入存貨價值的未實現利潤1500(30000-15000)×10%的抵銷。
③借款:主營業務成本750(1500×50%)。
貸:庫存750
3.調整A公司與合營企業之間出售自用資產的損益。
在這個案例中,甲公司將設備賣給乙公司,獲利5000元。在合並報表中只確認可歸入其他合營企業和非合營企業投資者權益的部分(50%),即2500元,減少已出售設備的合並價值。這樣,出售的設備中屬於A公司權益的部分將恢復到以A公司原賬面凈值為基礎的計價基礎上..
④借方:營業外收入2500。
貸款:固定資產2500。
同時將B公司當年超額折舊500元(5000÷5÷2)轉入A公司權益部分,應沖減250(500×50%)。
⑤借方:累計折舊250
貸:管理費250
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31“合營企業權益類財務報告”,出售資產造成損失的,可視為實現價值凈額減少或長期資產凈額非暫時性減少。本著謹慎的原則,合營企業在合並中不作任何調整,全額確認虧損。
4.抵消A公司應收股利和B公司應付給A公司的股利..
⑤借:應付股利5000。
貸:應收股利5000。
合並工作文件
根據上述工作底稿,編制正式的合並會計報表並不難,此處省略。